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冰熔化了》 [复制链接]

1#
刚拿到3年级新教材,看到《冰熔化了》这课,把原来的“融化”改成“熔化”。群里老师说这样更专业了。可是我有几个疑问:1.融化这个词难道用在冰这里就不专业吗?查了新华字典,说冰水这里更倾向于融化 2.熔化的“熔”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都没学过,什么意思更不理解,反而在之前的认知中都是“融化”这个词。3.熔化这个词完全可以在初中讲到晶体、非晶体、熔点后再出示熔化这个概念,更利于学生认识。
以上是个人观点。
分享 转发
TOP
2#

融化 与 熔化,值得推敲
TOP
3#

初中阶段学习 “熔化”,则是 “从现象到规律的深化”:当学生开始学习 “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化需要吸热” 等抽象概念时,“熔化” 这个术语就成了 “精准表达科学规律” 的工具 —— 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学过 “熔” 字)、抽象思维能力(能理解 “加热条件” 与 “物态变化的关联”),接受起来更自然,也能通过 “熔化” 与 “融化” 的对比,进一步明确术语的区分,形成系统的科学概念。
TOP
4#

教材改编更加科学严谨了
TOP
5#

融化更贴近学生,熔化更接近科学。我还是喜欢熔化一词。
TOP
6#

冰熔化与冰融化都可以用,在科学课程中,用熔化一词显得更加准确。
TOP
7#

熔化更加科学,孩子容易和语文中学习的冰雪融化相联系,这个记忆会更加深刻
TOP
8#

回复 0楼潘晓晨的帖子

科学课堂中更要反复强调了
TOP
9#

这么早就领到教材了啊!我们连具体课务安排都不知道。
TOP
10#

熔化更贴近科学用语
TOP
11#

对科学词汇越来越考究
TOP
12#

对于老师来说,要适应这样的改变,去体会这样改的用意,然后再去帮助学生理解。
TOP
13#

值得推敲的改变
TOP
14#

初中阶段学习 “熔化”,则是 “从现象到规律的深化”:当学生开始学习 “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化需要吸热” 等抽象概念时,“熔化” 这个术语就成了 “精准表达科学规律” 的工具 —— 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学过 “熔” 字)、抽象思维能力(能理解 “加热条件” 与 “物态变化的关联”),接受起来更自然,也能通过 “熔化” 与 “融化” 的对比,进一步明确术语的区分,形成系统的科学概念。
傅滨飞 发表于 2025/8/28 15:22:23

在科学领域,“冰融化了”比“冰融化了”表达更科学吧,面对变化,我们需要思考选择更优!

每一门学科都有字词教学,不能寄托语文教学帮我们解决!
TOP
15#

回复 3楼傅滨飞的帖子

我也觉得是这样的,小学阶段其实更想观察的是冰融化的现象。
TOP
16#

熔化更符合科学用语
TOP
17#

用词都越来越值得推敲了
TOP
18#

已经习惯冰融化这个词汇了,改过来会不适应,同样,改正学生的前概念也会很难
TOP
19#

熔化一词,更加专业标准了
TOP
20#

如何让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词汇
TOP
21#

初中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用“熔化”表示,但容易受到小学学过的“融化”的影响,新教材注重小学初中科学教材的衔接,统一使用“熔化”感觉挺好的。冰熔化成水,冰融化成水,都可以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