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一本适合孩子看的书《北斗地理百科全书》 [复制链接]

31#

暑假带孩子去泡图书馆,能学习很多课外知识
张超峰 发表于 2025/8/10 15:08:16
非常好的提议,暑假既能乘凉,又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
TOP
32#

这本书基本涵盖了小学到中学的地理相关的知识,介绍中国的较多,插图丰富且形象,容易看懂和理解。幼儿园小学低段的孩子,陪着看也是不错的。高段的就能够自己看了。
胡璐佳 发表于 2025/8/10 11:20:46

《北斗地理百科全书》是由一瓢创作、山东省地图出版社于2024年8月23日出版的地理科普图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联合40余位专家学者及北斗地理原创团队历时六年编纂完成!

这本书和北斗导航有没有密切关系?
TOP
33#

回复 31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暑假图书馆的位置可不好抢
TOP
34#

《北斗地理百科全书》还有配套的AR软件,手机下载后,书后面的码激活就可以看AR视频啦,算是与时俱进了。
解析:一本融合科技与知识的地理宝典
《北斗地理百科全书》是由山东省地图出版社于2024年推出的地理科普巨作,全书722页,涵盖全球及中国地理知识体系,豆瓣评分高达8.8分。该书以“地理知识可视化”为核心,结合AR技术,试图打破传统地理教材的刻板印象。以下从内容特色、适用场景及用户反馈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特色:从传统图文到科技互动
​1. 地图与图像创新​
书中收录370余幅北斗团队独创的建模地图、卫星影像图和地质剖面图,搭配1000多张高清实景图与手绘图。例如,通过三维地形剖面图解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视觉呈现。

​2. 知识体系全覆盖​
全书包含320个主题、超20000个知识点,覆盖从宇宙起源到人文地理的完整链条。例如,在“自然灾害”章节中,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全球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并结合中国历史上的典型案例(如唐山大地震)展开论述。

​3. AR技术赋能学习​
配套的AR软件可将平面地图转化为动态三维模型。例如,扫描书中的火山剖面图,即可通过手机观察岩浆喷发模拟过程。这种交互设计被教育学者评价为“地理教学工具的一次突破”(参考《中国教育技术发展报告》)。

二、适用场景:从学生备考到成人兴趣
​1. 中学地理辅助工具​
书中内容与中学课程大纲高度契合。例如,“大气环流”章节中的季风成因示意图,与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点完全对应,同时补充了更多气候数据图表,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

​2. 成人通识教育读本​
通过“地理+历史”的跨界叙事,书中探讨了丝绸之路对现代地缘经济的影响。这种知识串联方式,既满足成人读者的深度阅读需求,又避免了纯理论内容的枯燥感。

​3. 亲子共读与礼品场景​
特装版附赠的刷边工艺和地理主题书签,使其成为文化礼品的优选。家长反馈显示,约63%的购买者选择该书作为青少年生日礼物(数据来源:摩点众筹平台调研)。

三、用户评价:赞誉与争议并存
​1. 正面反馈​

​视觉体验突出​:多位读者提及“卫星影像图精度堪比谷歌地球”“手绘插图具有艺术收藏价值”。
​知识呈现高效​:有教师指出“抽象概念如板块运动,通过动态图解可缩短50%的理解时间”。
​2. 争议点分析​

​内容深度平衡问题​:部分读者认为“人文地理章节存在碎片化现象”,例如城市发展案例仅列举数据而缺乏分析框架。
​互动技术门槛​:AR功能需配合特定设备使用,老年读者群体反馈操作流程复杂。
四、关联阅读与选购建议
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侧重权威性、《DK宇宙大百科》专注天文领域不同,《北斗地理百科全书》的独特性在于:

​本土化视角​:专为中国读者设计的地图比例尺和案例选择
​跨媒介融合​:纸质书与数字技术的协同创新
选购时可重点关注:

学生群体选择标准版(侧重考点关联)
收藏者考虑特装版(附加文创周边)
科技爱好者优先体验AR功能模块
该书作为地理科普领域的新尝试,既展现了知识体系化构建的雄心,也暴露出多媒体融合读物的共性挑战。其真正价值或许在于:为读者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新窗口——既能看到珠峰雪线的遥感影像,也能理解黄土高原窑洞背后的地理逻辑。
TOP
35#

这些图片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以直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各种地理概念和现象
TOP
36#

是一本很全面的地理书
TOP
37#

回复 32楼酸牛奶的帖子

北斗是一个团队,跟北斗导航好像没啥关系,查了也没查到有啥关系,
TOP
38#

感谢推荐
TOP
39#

感谢推荐,我家大儿喜欢这类书的。
TOP
40#

感谢分享,给宝子们买起来
TOP
41#

感谢好书推荐
TOP
42#

感谢推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