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萌: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帖 [复制链接]

91#

有指向的丰富的评价语,是一堂课的积极导向
TOP
92#

边学边思,收获多多
TOP
93#

太牛了,我记得小时候用白纸加透明胶做的船放盆子里没几秒就透水了
TOP
94#

造船的活动,学生特别喜欢。
TOP
95#

评价也是对学生的肯定,好的评价让学生记住一辈子的
TOP
96#

且行且思,共同前行
TOP
97#

这个造船活动太精彩了
TOP
98#

一起加油,争取有所进步
TOP
99#

会评价的老师深受学生的喜欢
TOP
100#

赵萌: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帖

舒刚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他的一个长周期研究项目《儿童眼中的〈声音〉理解》,源于他在四上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拓展部分制作土电话中的发现。他从这个发现出发,做了一个长周期的课例研究,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的的深度思考。

一、把问题转换成课题来研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闪念而过,有的搁置下来无法解决,而正是这些一个个小的问题,累积成了我们教学中的关键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些核心问题,我们就要善于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成课题来研究,有的甚至做一个长周期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二、从学生学的逻辑进行教学设计。舒刚老师在分享过程中提到了教师教的逻辑和学生学的逻辑的区别,这是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也能感觉到课本编排内容跟学生学的逻辑不在一个频道,但又不知道原因何在,更不知道如何解决。今天听了舒刚老师的解读,恍然大悟。在声音单元中,教师教的逻辑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变化——形成对声音的整体认知(建构大概念);而学生学的逻辑是:观察到声音的现象——解释——产生新的研究——形成对声音的整体认知(建构大概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了教材教的逻辑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转化成学生学的逻辑,这样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

在最后提问环节,我提了一个问题:平时教学设计前怎样抓住学生学的逻辑?舒老师答案是:试!是呀,只有不断尝试才能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让我想到了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在做中学。坚持下去,定有成效。

TOP
101#

感谢分享,期待后续更多的分享与交流感悟。常修常新。
TOP
102#

为坚持学习和整理点赞。
TOP
103#

来学习学习,感谢分享。。
TOP
104#

这个造船活动付诸实践了,厉害
TOP
105#

谢谢分享
TOP
106#

以学定教,让教材教的逻辑与学生学的逻辑一致
TOP
107#

学到了好多课堂上对孩子们评价的语言。
TOP
108#

评价多元,有针对性
TOP
109#

能载人的船比只能遥控操纵的船学生更感兴趣
TOP
110#

评价语言提炼具有参考价值
TOP
111#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之中进步和成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