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一点疑惑 [复制链接]

1#
学生通过画简单的示意图形成了各种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猜测,这些猜测都需要在模拟实验前展示在黑板上吗?展示的猜测需要每位学生逐个检验吗?个别学生没有这种观点呢?
分享 转发
TOP
2#

如果时间足够,可以采用三段式交流

1.个人猜测,完成图画或贴图
2.小组交流,合并组合猜测,初步整理
3.全班交流,形成班级完善的观点

虽然比较耗时间,但这个活动很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我觉得,值!
TOP
3#

这一环节,预测昼夜交替有哪些可能,这也是重点,再辅以实验验证,当然如果学生预测不到,老师也可以作必要引导。
TOP
4#

科学思维的培养,包括我们的假设,能够想的多也是素养的一方面。
TOP
5#

时间设备允许感觉尽可能让孩子做,手到很重要
TOP
6#

这个活动,很快的,有一些可以马上进行剔除。
TOP
7#

效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教学的组织和平时的实验习惯很重要的。
TOP
8#

有猜测,有模拟,有思考,效果才好
TOP
9#

这一环节,预测昼夜交替有哪些可能,这也是重点,再辅以实验验证,当然如果学生预测不到,老师也可以作必要引导。
金亚军 发表于 2023/9/21 9:01:14
但是现代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是很厉害的,部分学生已经知道昼夜与地球自转有关,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他们忽视这点,让他们去猜测其他意外情况,真的有点为难他们了
TOP
10#

回复 9楼王如祥的帖子

也有道理,回到古代来推测的确有些不合实际。
TOP
11#

有时候,孩子们的根据课外书所得到的信息再回头猜测可能性就不太多
TOP
12#

回复 9楼王如祥的帖子

是的,多数学生不认同太阳绕着地球转
TOP
13#

猜测的种类过多,可以适当归类
TOP
14#

典型的情况可以罗列出来,其实也并不是很多。
TOP
15#

先预测,再实验验证
TOP
16#

时间设备允许感觉尽可能让孩子做,手到很重要
郑黄伟 发表于 2023/9/21 11:24:02
对,做模型演示,手到眼到,印象深刻,理解更自然!
TOP
17#

科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 也不是一个问题一蹴而就   多思考 多猜测   一个人猜  一群人想   小组合作验证
TOP
18#

这节课容量不大,时间还是够的
TOP
19#

预测,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来求证是很有必要的
TOP
20#

一些学生都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反而被禁锢猜测的可能。
TOP
21#

事实上,学生的想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原本课件上的四个假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了。
TOP
22#

不必把全班学生的的研究结果都展示在黑板,教师在巡视到时候可以选取典型的画法展示,然后用个别到总体的识别方法,逐渐归纳出合理的解释。
TOP
23#

不过个别六年级学生的猜想确实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TOP
24#

如果时间有限,是不是全班统一认可的可以不做,挑有争议?
TOP
25#

回复 9楼王如祥的帖子

对的,要学生忽略已有认知,重新做其他猜测,确实有点困难的~~最后4种假设的模拟实验结果与他们的现有认知“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相冲突,最后结束时部分学生还有点懵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