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气候门”后我们怎么上课? [复制链接]

1#

[讨论]“气候门”后我们怎么上课?

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气候门”事件,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从而全球变暖,这竟然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可是,这么长时间这个观念已根深蒂固,也对学生说了无数遍,以后该怎么说这个问题呢?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突然对他们产生了许多怀疑,除了这次的气候门,还会有什么“门”吗?

分享 转发
TOP
2#

一些课堂中教师枯燥的讲解理论效果却几乎没有的!!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

在没有科学的证据、结论之前我们还是按原来的上啊!就像冥王星一样,以前说九大行星,科学论证后就说八大行星,没什么难的。

TOP
4#

感觉这个问题和冥王星的判定不同质!


冥王星的体积、公转轨道、自转周期等等性质都是已知的,科学上只是制定判定标准的问题。


但气候变化问题则复杂得多:一是地球在其45亿年的生命历程中,在人类出现以前,曾经有多次的冰期(全球变冷)和间冰期(全球变暖),但其原因至今还不清楚。二是在冰期和间冰期内,也有全球升温和降温情况的出现,也对期成因不清楚。三是当前地球是处于增温期还是降温期或者是稳定期也不清楚。四虽然能确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对大气的升温作用,但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到底是起主要作用,还是次要作用,或者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还没有一致的认识,只能说多数科学家同意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加速了全球变暖过程。而这之中又有不同的理解: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起了主要作用;只起促进作用。在只起促进作用的认识中,也有区别:这种作用也加速了恶果的到来;这种作用只不过缩短了地球冷暖变化的周期,并不可怕!


 


      我想到的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结论讲得那么死呢?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自己相信的结论呢——他们难道不能有自己的判断吗?呵呵,不要拿他们是小学生来说事,也许正是我们什么都要求统一的答案,把他们的自主、创造精神也弄丢了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