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阅读李再湘老师著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引 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一书中,读到教育博客评论的章节时,有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在网上写博客现已成为广大教师网上开展教研的手段,它更新了教研方式,使研究变得方便快捷。”2008年1月,我“闯入”了小学科学视野网下设的论坛,发现这里简直就是小学科学老师的天堂: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整理好的知识点等应有尽有,如果在教学中有什么疑问之处,也可以在此得到满意的答复。我便加入这里,成为了会员。同时我发现还有一个令我更加感兴趣的空间,那就是探索博客。我毫不犹豫的注册了探索博客。并认真阅读了博客里面的几篇博文,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网站,特别适合小学科学老师参与。读着一篇篇精彩的博文。想着自己能通过写博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一年来,我尽情的享受着网络里的真实、知识……在博客上的文章已将近200篇,主要设立了7个栏目:“培训研修”主要是收集、整理自己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的资料。“生活空间”记录工作、学习、生活中个人的感受。“论文案例”发表以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案例、科技实践活动为内容的文章;“科学教育”发表学校进行科学教育的文章以及新闻报道等。“课堂教学”以教学设计及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课件、实验教学与仪器等内容为主。“科技活动”以介绍学校开展的各项科技活动以及相关新闻报道等。“师生平台”是展示自己和学生才华的一个空间,保存资料以及照片等。不到一年时间已结识了全国各地比较优秀的科学教师,成为科学教师之家团队中的一员。还曾被评为“博客之星”的称号。有了博客,教育的天空不再寂寞,有了博客,教育的路上有了许多理性的思索,有了博客,教学的研究充盈着生命的感动。
一、博客,促我勤思考
从写博中体会到乐趣,学到了东西。在坚持写博客中增加了交流,扩展了知识层面,对我的专业成长极有帮助。写博客的好处是便于储存与交流。博客不仅能提升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更能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透过种种教育现状去反思、觉醒,博客是一面镜子,透过它,能看到自己和同行前行的步伐,在博客的引领下,我不敢慢怠。当然,我不但写自己的博客,也常常看人家的教育博客,也会去跟帖,对别人写的东西,提出批评与建议。在博客里,大家平等对话,合作交流,共享成长的喜悦。博客满足了我个人知识管理的需求,记录了我的教前记、教中记以及教后记。从上课前对教学设计的构思,对这堂课的预测,到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尤其是偶然的灵感,使这堂课精彩万分的地方,再到教学反思记录,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在复习和回味中还可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心得,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在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所创新。在博客上也能经常接触到相同兴趣的博友,通过交流也能分享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从而与自己的思想发生碰撞,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促使你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博客,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说开始写博客是抱着一种尝试的心理,那现在写博客更是一种习惯了。博客,是个人反思的载体,使用博客有“写——录”,“思——享”,“品——学”几个层次,写就是写自己的所思,录指引用他人的观点,思指思考与反思,享是指共享与交流,品是指品味他人博客的思想,学即通过博客去学习。写博客是一个方面,我更注重看博。每天上下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博客网站,向同行取经;每上一节新课之前,总要输入课题的关键词,找出相关的文章认真阅读。读博文,我很注重回复,因为回复是一种自我的宣传,回复是一种欣赏。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学会欣赏,给写博者以激励。
三、博客,在交流分享中成长
在教学中,博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师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张扬个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的收获与灵感,及时记录下来,用博客表达出来。由于博客具备发布、分享、交流的功能,它让学习者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我们在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保存,与有共同爱好的同行分享,从中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快乐。这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灵感,也强化了课改指导,使我们真正走近教育科研。
博客写作成了一种期待,博客阅读成了一种需要,我们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由学校延伸到了家庭甚至旅途。它让我在教育教学中的智慧得以记录,得到专家的指引。与同行的交流更充分,更顺畅,更深入。对教育的信念更执著,更热切。网络教研,将成为常态……
(参考:部分博友!)
原文地址:http://blog.kxsy.net/user1/7578/archives/2009/3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