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助:课改后新教材学习需要的基础知识不具备如何处理? [复制链接]

1#
求助:课改后新教材学习需要的基础知识不具备如何处理?举几个例子,1.三上水结冰了中就出现了“在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水”,此时学生并未学过分数的知识。
2.三上气温计读数时需要计算分度值,记录数值时有零点几摄氏度;三下第一单元运动单元中记录时间有几点几秒,然而小数的知识学生三下期中之后才学。
3.三下地球——水的星球一课中,讲到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约为7:3,此时学生并未学过比例,不知道7:3和3:7有啥区别。
以上只是部分例子,请问大家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怎么办,简单带过的话,简单知识还好,但是像气温计简单带过又不会写,详细教的话,担心教的和数学老师不同,误导孩子。
分享 转发
TOP
2#

根据学情,重构教材,优化设计!
TOP
3#

这些内容教师在课上稍作引导,问题不大,或者换个表述方式即可
TOP
4#

是有这样的情况,也只能随机应变了。像温度计,先让学生使用,到后面单元才开始学习认识温度计
TOP
5#

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做一些延伸引导,学生还是能够把握的
TOP
6#

课改后,很多学校一二年级都上的很简单。
TOP
7#

换一种说法,比如四分之一,就说大概一半的一半。
TOP
8#

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可以说如果把地球表面看作十份,那么大概海洋有7份,陆地占3份。
TOP
9#

确实是这样,换种说法解释,不用换的基本上也是学生容易理解的。
TOP
10#

换种方式讲解
TOP
11#

有些知识先用起来,没问题的。
TOP
12#

初级先试用,能理解就好。
TOP
13#

小数,比例等和数学不一致也的确是个问题,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中下生。
TOP
14#

课上都是帮学生拓展出去的,所以课上得很慢
TOP
15#

做的时候捎带讲解一下学生应该能明白
TOP
16#

该提前渗透还是要提前渗透的。
TOP
17#

有些混乱,常常不知道教到什么程度比较好
TOP
18#

可以降低难度
TOP
19#

有些时候还得了解他们数学学习的进度,如果没学过得换种方式讲解,课堂上往往会花掉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后进生理解会有难度。
TOP
20#

所以讲完类似的数学类科学知识后,学生都感叹:老师你来教我们数学吧
TOP
21#

好多时候真的需要学科之间的联动,比如算船的体积,也需要数学先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还好都是再五下,可以等数学学了再上这一课。
TOP
22#

三年级确实需要补充上很多内容
TOP
23#

用学生能听懂的话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24#

比如折线图 柱状图,等数学学了后就容易多了
TOP
25#

转化描述语言,四分之一也就是一半再一半,演示高度;温度的小数点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了解的,因为日常也有测体温,7:3和3:7,可以看下作业本中的描述,海洋约占三分之二,会更好理解
TOP
26#

根据学情与实际,以情境实物展现的形式解决。
吕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