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铁君: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帖 [复制链接]

91#

说的不错,给你点赞
TOP
92#

学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
TOP
93#

期待你的分享
TOP
94#

科学课堂里不同学科的融合
TOP
95#

跨学科教学,综合利用各种学科助力科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发展!
TOP
96#

加油加油,期待分享
TOP
97#

跨学科教学案例也是一个热点
TOP
98#

加油加油
TOP
99#

加油加油,期待以后更多分享
TOP
100#

学有所获,实践在自己的教学中,行动力
TOP
101#

学有所获!
TOP
102#

跨学科教学,促进全面发展
TOP
103#

刘铁君:2024-2025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贴第15期

在这次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第3期的讲座中,我见到了心心念的陈建秋老师.虽然已在网络上认识陈老师很多年,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面对面“会说话”的陈老师。陈老师一如我想像中那么睿智、幽默、风趣。

陈老师这次分享的讲座主题是《问题链驱动,引爆认知冲突》,在讲座的正式开始之前,陈老师就来了一个暖场活动:让我们观察左边两张海报和右边一张海报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暖场活动很“科学”。陈老师的讲座分四个部分进行:一、思维型课堂的破局点二、概念解析(思维型课堂、问题链、科学探究活动等)三、案例剖析(问题链与认知冲突的化学反应四、实践路径(如何设计问题链+认知冲突的课堂)

在第一部分思维型课堂的破局点时,陈老师举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个小女孩身子穿过两根金属栏杆,别人都在质疑:头大栏小,她是怎么过去的?其实小女孩是从左边先把身子穿过去的,头卡在那了,并不从右边先进去的头。陈老师想告诉我们的是要学会打破常规思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反向思维。也就是要找到“破局点”,打破被动接受知识,避免思维浅层化。陈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用我们语文课中的一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来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对异常现象的敏感,聚焦核心素养,久而久之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部分,陈老师以《相貌各异的我们》课例研讨为例,诠释了什么是“问题链驱动”,怎样“引爆认知冲突”。其实在听陈老师讲座之前,我也上过这一课,当时我也让学生事前调查对比自己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相貌之间的差异。如面部脸型、单双眼皮、耳垂、头发等。课堂上学生也是各抒己见,气氛了很活跃。但今天听了陈老师的课,发现自己的问题设计的不够深入,没有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另外课例中设计的魔镜活动:这是我们班的谁谁谁这个环节,让学生画出自己的面部特征并随机投影,更是体现了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下次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在教学环节中借鉴陈老师的这个做法去试一试。

听完陈老师的讲座,感觉意犹未尽,希望馨火学堂多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聆听名师的讲解、释疑。




TOP
104#

加油,共同在小科网学习,一起努力
TOP
105#

加油,共同学习,努力。
TOP
106#

一起加油向未来
TOP
107#

像这样的老师学习!
TOP
108#

向您学习!
TOP
109#

加油,一起好好学习,一起进步,
TOP
110#

一起坚持学习,共同成长
TOP
111#

有想法,加油
TOP
112#

坚持每一期的学习,真不容易,建议发在自己的专帖上!
TOP
113#

在这次馨火学堂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第3期的讲座中,我见到了心心念的陈建秋老师.虽然已在网络上认识陈老师很多年,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面对面“会说话”的陈老师。陈老师一如我想像中那么睿智、幽默、风趣。陈老师这次分享的讲座
LSY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25/4/25 6:33:37
学生其实有一双会发现问题的眼睛,培养让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很有价值
TOP
114#

回复 2楼林杰的帖子

人文这块其实和环境息息相关,日本很多对细节的要求源自于岛国国情,容错率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