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冰凉在2009-11-25 17:47:00的发言:
学习了,谢谢大家!但是我在网上找到这文章,我觉得我们可能要改一下了。http://blog.163.com/zhaohaijun0401@126/blog/static/58750446200911092612878/
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内焰>外焰>焰心
中小学科学或化学教材普遍认为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更高。的确,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表明,用测温探头测定(根据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来测定温度)后发现内焰的温度更高(这可能是与外焰热量的散失相关的)。为此我去参阅了03年11期《化学教学》杂志(华东师范大学主编)中的文章,也查到《化学教育》有同样观点的文章。
为此我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得出“外焰温度最高”这个错误结论?可能,这与我们比较温度高低是采用小木条在酒精灯火焰中的炭化程度和我们很容易理解氧气越充足,燃烧越充分,自然温度越高这个观点有关。
要想我们的科学更科学,就需要更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个实验需要有测温探头或者说传感器,现实我们很多学校条件有限),而要解释这个观点,也非一个小学生甚至初中生能够理解的。
对此除了科学知识的讲解,我们要更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育,课堂上如有同学提出内焰或者焰心温度更高的观点,我们要保护好他们质疑的科学之火,多多引导。有一天,我相信学生会自己去追索科学的真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5 21:31:1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