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教材比较简单的时候,是强化技能训练,还是关注思维提升? [复制链接]

1#

 当教材比较简单的时候,是强化技能训练,还是关注思维提升?

   当教材比较简单的时候,是强化技能训练,还是关注思维提升?——听《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和《异常数据研究》一文有感

    《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实验内容内容相对简单,一种处理方式是给出一个挑战任务,让小车在规定距离下刚好能运行指定的时间。这节课虽然我听得不多,但恰好听到的两次都是这样处理的。上一次是两年前四川支教时杭州一位名师上的。只是这一次更加特别,学生在不断地调试中出现了许多异常数据。不论是两三枚的还是六七枚的,都做到了1.2秒左右。

  如果在数学课中,这就是错误数据了。而学生错误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在科学课中,既然都是实践操作出来的,那就可能也是正确数据,所以暂称之为异常数据。那么这个异常数据,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现场生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相互争辩,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能性,思考垫圈是否是决定小车速度的唯一条件,寻找其他可能会严重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在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冲突中,不断推敲答案,不断思考其背后更广泛的原因,这正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能动学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优质知识的构建与应用,而且还从学生的个体学习拓宽到了全班的协同学习,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最后编辑傅蒋 最后编辑于 2022-09-17 07:39:22
分享 转发
TOP
2#

强化技能需要的,能正确操作得到的数据才有价值,才值得思考。
TOP
3#

实验数据和数学不一样的,实验数据是基于实物的数据建模,数据是基于完美的数理空间,当然也是相通的,如果去除其他实验变量干扰的话。
实验科学更加侧重于生活化,实用化,误差是必然的,但可以无限制减少,又是不可消除的。
TOP
4#

回复 3楼金亚军的帖子

课堂现场有些是因为桌子不平第,或者垫了本子导致略有倾斜,有些是轨道没有盖住桌面边缘,桌面边缘有一圈塑料,摩擦力不一样,
TOP
5#

回复 4楼傅蒋的帖子

有标准的实验器材是科学实证的基础,以此延伸出自制教具项目。
TOP
6#

学生用秒表计时,也很容易出现数据异常。
TOP
7#

回复 6楼沈银彬的帖子

秒表计时的问题,我上课的时候就要求学生三次实验要排除差异过大数据,认定这类数据是无效数据,要进行重做。
TOP
8#

像这样的实验,用更为先进的感应计时器,或许更好;6个垫圈和7个垫圈,到底谁快,用秒表计时或许真的有点难为学生了!(不知道老师准备的垫圈大小,我也没做过这个实验,仅仅是猜测)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2-09-17 22:18:33
TOP
9#

回复 8楼沈银彬的帖子

我不赞同使用一些高科技的装置,秒表计时器本身就是需要学习使用的一个计时工具,怎么用,怎么把握开始和停止的时机,这都很重要,是一门必备技能。而且这节课本身没有很强烈的准确计时的需求,只需要知道垫圈多,拉力大,速度会快就行了。秒表你可以到处用,但感应计时器只能固定在某个装置上。
TOP
10#

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TOP
11#

这是一个课堂生成,可以课外展开讨论,寻找原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