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君: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贴第18期
近日,听了嘉兴市教育集团副校长,嘉兴市南湖区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钱嘉彧老师的一节科学课,收获颇丰,感触比较深的有两点。
首先是善敬佩钱老师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年轮》1.0是在学校道路修时从工人手中接过的枯树枝诞生的,《年轮》2.0是校外古树关注到的。正是因为钱老师的科学探究精神,才有了《年轮》这一节从基于观察与推断能力的科学课——基于规律与数学估测的科学课——基于全过程探究的科学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老师针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究、优化的精神,也看到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成长,动手、动脑能力也不断得到培养,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另一个收获就是章鼎儿老师讲座中说的:怎么从知识教学层面的课中走出来?这就不得不说钱老师说的“原生态”提问。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的科学课中,学生提的问题好像都是这些“原生态”提问,导致的后果就是提问后就开始等答案,等老师、课本、资料上的解答,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思维就停止了思考,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导致学生思维停滞,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钱老师的讲座中,让我们看到了如何调动孩子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提问,让学生提出一个可以自己观察研究的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
听了钱老师的讲座,我觉得我的课堂上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回答问题,估计就是他们的那些“原生态”提问太多,慢慢变得不爱动脑筋、不爱思考,这些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到了高年级,提问、回答问题的孩子就越来越少,举手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从改变自己实验记录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