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柯桥区小学科学教师学习专帖——每月研修《科学教师专业进阶之路... [复制链接]

1#
      本月的研修活动如期而至,我们在金老师的带领下继续认真参与网络研修。三位老师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为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进阶修炼”干货,让大家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老师们有什么感悟呢?一起来分享吧!
最后编辑银河氧化物 最后编辑于 2025-05-15 20:51:17
分享 转发
TOP
2#

有作为才有地位,做擅长的事,坚持感兴趣的事
TOP
3#

兴趣是最好的引导师,毅力是最久的好朋友!
TOP
4#

    三位老师的分享有共性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是坚持、有学习心、愿意付出的人,过程可能辛苦,但是成长很快乐。
    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也是满满的幸福与收获。2018年工作,在4-5人的教研组,但是各个都是对科学教育执着追求的人,同时各个都是愿意托举年轻人的前辈,很多机会给到我,当然,他们始终伴随左右,为我的成长尽心尽力。
    我一直认为自己适合行政,而不是科研,这是读大学时给自己的定位,于是读研毅然转行。工作后,第一年基本功比武、创意实验比武等,并不出色,也感觉年轻人个个能干,全都是难以逾越的。然而,阴差阳错上了一节《青花帽子》,可能是施老师性格、上课风格的衬托,让我显得还不错,被当时并不熟悉的范校评价“后生可畏”,给了我第一次信心。接着在师父的推动下,第一次承担区级活动主持,跟前辈一起探讨、学习的过程,让我收获很多,活动的顺利进行更是给我很大的鼓励。然后区录像课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上课类比赛,团队的陪伴、传授,让我快速成长,第一次获得区一市一、基本功第一。这是工作的第三年,团队的助力,让我快速成长。接着当然也有很多故事,写到这里,对于团队的感激,都要落泪了……哈哈,现在的我,愿意把自己获得的与身边有上进心的伙伴分享,愿意一起成长,这是对前辈托举的传承也是责任。
    三位老师最后的小结,,我也深有感触。我也会有惰性,好在有金老师的鞭策、也有自己的小目标,懒惰了、没有收获就感觉在退步,从小事做起,坚持最重要。扬长避短,专注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这确实也是我读心理的朋友曾经告诉我的,社会工作需要扬长避短。有作为才有地位,深有体会。加油,小科伙伴,愿我们都为自己骄傲,为团队骄傲,为伙伴的成长骄傲,像我师父一样,成为孟特娇,哈。
最后编辑柯桥田健健 最后编辑于 2025-05-15 22:43:25
TOP
5#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团队的力量可以铸就优秀的自己
TOP
6#

昨晚的每月研修,徐老师告诉我们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喜欢做的事,章老师和黄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在低谷时期也要坚持不懈,保持对科学的热爱,还有要坚持参加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潜心学习,提高自己。
TOP
7#

坚持的自己的热爱,终有收获
TOP
8#

热爱和坚持成就更好的自己!自我反思,接触论坛也算是比较早的,就是没有芒果等人这么的执着……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9#

有师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仅在业务上有引领,在迷茫困惑的时候有开导,让自己重新柳暗花明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0#

五月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章、徐、黄三位老师分享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对青年教师的建议。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聆听他们的讲座,能从前辈们的经历中获得关于职业心态、专业成长、教学实践等多方面的启发,以下是具体的心得体会:

坦然面对职业转折,寻找新机遇
章老师从数学教师转岗科学教师时,虽有不甘但选择接受,这种“无法改变现状时就积极投入”的心态,启示我们面对教学调整时,抱怨不如主动适应。科学教育同样能实现职业价值,关键在于用开放心态拥抱变化。学校缺科学教师时,章老师被选为培养对象,最终通过网络研修走出了独特的成长路径。这提醒我们,职业转折可能是突破舒适区的契机,要善于在挑战中发现发展机会。

“三心”为种:奇心、折腾力、合作力
在这次研修活动中,小红老师提到的“三颗种子”是她成长经历的核心启示,也是她对科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第一颗种子:好奇心的种子:保持对世界、科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的探索欲,拒绝陷入机械重复的职业状态。第二颗种子:折腾的种子:勇于跳出舒适区,在挑战中突破自我,接受“试错-调整-成长”的循环。第三颗种子:合作的种子:摒弃“独狼”思维,通过团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在共同体中“共生共长”。

冷门学科的价值坚守
黄老师提到科学学科曾是一门“老师不愿教、学生不喜欢、家长不重视”的“三不”学科。但是黄老师凭借对教育的热爱,用实验、观察、天文观测等生动方式,让学生从“打哈欠”变为“眼睛发光”。这启示我们:科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科“热门”与否,而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即使面临资源有限、重视度不足的困境,只要坚守“为每颗童心播撒科学种子”的信念,就能赋予学科生命力。
TOP
11#

坚持自己的热爱,是金子总会发光
TOP
12#

坚持很重要,很多时候的不成功就是没有坚持。
TOP
13#

      在教研员金老师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本月的每月研修活动。听了章兴波、徐玉红、黄国胜三位老师的科学教师专业进阶之路,我的感受很深,每一位优秀科学教师的成长之路都有自己的故事!今年是我从教的第11年,回顾这这11年的经历,我给自己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前三年,在我的师傅徐铁柱老师的指导下,我从一名新手小白,快速成长,尝试去研究课堂教学,尝试去上各级公开课,参加各类技能比武。因为有了师傅以及学校科学团队的帮助,我的成长很快,获得的荣誉也比较丰富。那段时间,我获得了区级优质课一等奖、区学科论文一等奖。从第4年开始,我进入到了职业第二个阶段,那个阶段我刚好去到了马鞍滨海小学支教,在那段时间我还怀孕生了小孩,因为家庭的变化,我感觉在专业上并没有特别大的突破。但是也眼见着看着比我更年轻的老师在不停的发展,说实话,心里是有焦虑的。那段时间,我再一次找到了我的师傅,询问他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个平台期,他告诉我要沉下心来,写一些东西。然后就在在从教第4-8年期间,我开始尝试撰写精品课程、课题、教改等,因为是新上手,成绩一般没有特别突出,但我还是记得师傅鼓励我要坚持写。接下来我进入到了第三阶段,从教第9年开始,我开始接任学校行政工作,同时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也出现了新的平台,在金老师的推荐下我参加了市级科学研学共同体,平台更高,认识的老师也广了,我也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看着比年轻老师充气蓬勃的样子,也看着教龄很长依旧怀着热情在深耕课堂的老师,我又开始默默激励自己,平衡好时间,要沉下心来,坚持初心,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每一位老师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轨道,唯有坚守、沉淀、积累、输出,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TOP
14#

昨晚的每月研修,徐老师告诉我们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喜欢做的事,章老师和黄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在低谷时期也要坚持不懈,保持对科学的热爱,还有要坚持参加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潜心学习,提高自己。
吴祖荣 发表于 2025/5/16 7:59:57

徐老师的话语对我们一线教师有莫大的鼓励~
TOP
15#

做一个纯粹一点的科学教师,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初心。
TOP
16#

聆听了章兴波、徐玉红、黄国胜,三位老师的成长故事,很接地气,让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在脑海中萦绕着以下几个方面,既帮我解惑,也为我指明方向!
1.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擅长的事通常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多的经验、技能和知识,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当我们投身于自己擅长的事情时,往往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创造出更加出色的成果。
2.遵循自己的节奏,厚积薄发。
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遇到低谷时沉淀自己。
有的人可能年少成名,一路顺风顺水;而有的人则需要经历更多的挫折和磨砺,才能在某个时刻绽放光芒。但无论成长的速度如何,重要的是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和耐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低谷时期,更要学会沉淀自己,反思自己的不足,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抓住机遇,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才华。
3.爱折腾,爱捣鼓,去激发孩子的兴趣。
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折腾、爱捣鼓的老师,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点亮了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活到老,学到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超乎想象。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和态度。
5.选对方向。
放弃那些不再适合我们发展或与我们长远目标不符的事情,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真正有意义、能够促进我们成长的事务中。
同时,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协助提升自己的其他方面。例如,学习一门新技能或培养一个新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能意外地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或个人成长带来新的机遇。
在追求个人发展的道路上,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并善于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来协助自己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萍水相逢,我们都是小科人!
TOP
17#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TOP
18#

坚持记录,坚持分享
TOP
19#

有作为才有地位,做擅长的事,坚持感兴趣的事,说得好啊
TOP
20#

持之以恒做自己喜欢的或者有意义的事。
TOP
21#

研修启发职业成长,坚守科学教育初心。
TOP
22#

不忘初心,向更好的自己出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