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萌: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帖 [复制链接]

61#

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
TOP
62#

持续学习,不断充电。
TOP
63#

回复 2楼满满当当的帖子

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
TOP
64#

赵萌: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帖 第116期

听了山东省特级教师张立新老师的《以“合”为桥构筑科学教学新样态》,我有以下四点感悟:

一、整合的科学教育才具有长足发展力。在平常的教学中,科学课课节少,涉猎范围又广,加上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就要学会整合。可以从课程内容的整合、科学与其他科目跨学科的整合、校家社资源的整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整合等方面做起。

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就吸引了家长的参与。在平常教育中,我们总是抱怨家长配合不够,经过张老师的分析,才发现是我们设置的课程不够吸引学生,没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所以要想调动家长的参与度,以后我们要从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下大功夫。

三、充分利用校家社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资源服务。在科学材料的准备上,平时我们也经常利用学生家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但是不够系统,没有从长远考虑。以后我们要进行改进,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立科学资料资源库。

四、科学教学要重视小组教研。人们常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会走的更远”。集体教研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思维的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我想张老师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与她积极参与集体教研是分不开的。

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力量、精诚团结、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TOP
65#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起加油
TOP
66#

能载人的船,厉害。
TOP
67#

赵萌: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贴 总第117期

陈建秋老师做的报告《问题链驱动,引爆认知冲突——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构建密码》虽然没有参与直播,但觉得陈老师分享的内容对我们的科学课堂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隔三差五地听了两三遍,总是觉得回味无穷,时不时的想起来,反复琢磨。

陈老师在分享中提到,当前课堂出现的困境是知识碎片化、被动接受、思维浅层化。具体表现在:学生只关注是什么,很少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破局的主要办法是;构建思维型课堂,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逻辑推理、实证精神和跨学科联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问题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题链是连接知识与思维的桥梁,从事实性问题到思维性问题的升级,本质上是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建构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从低阶思维(记忆、理解、应用等)逐步过渡到高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激活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序列,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

做了理论方面的讲解后,陈老师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相貌各异的我们》为例,详细展示了以问题链驱动认知冲突的具体教学策略。即通过结构化追问,引导学生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探究,结合实验探究与逻辑推理,揭示了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构建的实践路径。

尤其是在看了陈老师展示的《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的问题链设计后,我想到了自己的课堂,备课之前我也经常参考教学用书上的问题链设计,在课堂上,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对他们来说有难度,于是就放弃了这些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对学生思维的提升没有益处。看到陈老师这一课的问题链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这样的问题链是我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首先要构建思维型的课堂,而构建思维型课堂的关键在于恰当的问题链设计,以问题链驱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进而促使学生高级思维的逐步提升。

TOP
68#

小学科学教学中思维的重要性。
TOP
69#

期待你的分享
TOP
70#

多学习,多进步
TOP
71#

项目化学习需要有对应的评价标准才能更好的开展
TOP
72#

坚持每期学习记录,这是一项特别有坚持力的项目,赞!
TOP
73#

在一声声夸张中慢慢进步,好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TOP
74#

一起进步一起学习
TOP
75#

评价语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和导向的作用
TOP
76#

这个不错呀,我想起来小时候用厚纸做得船,虽然用胶带包了底,但是一碰水还是漏了
TOP
77#

看到了不断更新,为你的坚持点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