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看看“弹性课程”怎么说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看看“弹性课程”怎么说


https://mp.weixin.qq.com/s/bLDIRWVBDyejsVU0wVg9Ww

分享 转发
TOP
2#

[p=null, 2, left]杜威将“体验式学习”的思想扩展到了课程设计领域。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成长。学生只有不断成长,才能拥有更高远的理想,并尝试不同方法去实现这些理想,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杜威提出,教育的目的和情境应该由学生决定,而不是由教师决定。他将此称为“弹性课程”。[/p]


[p=null, 2, left]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课程应:[/p][p=null, 2, left]• 以学生对自我兴趣的感知为基础。[/p][p=null, 2, left]•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程设计。[/p][p=null, 2, left]• 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p][p=null, 2, left]• 围绕学生确定的相关项目开展实践活动。[/p][p=null, 2, left]• 强调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开展学习。[/p][p=null, 2, left]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发现式学习。[/p]
[p=null, 2, left]弹性课程的支持者认为,教师的指导不应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批评者则指出,它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削弱了教师的作用。[/p]



如何使用

[p=null, 2, left]我认为即便在杜威去世很久之后,他仍然是进步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因为他的思想旨在鼓励学习者探索自我愿望和兴趣。作为学习者,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令人信服的基本学习原则。[/p]
[p=null, 2, left]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讲讲佩姬·格威尔特(Peggy Gwilt)的故事。2009 年,我第一次见到佩姬,那时我正在一所社区学院工作,这所学院致力于让学习走入社区。佩姬那时已经 87 岁了,住在一家养老院里。养老院里有 8 位老人被大家称为“学习女性”,佩姬就是其中之一。这 8 位老人的年龄都已经超过 75 岁,都报名参加了一门名叫“可怕的计算机”的课程。佩姬上这门课的动机是,当她的孙辈们在谈论电脑时,她也想参与其中,不想被他们遗忘。在为期 12 周的课程结束时,佩姬已经可以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申请一些在线的优惠,甚至可以设计、打印养老院圣诞晚会的邀请函了。2012 年,学校授予佩姬终身学习奖提名,以表彰她在学习上的努力。[/p]
[p=null, 2, left]前几天,我看到一则关于一个老年俱乐部的广告。它专为 60 岁以上的人设立,邀请他们到那里“喝喝茶,聊聊天,玩玩宾果游戏”。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举办这些活动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将老年人可做的活动局限于此,这对像佩姬那样的人而言是极不公平的,我们不应该依据年龄、性别和环境等在人们身上贴上某种标签。我希望这个老年俱乐部能提供创意写作、数码摄影的课程,更好的做法是主动询问老年人想要学什么。[/p]
[p=null, 2, left]这就是杜威理论的精髓,即教育的目的应该由学生来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来决定。我并不是说教师不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现实中某些学生的需求很可能会不切实际。但是,我主张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对他们有意义的课程设计中享有发言权。[/p]



在课堂上

[p=null, 2, left]如果你想实践弹性课程,可以这样做:[/p][p=null, 2, left]• 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发言权。[/p][p=null, 2, left]• 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p][p=null, 2, left]• 围绕学生确定的相关项目开展实践活动。[/p]



批判性视角

[p=null, 2, left]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由学生而不是教师来决定。你对此怎么看?他的批评者认为这样会削弱教师的作用,你同意吗?[/p]
TOP
3#

教育会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的。
TOP
4#

以学生对自我兴趣的感知为基础
TOP
5#

“基础+自选”模式会不会更合适,但是需要一系列的改变
TOP
6#

可能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自身要求也会比较高
TOP
7#

杜威的“做中学”一直是经典
TOP
8#

课堂一定是 学生的课堂
TOP
9#

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对他们有意义的课程设计中享有发言权。
TOP
10#

教育的目的和情境应该由学生决定,而不是由教师决定。
TOP
11#

现在的孩子是需要有弹性教学,不然老是紧绷着神经,太辛苦了。
TOP
12#

选修课程相当于是弹性课程吧
TOP
13#

回复 12楼章兴波的帖子

应该是的
TOP
14#

以生为本,永恒的前提
TOP
15#

特别欣赏这句:强调从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开展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