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此贴子已经被不睡觉的兔于2010-1-13 22:34:43编辑过]
陈建秋
上好课第一步:上实,有科学的味道——整堂课感觉组织有效,时间分配恰当,学生能倾听和交流。
本课几个要点:确定水量,确定盐量,用规范的放法,怎样优化放法,怎样确定溶解的数量。
好课不一定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但是一定要体现科学的严谨、趣味和有效,要让学生展开真正的研究。
几个建议:
1、由于现在天气的原因,做溶解实验比较费时,建议给学生准备的水可以适当的加一点开水,这样水温高一些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提高课堂的效率。
2、虽然课题是100毫升水溶解多少食盐,根据我的上课经验,还是改成研究50毫升水溶解多少食盐。同样也考虑到省时高效。
主要是时间是要控制好,我上这节课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怎么控制好,学生搅拌的太慢,来不及。。。
谢谢 这才是好兄弟嘛。这论坛还是有温度的,数九寒冬,确实感到温馨。
课堂上再加点风之缰绳的文采风韵(当大餐的佐料),点缀科学课堂,保证教研员对你赏识有佳!
王琦峰
非常赞同兔子的这一个观点,家常课未必就比示范、展示课要逊色。
同时我也觉得“50毫升溶解多少食盐”更加省时,不过一定要在结课时提到100毫升能溶解约36克的这一概念。
吴王不烦
别忘了室温不一样,溶解的量也有区别的
朱钻飚
1.千万提醒不要让学生把水溅出来,不然数据就多样了!
2.盐要事先称好,要尽可能标准一些!
3.2克、2克太费时,如果可能让学生预估一下,有机建议是10克+5克+1克+1克+……
暂时想到这么多,估计是看不到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