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晚,我学习了“齐鲁名师”——山东省莒县青岛路小学张立新校长的《以“合”为桥,构筑科学教学新样态》讲座,为我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指点了迷津。
张校长的讲座分三个大的内容:“合”的内涵、为什么要“合”、如何“合”与教学模型探析。在第一部分内容中,她从三种不同层次的合和两个不同方向的“合”用浅显易懂的话来说明如何以“合”为桥。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合”,张校长先从“合”的背景入手,从大到小,从上到小,讲述了“合”的重要性及实用性。讲座中,重点内容是第三部分如何“合”与教学模式探析,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最迫切想学习的内容。张校长对“合”的探索,是在基于对一线教师及学习主体——学生的大量访谈的基础上进行的。她的团队事前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从师资力量的匮乏到实验器材的不足、教师演示代替分组实验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做了大量调查了解后,加强团队的教育理论学习,然后构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的框架,确定整合途径和方法,最后展开一系列实践探究,最后取得了成功。
在以前的科学教学中,我也曾想把科学课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一直没有找方向,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借鉴。学习了张校长的讲座后,在平时教学中,我尝试把她和她的团队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前不久,我在执教了《斜面》一课,在研究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程度有什么不同时,当学生在分组搭建坡度不一样的斜面并测量拉重物要用的力后,我设计了一个折线统计图,让他们把每种坡度所用的力用折线画出来。通过画图,学生一眼就看出来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这样把科学课与数学课有机整合起来,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熟练应用到了数学内容,实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了课程协同的育人功能。
张校长的讲座为我们的科学教学打开一个新思路,我们也应在教学中,像张校长所讲得的那样,除了在课堂上抓好教学环节,在课后拓展中也应利用好,鼓励学生将初步学到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的现实情境中,逐步内化,有效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