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语文课本里的科学 [复制链接]

91#

生活处处是科学。
TOP
92#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蟋蟀被牛吃进肚子里,经历险情后,随着牛打喷嚏而脱险的故事。科普知识1:打喷嚏
      由于鼻粘膜受到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这种现象叫打喷嚏。这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性呼吸反射,它的生理意义是排除上呼吸道中的异物或过多的分泌物,清洁和保护呼吸道。
      人在打喷嚏时,眼睛会不由自主的闭上,因为神经把眼睛、鼻子和大脑连接起来,大脑发出打喷嚏指令的同时,会促使眼睑闭合。人在睡觉时能打鼾却不能打喷嚏,因为在睡眠状态下,与打喷嚏相关的神经停止向大脑传递反射信号,令打喷嚏时牵扯的一连串反应中断。
TOP
93#

牛是怎样进食的?

      在农耕社会里,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使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好帮手。牛是一种素食动物,除了吃草,他们还喜欢吃一些绿色植物及其果实,如玉米(苗),小麦(苗),水稻等等,牛最喜欢吃的还是青草。1️⃣有趣的吃草方式
      牛是怎样吃草的呢?
      牛是反刍动物,吃草时“囫囵吞枣”,到反刍时才细嚼慢咽。
      牛没有肉食动物那种上下两排的锋利牙齿,但是牛每天都要吃很多草,而且吃草的速度还特别快,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牛有一条又长又结实,还特别灵活的舌头,牛吃草的时候可以巧妙的用舌头缠住草,有时还能将其揪下并送到嘴里。牛这样快速的吃下草后,恰当的时候就会进行反刍。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在牛吃完草后或者卧地休息的时候,嘴里会不停的咀嚼原先吃下去的草,并重新将其反咽下去。这时候草就会进入消化系统进行消化。牛在一般情况下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刍。

      
最后编辑姜小圩 最后编辑于 2025-08-25 09:57:55
TOP
94#

牛是怎样消化吸收的呢

      草大多含有粗纤维,很难被咬烂嚼碎,且不易被消化。而牛一般都是不加咀嚼,并且大量快速的进食,那么牛如何消化和吸收草里的营养呢?牛的胃和人类的胃不同,牛的胃分为4个胃,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瘤胃是牛的第一个胃,亦称“草肚”,位于腹腔左侧。它的内壁上长满了小凸起,像一个一个的小肉瘤,牛吃的草都被暂时储存在这里,瘤胃是消化粗纤维的“强兵。      网胃也叫“蜂巢胃”或“金钱肚”。这个胃的黏膜上有蜂巢状组织,其功能就像筛子一样,牛吃进的无法消化的食物,例如石子、钉子、铁丝等会存在里面。
      瓣胃又称“百叶胃”或“重瓣胃”,位于腹腔前部右侧,前通网胃,后接皱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瓣胃壁的构造与瘤胃、网胃的相似,而黏膜形成百余片互相平行的新月形皱褶。皱胃负责继续研磨食物,它就像一个水泵,将来自瘤胃的食糜中的粗糙部分浓缩、磨细,同时将较稀的食糜推送入皱胃。
      皱胃通常被称为“真胃”,是牛的第四个胃。它的功能类似单胃动物的胃,可分泌大量的胃液,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化功能。
TOP
95#

反刍动物

      反刍是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一种特别现象,具有反刍这种消化方式的动物就是反刍动物,如牛。反刍动物通常是食草动物,因为植物纤维比较难消化,同时食草动物采食又比较匆忙,大部分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被吞咽进入瘤胃,所以初次完成进食后,他们会在休息时借助胃的收缩作用,将刚刚吃掉的食物重新运回到嘴里,经过咀嚼混入唾液后咽下。除了牛,骆驼、长颈鹿、羊等也会反刍。
TOP
96#

学科之间都是相互融合,促进多学科!
TOP
97#

语文老师写作文,会和科学老师合作,比如观察类的作文,有个科学教师的指导和加盟,作文内容会上升台阶。我和语文老师合作过多次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98#

三下的语文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需要小朋友写作文
TOP
99#

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
TOP
100#

学科融合
TOP
101#

其姿态优美,夜行雅致,盛夏绒花,满树有色有香,能形成轻柔舒畅的气氛!
TOP
102#

生活中处处是科学
TOP
103#

很有语文课本的里的科学知识会和科学课本里想通
TOP
104#

在语文课本中学习科学,学科的融合
TOP
105#

语文里的科学,植物里的科学,科学真的无处不在
TOP
106#

三年级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时候,把语文里的趣味内容和科学知识巧妙结合,再一起搜资料、做整理,不仅能让孩子学得更带劲,还能在亲子互动里共同成长,这学习方式超棒!
TOP
107#

部分大青树会以 “吸附” 方式生长 —— 幼苗附着在其树木上,逐渐长出气生根缠绕宿主,最终可能通过争夺养分 “取代” 宿主,形成独特的 “吸附树” 景观,这既是其生存策略的体现,也是热带森林中 “物种竞争” 的生动缩影。
TOP
108#

跨学科的融合,生活中、书本中的科学!
TOP
109#

不同科目时间融会贯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