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桐庐县小学科学90学时第七次研训活动在洋洲小学进行。活动主题为“复习教学研讨暨青年教师第二轮素养比赛”。县小学科学教研员钟赛兴老师携手90学时培训学员,共同研讨三堂新教师的素养展示课堂。
上午篇:同课异构展风采,月相探秘显匠心
在当日上午,三位青年教师以《月相变化的规律》为内容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呈现了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科学课堂。
第一位教师是来自于学圣小学的丰怡教师。丰老师课堂借助了丰富的教学手段,月相变化视频、自制动画、月相查询小程序等让学生逐步建构月相变化的规律这一复杂概念。此外,自制月相观察教具的使用,让抽象的视频瞬间变得形象,学生的活动记录也就有据可依。
第二节课是由叶浅予建兰学校的肖鸿老师带来的。肖老师语气亲切活泼,以月相甜点设计师为主线任务,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十五满月和初一新月这两种月相开始,逐步进入对于月相规律的探究中来。通过前概念的矛盾到借用工具的纠正,学生逐步揭示规律,最后又回归到制作奥利奥月相饼干的任务中,学生得以更好地实践。
第三节课来自华师桐庐学校的邱恬老师。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三维模型动态了解月相成因,将抽象的天文概念可视化,同样通过特别的自制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节课从传统实验、人文融合、现代技术三个维度,展现了科学教学的多元路径。
下午篇:才艺绽放显活力,名师点拨启深思
午后,培训活动迎来轻松活泼的“教师才艺秀”。科学教师们纷纷登台:有充满趣味的科学魔术、有手冲咖啡、麻辣龙虾、自制甜品等美味展示,有笛子、口风琴、吉他、钢琴、舞蹈等文艺表演,还有太极和书法的高雅熏陶……现场掌声不断,充分彰显了科学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精神。
随后,特级教师余涛老师对上午的课堂进行深度点评。余老师强调:本课以“关注实际、联系生活”为教学核心,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例如用学生拍摄的月相照片和农历日期关联,将抽象的科学规律转化为可观察、可解释的生活现象。课堂设计紧扣“观察事实—分析整理—归纳规律—运用规律”这一科学探究路径: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自主记录月相变化,分类整理数据后发现周期性规律。余老师指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通过实证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同时将知识与生活深度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真正实现从知识掌握到科学素养的提升。
活动尾声,洋洲小学的程慧敏老师带来微讲座《围绕科学建立育人生态》。他指出桐庐县洋洲小学科学组以“科学育人生态”为核心,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扎实推进“相约一百”师生结对计划,联动家校共育;跨学科融合“科学+劳动”,通过非遗扎染、浇花神器设计等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特色“防灾课程”结合情景剧、逃生演练,提升应急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主题科技节、全球发明大会等赛事激发学生科创热情,校本活动注重仪式感与实效。学校依托“AR学院”科技赋能教学,推动教育提质,擦亮生态育人品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结语
钟老师最后为我们的本次的活动做了重要总结,肯定了三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的课堂呈现,也对老师们的多才多艺感到惊喜。希望我们科学老师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