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是清晨还是黄昏》教学设计(浙江省2007年小学科学课堂教... [复制链接]

1#

[推荐]《是清晨还是黄昏》教学设计(浙江省2007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是清晨还是黄昏》

执教教师:嘉兴海宁市桃园小学  姚伟国

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任务分析

《是清晨还是黄昏》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六课时内容,是学生在了解了昼夜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提出问题;2.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对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有的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究竟该如何转比较模糊,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而对于相对运动的现象,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些经历和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容易理解。基于以上考虑,本设计对教材作出了以下处理:

第一部分:通过让学生找地球仪上明暗部分的活动,产生对明暗交界部分是清晨还是黄昏的争论,引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第二部分:明确“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的转法,这是这节课开展研究的一个前提。第三部分“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将原第二部分内容“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结合到这一内容中去,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并通过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第四部分:拓展运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分析之中。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2、科学探究:寻找证据来证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实证意识,激发学生对探究地球自转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教学准备

教师用:手电筒、地球仪、“太阳”画一幅。

学生用:地球仪、手电筒每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地球朝哪个方向自转呢?

1、模拟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想想处在明显交界的这些地方分别是什么时候?

2、要回答“哪些地方是清晨,哪些地方是黄昏”这个问题,就是要研究什么?
    

二、交流学生已有信息,明确“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的具体转法。

1、关于地球的自转方向,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2、提出地球自转的两种可能:“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
    

3、怎么样转叫“自西向东转”,
   
怎么样转叫“自西向东转”?
    

三、寻找证明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1、地球究竟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联系生活经验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地球是朝哪个方向自转的?
    

四、拓展应用

试教体会

《是清晨还是黄昏》一课实际是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在课前的调查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还是有所了解的,结论已知,科学探究从何做起呢?它的价值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我苦苦思索,实践中我朦朦胧胧地觉得:学生知道的未必理解,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是这节课的价值追求。备课时,我把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用相对运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方向,课堂的中心活动也是围绕此展开。第一次试教时,课堂进行到模拟实验的结束一切顺利,但当我让学生再拿出地球仪,转转地球仪,判断“巴黎是中午12点,北京是清晨还是黄昏”时,高度统一的结局终没有出现,有几个声音在嘀咕:怎么是黄昏,是清晨嘛!这个插曲令我深思,学生在模拟实验时把自己当地球会转了,怎么迁移到地球仪上就不会了呢?

修订教学方案时,我增加了“教学难点”一项:学生模拟实验后注意角色转换,并想了一个策略:在模拟实验后由“自西向东转”进一步推导出“逆时针方向转”,设想这样学生会正确地拨动地球仪了,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但对于“逆时针方向”这个新名词,要理解它还要一个活动作知识补充,我思考着。我征求了其他老师意见,他们觉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是相对天体视运动来说的,这样教学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是容易理解的,如果推导到逆时针方向转(南北球是顺时针方向),又要让学生转个弯,不是很妥。

基于以上思考,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学生对地球仪上的“东”和“西”还不清楚,如果学生能理解到:通过地球仪上的东和西两个点确定“自西向东转”或“自东向西转”,那么学生会正确拨动地球仪了。再次修改方案,第一个活动,通过让学生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由对明暗交界部分是清晨还是黄昏的争论,转化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同时在“寻找证明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活动前增加了一个活动:明确“自西向东转”或“自东向西转”的转法,并减少“建立相对运动概念”这一活动的时间,这个活动学生是有生活基础的,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当然,这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但我觉得,如果能往理想课堂的方向接近一点,便是件很快乐的事,期待专家和同行们的指导!
    

 

 

 

 

 

 

 

 

 

 

 

 

个人简介

姚伟国,男,197611月出生,现为海宁市桃园小学副校长,小学科学教师。从事小学常识、科学教学工作十二年来,积极探索“主体参与、主动发展、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两次获嘉兴市双高课、优质课一等奖,承担市级以上研究课25节,其中全国研讨课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列光盘••科学》录像课7节,20067月被聘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先后三次赴北京、山东等地作教材分析、上研究课。所撰写的近30篇论文、案例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其中在省级以上教育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案例11篇。曾获海宁市名教师、嘉兴市课改先进个人、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教坛新秀等荣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7 21:50:55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