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本质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黄赤交角约23°26′),黄道与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古人通过观测太阳在恒星背景中的运动轨迹,将黄道划分为十二宫或十二星次,用于标记节气、月相变化及天体位置。黄道在古代历法制定中至关重要,例如通过观测黄道上的星象确定回归年长度,并衍生出“黄道吉日”等文化概念。
白道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由于月球轨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存在约5°09′的夹角(黄白交角),且白道平面存在18.6年周期的进动,白道与黄道的交点(升交点和降交点)会沿黄道缓慢退行。这一特性导致日食和月食并非每月发生,仅当太阳、地球、月球接近共线且位于白道与黄道交点附近时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