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思捷阅读摘录及心得 [复制链接]

31#

3.后陶行知时代的理想课程观
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遭到否定,前苏联的自然教育理论和实践被引入中国,而后在国际形势影响下,中国理想科学课程出现了短暂缺失。
TOP
32#

2.1.6刘默根“科学启蒙教育”理想科学课程观
科学教育的目标,即学校应当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那么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刘默耕认为:小学自然的教学内容(认识对象)包罗万象,貌似无序而实则有序。小学自然学科的认识对象是自然界,最为简洁的结构是按人们直观的自然界的构造来把握。
TOP
33#


进行初步认识自然界,并非学习系统的各门自然科学。

TOP
34#

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根据历史经验,要使低年级的科学教育不落空,必须单设自然学科。
以上三次理想课程观的提出背景都是中国科学技术需要大发展的社会情境,都是由教育界人士而非科学家提出,且这三次理想科学课程都受到了国外教育思想的影响,这显示了国产理想科学课程的匮乏。
TOP
35#

2.2正式课程变更
2.2.1自然课程课时长期低于语文、数学课时
自然课程未能独立设科,且在实际中常被任意安排。
2.2.2自然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发展过程中未形成一个前后贯通的教育范式
课程目标发展从三育到实用主义风潮下的新学制,到“生活所必需之技能”,再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基本知能”目标在课程文件中消失又出现,强调“科学志趣”,再到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三育被扩展为四育、五育,从“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具体化为“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到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直至90年代,开始强调“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和“爱科学”的情意教育。
TOP
36#

回复 33楼徐思捷的帖子

对世上的事物基本分类,很完善。
TOP
37#

课程内容从动植矿慢慢增加物理、化学,但仍然是在物理、生物、地球与宇宙三大学科领域。自然教育的重点先是放在了生物学学习上,但教学时间、教师、教材等未实际落实,导致初小阶段的科学教育普遍落空,而后新大纲初步做到了知识目标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教学方法“以乡土材料为出发点”发展为“适应4种不同教材的教学方法”——“练习教学”“思考教学”“欣赏教学”“发表的教学方法”,而后发展为“注重引导儿童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同时“观察和实验”成为历年课标强调的一点。

2.2.3自然课程发展的相关规定未继续沿用传承

TOP
38#

2.3可理解课程开发呈现出“引入—改编—再引入”的单一编写模式
2.3.1不同历史阶段的几种自然教材及其特点
1.传统蒙学教育时代识字兼常识教材担负自然常识教育的任务
2.应教会学校需要,传教士编纂了首批自然科学教科书
3.近代学制建立前后,小学自然科学教科书开发呈现引入和自编两种态势
4.新中国成立前后自编自然教材突出了政治性、实用性和知识性的特色
5.特殊时期自然教材的政治性发挥到极致
6.改革开放以后,自然教材恢复了自然教育性和科学教育性
TOP
39#

2.3.2小学自然教材开发的特点
1.可理解课程先于其他层次课程产生
2.未能就儿童兴趣及其科学认知发展规律展开调查研究
3.忽视科学教材的开发
4.可理解课程开发最终陷入了“引入—改编—再引入”的教科书编写怪圈,缺乏“科学的”课程开发方法指导
TOP
40#

2.4实践性课程徘徊在探究性科学教育的大门之外
2.4.1个人课程:对科学和科学教学的认识匮乏
教师的个人课程包括对科学教学和课程实施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但过去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普遍偏低,甚至低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
2.4.2实施课程:忽视科学方法教育
实际教案显示实验课成了没有“实验思想”指导的“动手操作课”,不符合“科学实验”要求的实验教学,反映了教师对于“实验”认识的缺乏,这与师范教育缺乏科学方法训练、强调观察而忽视实验教学的训练和理论研究有关
TOP
41#

2.4.3实际课程:未显科学探究性质
绝大部分教师的实验和演示完备程度低,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常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不充分使用实验教具,只提供教科书上的事实、实验和问题,无法做到真正鼓舞、激励学生。
TOP
42#

2.5经验课程尚未获得科学真谛
学生经过实验后,能够吧用什么做这个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学习就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如果长期地、逐步地做下去,他们不但能增长实验的技能技巧,还可以锻炼设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实验观察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探究性的个人课程的指导和影响
TOP
43#

第三章 国际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概述
3.1文艺复兴阶段萌发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唯实主义思潮营造了一种“研究自然”“发现自然”“崇尚自然”的社会文化氛围,为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思想上、文化上、精神上的基础,也催生了丰富的科学教育思想。
3.2 19世纪国际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史概述
3.3 20世纪美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史概述
3.4 20世纪国际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发展特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