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冲击传统课堂常规 [复制链接]

1#

冲击传统课堂常规

冲击传统课堂常规——


1、课堂上迟到不要叫报告,轻轻地后门进来,轻轻地入坐。(分析:叫一声报告全部鸭头转向迟到者,并且目送他至座位,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怪不得孩子。上课迟到属于正常,不叫报告,轻轻地进来,轻轻地入坐,以对别人最少的干预进入也是为人之道。)


2、上课需要上厕所,或回教室取东西,不用跟老师请假,跟上面一样轻声进出,轻声入坐。


3、进办公室不要叫报告,先敲门,在允许进入的情况下进入。


4、平时遇到我可以直呼其名,我不介意,但真正直呼其名的孩子很少,孩子不习惯。能这样做的孩子说明他内心很自由,一个内心自由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5、课堂上如果你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你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不听,做别的事情,但不可以做干涉别人的事,如讲话,随意走动。


 


——以上这些常规是这个学期在我的科学课上新做出的规定,因为跟班主任协商,是否可以允许我这样做,一票否决,而且是全体反对。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只要孩子们同意,就可以了!于是我一意孤行,跟孩子来了个的秘密约定。


 


 


   传统的课堂常规抑制人的个性,让人缺乏自信,我觉得有很多值得商讨的地方。

分享 转发
TOP
2#

施行以后怎么样呢?
个人觉得如果掌控能力不够好,会平添出很多问题。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在科学中寻找快乐!
TOP
4#

1、2、3、5条比较赞同,第四条保留意见。对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有信心的,可以试试看。
TOP
5#

对其中几条的操作表示赞同,但是对一些原因的分析不认同。特别是最后一句概括的话更是不赞同。作为一个自制能有有限的小学生来说,课堂常规的“度”还是要有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全放开,不知他们给你“画”个什么东西出来。

TOP
6#

以下是引用早起的鸟在2010-1-26 9:44:00的发言:

冲击传统课堂常规——


1、课堂上迟到不要叫报告,轻轻地后门进来,轻轻地入坐。(分析:叫一声报告全部鸭头转向迟到者,并且目送他至座位,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怪不得孩子。上课迟到属于正常,不叫报告,轻轻地进来,轻轻地入坐,以对别人最少的干预进入也是为人之道。)


2、上课需要上厕所,或回教室取东西,不用跟老师请假,跟上面一样轻声进出,轻声入坐。


3、进办公室不要叫报告,先敲门,在允许进入的情况下进入。


4、平时遇到我可以直呼其名,我不介意,但真正直呼其名的孩子很少,孩子不习惯。能这样做的孩子说明他内心很自由,一个内心自由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5、课堂上如果你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你不感兴趣,可以选择不听,做别的事情,但不可以做干涉别人的事,如讲话,随意走动。


 ——以上这些常规是这个学期在我的科学课上新做出的规定,因为跟班主任协商,是否可以允许我这样做,一票否决,而且是全体反对。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只要孩子们同意,就可以了!于是我一意孤行,跟孩子来了个的秘密约定。


     传统的课堂常规抑制人的个性,让人缺乏自信,我觉得有很多值得商讨的地方。


 


应该是很有勇气的举动,体现了自己的一些教育思想,类似的话题我也曾看到过一二。


 


个人观点:必要的规则还是要的,这毕竟是集体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交往要讲规则、秩序的。


1.为人之道首先是不迟到,至于报告喊不喊,建议不喊!只要老师讲的内容感兴趣,谁会去关注呢?


2.上厕所是必须的,但是应该倡导事先解决,事先准备,不然你说起立坐下会不会对旁边的人有干扰?上课见一个人站起来,走出去,很多学生还会猜测干什么去了呢?


3.支持:这声报告也真没多少必要。但敲门提醒是应该的!我们取消报告很久了!


4.不尊重老师不是内心自由的表现,而且内心自由且不尊重别人的人很危险!人必须要有规则意识,如内心先没有,行为怎么会有,马路上我可以随意穿行吗?


5.不感兴趣的内容,一般人都会不听,小孩子不听了只做自己的事情很难做到。怎样让孩子感兴趣,那是老师准备的问题,但既然在集体里,必须要遵守规则,是不是我今天不想上学就可以不上学,不想上班就不上班,而且不用接受批评或者惩罚。


 


我觉得理念可行,但实际教学中弊大于利。要学会遵守规则,也要学会尊重别人和社会!慎之慎之……


 


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心灵会更健康,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发展会更好?没有反复实践那是不好说的,但我觉得很不乐观!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7#

 


我觉得: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反而是越崇尚个性,越崇尚自由的人对社会和他人带来的影响越大!而且这样的人心理越容易产生问题。


 


美国机场的惊天一吻事件让我们记忆犹新!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8#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0-1-26 13:24:00的发言:
1、2、3、5条比较赞同,第四条保留意见。对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有信心的,可以试试看。

支持喻老师!


其实第四条也可以在小范围里实现:但只有那几个与老师特别亲近的调皮娃能做到直呼名字,大多数孩子不敢直呼老师名讳,因为他们已经习惯约定俗成的校园环境。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9#

放的过程想法是好的。但不能“惯”。现在有的孩子有时让我觉得是不是放纵惯了。进办公室基本没有了什么“礼数”随意的很。
TOP
10#

我在实验室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些学生很喜欢换座位,一上课就有学生告状,可是我想座位也不能老是调来调去,因为也不利于课后检查卫生这些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规定连续3次表现好的同学可以换座位。不过这方法还是很管用,因为只有好的学生做得到,而且好的学生不管坐到哪都很认真,羡慕死了那些不听话的学生。
TOP
11#

楼主,女同胞!你的主题透露着别样的精致。


还记得我们曾经都是兔子帖子上挂念的老师,还有一个似乎是洁净调柔的?只发牢骚的我已经截足先登坐上兔子的特快车名列2009年度优秀会员!愿精华层出不穷的两位女同胞继续努力,明年的优秀会员名单上有你们两个!遐想感慨直言了!别建议!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12#

第3点肯定是这样的,基本礼仪;


1、2点也可以接受;学生这样做了肯定不会责怪他们,但是不会特意要求他们这样做,特别是第5点,只能要求个别学生,怕他们“得寸进尺”;


4点可以直呼其名,关键是我这老师目前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哦.

TOP
13#

看到自己发的帖子,引起大家的争议,说明没有白发,很是开心。


第一条迟到进教室不叫报告,施行了后自己 感觉比叫报告好。学生的迟到旗本有两种原因:1、自己动作慢;2、被其他老师叫去了 ;如果经常是第一种原因,你的行为已经干涉别人了,你要自己承担;第二种原因,不处理,因为不是孩子的过错。


第二条  内急是人之常情,孩子常常不会像我们这样提前做好准备。 一般很少有孩子为 借上厕所之口,外出溜达,如果孩子真正喜欢你的课话。


第三条  进办公室叫报告知道是哪位先人提出来的?一声报告大大拉开了教师和孩子的距离,只有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才需要先叫报告。 一句简单的报告折射的却是一种师生观,一直沿用至今,在我们周围还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


第四条 平时遇到我可以直呼其名,我不介意,但真正直呼其名的孩子很少,孩子不习惯。到如今还没有孩子在我面前直呼其名。


  第五条 课堂上有孩子没有倾听, 那问题一定出在我这里。 如果他在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而没有干涉别人,我不直接点名,当我出示材料的时候自然就把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如果他的自由干涉了别人的自由,那就不允许。


 

TOP
14#

我认为我所做的这些规定,只在我的课堂上施行,不需要取得其他老师的认同。
TOP
15#

虽然我很赞同楼主的想法,我也赞成人性化教学,但是有些做法我不能赞同。


4.5二条我是赞同的,学生能直呼我的名字我其实也是开心的。这能让我感觉他有认同心理,也拉近了距离。上课中肯定会有出现不听讲课的学生,的确的平时的要求和做法就是和楼主一样的,新接的班级我都是这样向学生说明的。


123我不赞成。仔细看这三条楼主好像也是因为会影响大家的一些做法,其实不然按你三条去做照样会影响大家。当然这不是主要我反对的理由。前三条的观点基本是和酸牛奶的想法是一样的。必要的规则和要求是 要的,具体的做法可简单化,这也是对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个性并不代表不要原则。

呼吸,每个时刻都不同。
TOP
16#

 

我个人对自由的理解——


1、自由不是胡作非为,不是没有规矩,不是没有秩序,如果你的自由干涉别人的自由,你就会失去自由;


2、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是自信,是一种平等的自信,不是看到老师就唯唯诺诺,听到老师批评不管自己是不是冤枉盘全接受。(即——做自己


  看到国庆和奥运开幕式上那么整齐划一的宏观场面,也只有我们中国人能做得出来.不知道大演员、小演员化了多少时间精力去彩排。


 

TOP
17#

以下是引用一缕阳光在2010-1-26 14:35:00的发言:

楼主,女同胞!你的主题透露着别样的精致。


还记得我们曾经都是兔子帖子上挂念的老师,还有一个似乎是洁净调柔的?只发牢骚的我已经截足先登坐上兔子的特快车名列2009年度优秀会员!愿精华层出不穷的两位女同胞继续努力,明年的优秀会员名单上有你们两个!遐想感慨直言了!别建议!


亲爱的一屡阳光,谢谢你!这么记得这只鸟!握手……

TOP
18#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0-1-26 13:24:00的发言:
1、2、3、5条比较赞同,第四条保留意见。对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有信心的,可以试试看。

喻老师所说的保留意见的应该是第5条,不是第4条吧。

TOP
19#

以下是引用早起的鸟在2010-1-26 15:05:00的发言:
  我个人对自由的理解——

1、自由不是胡作非为,不是没有规矩,不是没有秩序,如果你的自由干涉别人的自由,你就会失去自由;


2、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是自信,是一种平等的自信,不是看到老师就唯唯诺诺,听到老师批评不管自己是不是冤枉盘全接受。(即——做自己


  看到国庆和奥运开幕式上那么整齐划一的宏观场面,也只有我们中国人能做得出来.不知道大演员、小演员化了多少时间精力去彩排。


真正的自由是自信,搞不清楚,自由和自信是近义词?同义词?


早起的鸟想表达的意识是不是不唯老师是从,有自己的尊样和人格!


 


晕,不知道这是你自己的感受还是你对学生的了解,现在的孩子还能忍受一点点委屈吗?更不用说冤枉了!至少我身边的学生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


 


至于国庆的阅兵式和奥运的开幕式,这么多人整齐划一的动作感觉没有个性或者人性是吧,但是真正把这一目标放大的时候,有什么做不到呢?如果在部队,在战争中能允许自由的存在吗?那样不打败仗才怪呢?部队还是要有个部队的样子的!


 


可能早起的鸟可能是人们所谓的典型80后的思想吧!


 


呵呵,仅仅是个人临时想到的,如有不当不敬之处,敬请见谅和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6 19:13:36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0#

 


很支持这种想法、做法,但实现不了。


 


习惯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每周三十节课,科学教师占了三节,恐怕你与学生们的“君子协议”早被他们约定俗成的“习惯”冲进太平洋了吧!

朱照华 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中心小学 QQ:89771250 网名:半点心
TOP
21#

 

自由,民主,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读《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这似乎是一所我们梦中的学校。以游戏为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想什么时候上课都可以,最长的一个孩子三年内没有上课,这个孩子后来一名优秀的钟表工艺技术工。尊重儿童,儿童有权表决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大会的形式表决,执行大会主席在学童中产生,每次大会执行主席都是新选举的,每位学童的表决权和教职员工校长的表决权一样有效,一样的含金量。学校没有考试,更不会因为考试排名次,学业不分等级也没有奖品,只有比赛如运动会等才有奖品,尼尔认为凡是为了得到的奖品而去做这件事说明这件事,本身就没有做的价值。夏山学校——“最富有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阅读“夏山”,脑子里总会冒出一种感觉,我是不是在做梦?这个世界真的有这样的学校吗?巴学园、夏山,您真的存在于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您崇尚自由,崇尚人性,崇尚民主,您的每个孩子都可以充分地享受童年,享受游戏,享受自己,每个孩子都可以学着做自己。如果有激光快车,夏山,我真的想马上乘坐激光快车飞到您的身边,看看那里的孩子,看看那里的教师,他们是怎样一种生活。或许有时光快车的话,也想回到20世纪,回到尼尔生活的年代,和尼尔先生来一次彻夜的倾谈。


尼尔先生,我是来自中国的一名教师,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做夏山的孩子吗?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考试和各种各样的习题训练充满着孩子的学习生活,还有美丽的双休日,也被逼着去参加各种辅导班。孩子要参加高考,参加高考最后的选择就是是否可以进大学,可以进入怎样的大学。在中国,似乎只有读大学的孩子才有出路。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做夏山这样的孩子吗?


读夏山,就像在梦中游荡,回到现实,做为教师兼母亲的我,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又似乎没有什么能力去改变。孩子继续着他们的上课、考试,继续着大量的习题操练,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就这样孩子们在习题、考试、分数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痛苦地煎熬着。我也继续着我的工作,上课、改作、上课、给学生考试……尼尔先生,您说宁可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农夫,也不要一个神经兮兮的学者。在中国,生在以分数选人,以考试决定前程的中国,您说我们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吗?想什么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想游戏就游戏,我们可以吗?我们的孩子也可以不考试?可以不要分数?我们可以吗?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表决,担当大会的执行主席?我们可以吗?……


忽然,我猛地一惊!哦!不!不!夏山在英国,而我们在中国!在中国,我们有太多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高考,我们无法选择教师,我们不敢给孩子停止上课,等孩子游戏够了再回来,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的孩子早早地跑在我们的孩子前面,而自己的孩子却慢悠悠地在后面闲荡,这不是要我们的命,这不是毁了孩子的前程吗?我们无法忍受,我们绝对无法忍受!学校不允许,家长不允许,我们自己也不允许!


其实,如此多的无法忍受,最最根本是我们无法自己忍受自己,忍受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无法忍受自己的耐心和等待。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大旗挥动下,在一个个残酷的分数面前,我们还稳得住吗?“定”得住吗?有多少的父母和老师还能像夏山的父母和老师一样淡定和从容,不惊不扰。


亲爱的中国教师们,亲爱的中国家长们,或许我们不能改变现实,更没有能力去创建另一所中国“夏山”,但是我们从“夏山”身上可以学习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学习理解孩子,可以学着如何和孩子沟通?学习如何读懂孩子?如何尊重孩子?学习怎样给孩子充足的爱和自由?是啊!我们确实没有能力改变分数,改变高考,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改变看待分数的态度,学着改变看待高考的态度。我们不能改变孩子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或许我们可以学着用“夏山”、“巴学园”的理念改变自己的孩子,改变如何做一名人性化的父母,让自己的孩子有充足的爱,有充足的自由,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做自己!


我们可以不跟别的父母一样,逼着孩子失去美丽的双休日,逼着孩子考高分,逼着孩子拿名次。“是不干预孩子的成长和不给孩子压力的观念,成就了今天的夏山。”(P58)不给孩子压力,不干预孩子的成长,或许我们家长也可以成就明天的“中国式夏山孩子”。“父母对未来的恐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有非常糟糕的影响。这种恐惧常常表现在父母的愿望中,他们期望孩子比他们学得更多。”(P20)我们不可以改变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放下这种对未来的恐惧,也来学做自己。孩子自己会长大,我们永远也替代不了孩子的成长。我相信,中国的父母一定也可以!学做自己,让孩子自己长大!


尼尔先生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我们也能从淡化看重结果的瓶颈中解救自己,把成功的定义为:“快乐地工作,积极地生活。”或许,我们做父母也会变得轻松许多!


试一试,我们一定也可以的!


 


2010年1月4日

TOP
22#

给个小建议:把第一篇稍作调整投稿给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我有一招”栏目。


老师感兴趣吗?不坊一试!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