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陀区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寻求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对常态课堂的关注,本学年以来,该区多校联合开展集体备课及听评课也渐成常态。
城北小学、普陀小学、朱家尖小学和展茅中心学校的科学教师齐聚城北小学,大家围绕何海玲老师的备课内容——六下“宇宙”单元第3课《日食》,结合各自教学经验和课堂探索,进行了集体讨论,畅谈个人的见解与做法。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后,何海玲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对教学环节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在第二周进行了试教及听评课教研活动。
在试教过程中,何老师用真实情境“2024年4月的日全食现象”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用一道选择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并借此环节出示日食现象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初步对日食形成认识。然后用自制教具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并解释成因,在一个个活动中逐渐正确建构日食的三种类型形成的主要成因是“月球轨道是椭圆的并且是倾斜的”。当学生探索完毕后,再次回到初始的选择题,让学生总结思考。最后迁移教学,让学生寻找除了月球外还有其他星球能造成日食现象吗?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励学生乐于观察,培养学生的天文兴趣。
试教课结束后,教师们围绕“上好每一堂课”的教研主题又继续开展激烈有效的评课研讨。教师们都认同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科学观念为基点,组织学生经历各种探究实践活动,重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因为大家共同参与了集体备课,何老师的成功也使每一名教师都同样获得成就感,大家在课后对这堂课的改进有了更积极的想法和思考,认为这堂课虽然为学生提供的自制日食探究装置便于学生层层递进逐步研究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但存在不严谨之处,并给与了意见与建议。
微信图片_20240528211058.jpg(223.79 K)2024/5/29 10:03:52
六横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的三所学校(龙山、台门、峧头)以“上好每一堂课”为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也成常态化。近日,该集团校围绕二下“我们自己”单元第4课《测试反应的快慢》、六下“物质的变化”单元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教学开展了集体备课。峧头校区的王鼎毅老师和台门校区的洪小媛老师通过首课示范先“抛砖引玉”。
王鼎毅老师在《测试反应的快慢》时以“翻拍手”游戏视频引入教学,请学生两两合作开展游戏,然后谈谈拍到对方手背的经验,用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视觉、触觉与反应快慢的联系,从而自然地过渡到对反应快慢的探究。在接尺子探究活动中,王老师请学生通过抓住尺子的次数来判断反应的快慢。在汇报交流时,许多学生发现,不同的人运用相同感官,抓住尺子的次数也相同。王老师顺势提问,“这些同学的反应快慢一样吗?”引发学生开始质疑、思考,讨论得出即使抓住的次数一样,也不能说明反应的快慢一样,因为每个人抓住尺子的位置不同。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尺子可以准确地测出反应的快慢。王老师提供了标有分数上小下大的尺子,抓住尺子时,分数越大代表反应越快,反之,代表反应越慢。学生再次实验,通过得分数据分析,定量地判断出不同学生的反应确实不同。整堂课,学生经历了质疑、分析、推理的过程,科学思维得到了发展。
洪小媛老师在教学《美丽的化学变化》时,用变色花的小魔术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化学变化的美丽,并有效引发学生探索变色魔术的秘密,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探索”环节中,洪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探究紫甘蓝汁变色的秘密,二是化学变化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三是化学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洪老师先请学生猜测加入什么物质紫甘蓝发生颜色的变化。再通过为学生提供白醋、雪碧(酸性材料),白糖(中性材料),小苏打、食用碱(碱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验证猜测。通过紫甘蓝溶液中不同酸碱性材料加入引起的颜色变化,揭开紫甘蓝变色是因为花青素跟酸碱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化学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洪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有关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变化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堂课,洪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验的细节指导,并根据学生已有经验,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首课结束后,集团校引领导师刘海平为两位老师带来肯定和鼓励,两位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巧妙的设计游戏和实验环节,让学生经历思考、探究过程,促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活动中不断进阶和深入。随后,听课教师们对这两节课都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对课堂改进提出了细致的想法,逐字逐句形成集团“教学范本”。刘海平还指出,这样的集体备课让参与其中的每一名教师不仅深入了解了自己教学的年段教材内容,同时对跨年段的教材内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熟知,有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系统化地形成学科教学体系,更好地提高教学素养和水平。
据悉,普陀区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让各校教师一起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打造高效课堂,已颇有成效。近年来,该区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在不同层级的各类教学比赛和技能比武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下一步,普陀区教研室将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及听评课要求,让“上好每一堂常态科学课”成为教师成长、学生进步更良好的阶梯。
四天有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