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月的暑假夏令营结束了,带着收获,带着快乐回家去。回顾这一个月的生活,值得记忆的东西太多,今儿作一个梳理,算是对参加这一活动的总结吧!
开学第一天,我就让孩子们记下华罗庚的话:“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枯燥无味一样,只要踏进大门,你们随时会发现数学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最后一天,我让孩子们记下米盖尔.古斯曼的话:“当一个人怀着爱心和热情去从事数学活动时,他就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美感。但愿有更多的人,不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能领略到这种美感。”这个假期的主题就鲜明了。
孩子们跟着我一个月,完成暑假作业,还抄满一本笔记本的关于数学的内容,脑子里装了多少课外知识就不得而知了。翻看孩子们工工整整的笔记,看着他们洋溢着喜悦的脸蛋,数学美带给他们的确实是一种快乐。
以“数学美”为主题,得感谢我大学里的“数学教材教法”的老师,我把她传授给我的数学思想也转教给我的学生。因为我现在是科学老师,不再教数学了。
假期,我根据孩子们所学的三年知识以及下个学期要学的内容,理出几条线,从简单到复杂,让他们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和拓展。让他们在有体系的练习中感受数学的美。
数与代数:从阿拉伯数字入手,任意组成各种位数的数,教给他们数位顺序表,上亿的数也能轻松读出。介绍各种运算符号的由来,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练习,从一位、两位、三位到多位数计算,顺序渐进,在迁移中不断有新发现,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0”的六种意义,“1”的多种妙用,数的神奇怎不让人兴奋?
从整数、到小数、再到分数,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那么有意思,计算一点也难不到他们,四步四则计算也不在话下。当然,我的适当鼓励是他们一直保持兴致和挑战勇气的动力。
量与计量:我对“人民币”、“长度”、“重量”、“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进行训练,以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计算,既有乐趣,又增加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空间和图形:我则从点、线、角、面、体逐一展示,数学的图形美让他们亲身感受。周长、面积的单位换算,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我们就以身边的事物为例,还渗透平移、转换的思想。
统计和概率:统计和概率同样让孩子们兴奋。我让他们用皮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手长、裤长、腰长、臀长、中指长,让身体带着尺寸,也教他们根据尺寸去选购衣服。还让他们把测量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全班同学的身高制成条形统计表。说到统计表,自然向他们介绍股市里的统计图,别瞧他们年纪小,知道的东西可不少,最时尚的话题都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介绍“世界十大长河”时,跟孩子们玩区间套游戏,猜测长江、黄河的长度。
抄摘“世界著名山峰”、“各大洲最高峰” 的高度数据,也让孩子们在练习读数的过程中了解地理知识。中国地图,在我一笔画中让他们知道那些著名河流、山峰的大体位置。他们眼中的兴奋着实让我自豪,我把数学和科学完美地结合,让孩子们在兴致盎然中获得课外知识。
我还向孩子们介绍了中西方的主要节日,常用的应急电话。用数据介绍我们居住的地球,人体的神奇血管,世界上最重的、最高的动物。介绍1支烟的危害、一只苍蝇带的菌数、一只老鼠传播的疾病等。
数字可以组成成语,数字可以写成诗。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纪晓岚的《咏雪》、无名的《一望二三里》、卓文君的《卓文君答司马相如》,孩子们念得是头头是道。有学生还改编了诗《咏声》:“一声两声三四声,五声六声七八声,九声十声千万声,声声如雷震人心。”好有才的孩子们。
这些还不够,数学趣题、图形计算、一笔画、九宫格、有余数问题、竖式数学迷、差倍、和倍应用题等奥数题一样吸引他们的兴致。
最让他们开心的莫过于一起看《世界未解之谜》的视频图书,恐龙灭绝之谜、“迪安圈”之谜(麦田怪圈)、“可可岛”“金银岛”宝藏之谜、神奇的龙卷风、宇宙之谜、“厄尔尼诺”现象、动物的集体自杀等等等,孩子们的兴趣很广什么都想知道,好在我的兴趣也广泛,还能解答他们的一些问题。
在这个假期里,我又何尝不是学到很多知识呢?我用交集来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用行动告诉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这个假期里,我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奉献给我的学生,琴、棋、书、画,我展现我的博学,就是让孩子们知道,大脑的开发是无穷的,人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只要你用心,你会因为你的付出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与孩子们分享我的博客,介绍我的成长历程。让他们懂得“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也让他们知道,学习就如跑步比赛,终点大家都一样,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只要坚持都能到终点。大家都可以到终点,所以跑得快的人没必要取笑跑得慢的人,应该给跑得慢的人以信心和鼓励。
孩子们喜欢上课,也喜欢课间。课间他们三五成群,用扑克算“24点”、下象棋的、玩跳棋的、看书的、自制游戏卡的、玩转盘的……穿梭在他们中间,偶尔也插上一手,问上一句,算是分享他们的快乐。有时被他们拉去也杀上一盘。心理相融的师生和生生可以形成多么愉悦的氛围啊!
看着孩子们的改变,看着他们被受影响,我的心里很是甜蜜。我的价值就应该这样体现的,能影响一个就是一个。只要能点燃他们心中的一点火苗我也觉得欣慰。
假期的里的37个孩子,给了我实现自己教学理念的机会,从孩子们的表现看,数学学习应该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我的经验告诉我,学科间的融合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我知道,我教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喜欢了”“热爱了”“有一个好习惯了”,谁都可以成为成功者!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跟孩子们说再见了,他们流泪了,他们依依不舍地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教我们?”与他们相遇是一种缘分,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也教过一个班,他们见到我很是遗憾:“老师,你为什么不教我们班啊?”见面的欢呼、击掌、拥抱,没有比当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更幸福的事了!但愿现在的孩子也能记得我们曾经相处的一个月来的愉快。我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