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虞小科课例研享】《观同课异构,理优课亮点》——以2021年浙江... [复制链接]

1#

  《观同课异构,理优课亮点》,以2021年浙江省小学科学的两节优质课,王幼华老师和曹俊平老师的《营养要均衡》为例。

  这节四上的课在上学期执教过程中,我觉得属于生物知识教学中相对家常又有些无趣的一类,主要是膳食宝塔的学习,孩子们的积极性比起做实验的课来说,大大降低。所以在看到两位老师选择这节课来比赛时,我很想一探究竟,优秀的教师是如何把常人眼中难上的课赛出水平的。

附上课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IwH8oiPf2KmLD3DwMgfug
王幼华老师

https://mp.weixin.qq.com/s/dP-mPCfdbTEYgNH4lhZn_Q
曹俊平老师

最后编辑博文小学王丽洁 最后编辑于 2023-10-21 20:08:53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4/7/23 16:19:12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王幼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垃圾食品”汉堡出发,引导学生了解汉堡中的营养是不均衡,从而激发学生去设计制作营养均衡的新型汉堡。学生通过设计早餐,感受到营养均衡不仅体现在一种食品上,还应立足一天的视角,做到营养均衡。王老师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真正做到了真实探究。

TOP
3#

一、基于学生学情,精心设计任务

  课一开始,王老师引导学生对汉堡营养进行分析,学生认识到“汉堡是有营养的但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接下来,她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资料,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对健康膳食的认识。紧接着,基于对膳食宝塔的认识,同学们开始设计和制作一个营养均衡的新型汉堡,完成后各小组进行了展示和交流。最后,同学们设计了早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营养均衡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内化。

  基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王老师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任务,任务与任务之间环环相扣,并且紧紧围绕“营养要均衡”这个主题开展任务,学生的思维在营养均衡之中穿梭。

TOP
4#

二、创设体验情境,被动变为主动

  王老师还创设了许多真实的体验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主动学习探究。

  设计新型汉堡时,王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营养检测区”,学生在不确定某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时,可以进行检验,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食物的营养成分,更加巩固了学生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知。

  制作新型汉堡时,王老师给学生提供了“食材选择区”、“称重区”和“制作区”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食材,学生按照挑选食材并用电子秤称量,计算比重,制作一个大约200克重的营养均衡的汉堡。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真实的体验,每个学生都真正融入了课堂。

“汉堡展示区”不光展示每个小组制作的汉堡,还需在KT板上说明新型汉堡设计理念。这样的课堂情境有趣又真实,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TOP
5#

三、注重真实探究,还原深度学习

  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了探究的全过程,看似简单生动,但是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首先是问题的设计。王老师从“汉堡为什么是垃圾食品?”这一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出“营养要均衡”这一健康生活的理念。学生设计制作完新型汉堡后,课堂并不止步于此,王老师再次发问“怎么设计一天的早餐?”,把课堂推向了更加深度的探究,学生讨论热烈,积极主动发言,深深地陷在课堂探讨中,让学生和老师回味无穷!

  其次是材料的选择。汉堡看似平常,却不平凡。汉堡的制作可以包含许多不同品种的食物,这是很多的食品没有的特征。因此,王老师选择汉堡作为课堂切入点,不仅贴近真实生活,而且保障了课堂探究能够顺利开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中。

  最后是细节的体现。这一节课能够让学生真实探究并深度学习,教学中细节的设计功不可没。比如,王老师为学生准备的点赞环节,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去学习和评价别的小组设计的汉堡。这样的细节改变了原先课堂交流讨论环节中,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的窘境,让每个学生亲历探究的每一步,做到了真实的科学探究。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细节设计数不胜数。

TOP
6#

  同一堂课,曹俊平老师《营养要均衡》一课有不同的设计思路和亮点展示,他从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吃”引入,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并利用“宝塔”帮助学生建立“膳食营养宝塔”模型。在自己的食物宝塔与科学膳食宝塔的对比中,孩子们认识到均衡膳食的合理性与重要性,真正理解如何健康的吃。最后通过为“特殊”人群设计一日食谱,展现了营养要均衡对于人类的意义,我们要因人而异、因需而吃,指向健康生活。

TOP
7#

一、初建模型,暴露问题
  “今天你吃了吗?”这个熟悉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将食物贴在宝塔不同的位置,宝塔四个面,正好一人一面。同学们操作不亦乐乎,每一个孩子的宝塔都是不同的。曹老师以从不挑食的学生为例,引发了同学们关于饮食“健康”与“不健康”的讨论,充分暴露学生饮食习惯与前概念,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研究兴趣。
TOP
8#

二、科学建模,均衡膳食
  借助神秘信封——中国膳食营养最新研究成果与视频,学生自主探究,修正最初“宝塔”内容,建立膳食宝塔模型。曹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怎样健康地吃。
  于是每个同学修正自己的“宝塔”,通过对比,大家对如何均衡膳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认识到还有部分错误,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也是要慢慢修正的。



TOP
9#

三、因人而异,因需而吃

  通过为“特殊人群”苏炳添设计一日菜谱并说出理由,曹老师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做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

最后的谈话回归到自身,其实每个人都是“特殊”的,要根据自身情况调节饮食习惯,因人而异,因需而吃。

TOP
10#

  本学期的共同体交流分享以课例为主,侧面鞭策了自己多去看看优质课,不要拖延。这一次的分享中,两节课同为省优质课一等奖,两位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教具特别,各有亮点。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观摩赏析优质课,是自己近期刚刚尝试的方法,也是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好办法,同样主题的课,从不同老师和团队的角度去打磨,会呈现怎样的效果?
TOP
11#

感谢王老师的分享,对课例的分析非常深刻。
TOP
12#

当时听这个课的时候眼前一亮,基于学情的设计真的是太棒了!
TOP
13#

平行比较,深入分析,这样观课有成效。
TOP
14#

平行比较,深入分析,感谢王老师的分享,对课例的分析非常深刻。
TOP
15#

同课异构,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思路,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
TOP
16#

感谢王老师的分享,这节课也想抽时间去看看,不知道链接能否发一下
TOP
17#

这两节课都是大场面的课,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TOP
18#

生物的课我个人觉得很难上,但这两位老师的环节设计都很引入入胜,同课异构,学习优课的长处,这样走的更远。
TOP
19#

同课对比,不同的思路,拓展视野。
TOP
20#

感谢王老师的分享,学习优秀课例,积极总结归纳,提升教学技能
TOP
21#

同课异构,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思路。对听课老师启发很大,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改进教学
TOP
22#
TOP
23#
TOP
24#

观优课,学优课,都是上好课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TOP
25#

真是别出心裁,真的是优质课才能一见。想法很棒
TOP
26#

同课异构,收获更多,同时听的老师也可以构思,收获满满。
TOP
27#

感谢分享,同课异构,精彩纷呈!
TOP
28#

在首页编辑了一下,附上了两位老师的视频链接。
TOP
29#

同样的课题,不同的老师和学生组合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TOP
30#

两节课各有千秋,这种学习方式很赞!孩子们对制作一个营养均衡的汉堡应该更感兴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