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胎生”的大草原响尾蛇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大草原响尾蛇(学名:Crotalus viridis)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 venomous(有毒)响尾蛇,属于蝰科响尾蛇属,因主要栖息于草原和半干旱地区而得名。


分享 转发
TOP
2#

繁殖方式
属于卵胎生:雌蛇将卵留在体内孵化,胚胎依赖卵黄营养发育,发育成熟后直接产出幼蛇。
TOP
3#

科普了,响尾蛇的繁殖方式较为特殊,多数种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胎生”,而是属于卵胎生。








TOP
4#

卵胎生是指雌蛇将卵留在体内孵化,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卵黄(与卵生相同),而非通过母体直接供给(这一点区别于哺乳动物的胎生)。发育成熟后,幼蛇直接从母体产出,看起来类似“胎生”,但本质上仍依赖卵的营养。

绝大多数响尾蛇(如西部菱斑响尾蛇、响尾蛇属的多数种类)均采用这种繁殖方式,这能提高幼蛇在复杂环境中的存活率——母体可保护胚胎免受外界天敌或恶劣环境的威胁。
TOP
5#

这种繁殖方式也是独特的存在。
看到蛇总有种莫名的恐惧。
TOP
6#

适者生存,这样的繁殖方式更利于种族延续下去。
TOP
7#

看得毛骨悚然。现在有很多爬虫馆,让顾客去体验
TOP
8#

不敢正眼看的了啦。前几天参观热带雨林馆,虽是小蛇,但也是直径绕过。
TOP
9#

好奇点了进来,发现看到图片还是有点害怕
TOP
10#

卵胎生,特有的繁殖方式。
TOP
11#

每一种生物都是神奇而不可替代的,大自然的奥秘,
TOP
12#

很多孩子的知识面很广,说到卵胎生的时候,他们总是能说的头头是道~~
TOP
13#

原来如此,后边的根本不敢看。
TOP
14#

保护孕育后代的方式
TOP
15#

卵胎生,特别的繁殖方式。
TOP
16#

卵胎生的方式居然还有蛇。
TOP
17#

看着有点慌兮兮的。腹中孵化后再生出来,提高了生存率。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8#

胎生其实也有一层膜包裹,跟卵胎生非常相似了,这或许是进化的衔接阶段。
TOP
19#

虽然是直接从母体内生出来的,但是出生后并不是吃母亲的奶的长大,因此卵胎生与卵生的特征更接近。相反,鸭嘴兽虽然是产卵孵化,但孵化后的小鸭嘴兽需依赖母乳哺育。看来胎生的主要标志还是以母乳喂养为主。
TOP
20#

卵生还是卵生,表象不能覆盖真相
TOP
21#

卵胎生是指雌蛇将卵留在体内孵化,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卵黄(与卵生相同),而非通过母体直接供给(这一点区别于哺乳动物的胎生)。发育成熟后,幼蛇直接从母体产出,看起来类似“胎生”,但本质上仍依赖卵的营养。

绝大多数响尾蛇(如西部菱斑响尾蛇、响尾蛇属的多数种类)均采用这种繁殖方式,这能提高幼蛇在复杂环境中的存活率——母体可保护
李煜鋆 发表于 2025/8/4 12:57:50

卵胎生是指雌蛇将卵留在体内孵化,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卵黄(与卵生相同),而非通过母体直接供给(这一点区别于哺乳动物的胎生)。


——卵胎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殖方式!
TOP
22#

科普了,卵胎生和胎生的主要区别是看胚胎在母体中发育的营养来自母体还是来自卵黄
TOP
23#

蛇类卵胎生还是比较多的
TOP
24#

图3那么多聚集在一起,看起来很恐惧
TOP
25#

竟然是胎生呢,难得一见
TOP
26#

蛇类卵胎生的不仅仅响尾蛇,以前看到过一个新闻视频——一条大蟒蛇过马路时被大车碾压了,好多小蛇从破损的伤口爬出,也有很多的小蛇死在腹中
TOP
27#

原来是卵胎生啊,了解。
TOP
28#

科普了,原来和胎生的本质区别在于营养供给。
TOP
29#

学习了,这样的繁殖方式提高了生存率。
TOP
30#

第一次听说卵胎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