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残缺美PK过度指导
绍兴县柯岩中心小学 韩桂英 联系电话: 13777322528
【摘要】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课堂在强调教师“主导”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过多、过细,导致探究活动成为一个机械的执行过程,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否也能像断臂的维纳斯那样给学生留一断臂,让学生自主去构建,去填补空白。
【关键词】 探究活动 指导 残缺美 过度
【正文】
《米洛的阿芙罗蒂德》(俗称:维纳斯像)自从被发现以后,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尽管她双臂残缺,但仍使人感到完好无损,给人以完整的美感。曾经有人探索两臂的原型是什么样子的,企图给雕像配上两臂,但不管什么设计方案,却都在原作面前黯然失色。
我们明白维纳斯的断臂美,在于让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从维纳斯的断臂让人想像到她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留下空间让审美者用自己的感受去填补空白,致使“米洛的阿芙罗蒂德”这个原来的称呼被“断臂维纳斯”所替代。
由此让我联想到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指导的现状。“指导不足”的确会使探究效率低下,学生很难有大的收获;但“指导过度”必将失去创新与思考的余地,失去科学探究的价值。在“指导不足”与“指导过度”中决择,我更选择前者。
一、完美型:活动前的指导妄图解决所有的问题
恰逢各级科学优质课比武大赛,本人有幸观摩了九堂《我们的小缆车》,每堂课中都设计了一个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最后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为使实验准确科学,几乎每位教师都做了细致入微的实验前指导,大致有这几方面:1、为保证小车沿直线行进,绳子需系在小车车头横档的中间。(有的还为学生在跑道上划了一条直线。)2、为保证实验的距离相同,要求学生标出起点和终点。3、为保证重力能转化成拉力,缆绳的长度应大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而小于桌子到地面的距离。4、为防止小车冲出跑道需保护好小车,有的指导学生用手指拦,有的让学生用夹子挡。5、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在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实验中,垫圈应一个一个放,而在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中则应多个多个放。6、放垫圈时,一个同学应压住小车,另一个同学才可挂垫圈,使绳子和小钩保持静止了,再轻轻地放开手……
总之,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绊脚石”都由老师事先击碎或搬走,实验过程一帆风顺,实验结果准确无误。可试问,这还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吗?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实验是这样的吗?从表面看这一个个细节,可能是影响实验的绊脚石,但有时经这些绊脚石一磕一碰,也能撞出思维的火花来。
我不反对教师在实验前作适当的指导,特别是危险的事情一定要强调,这是对孩子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其次,对于一些学生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进行的实验,教师应着重说,至于其他的,孩子能想到更好,不能想到的就让孩子们在“错误”中去学习吧!不要在所谓的“高效”中把孩子们的“热情”都给扼杀了!
二、残缺型
对于实验前的指导,在小学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可遵循“先扶后放、先粗后细、先亮亮点后指导不足”的原则进行。三年级可以是在老师主持下,学生进行操作;四年级可以是教师提示,学生自己设计;五、六年级可以是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活动前的指导应尽量简单些,让学生先进行尝试,然后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再反思实验,针对性地改进实验,换句话说,如果有些学生已经知道如何做的注意点,不必去浪费时间,教师只需要把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指导就行,从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多次实验,增加了学生的活动体验。
1、残缺美让学生获得最难忘的“玉臂”
如在保证小车沿直线行进这一细节上,大部分老师都作了指点,缆绳应系在中间,可有一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他们已按老师的要求做了,小缆车也已挂了足够重的垫圈却仍开动不起来,甚至有翻车的危险。经过他们一番琢磨才发现,缆绳不仅应系在中间,更应系在贴近地面的地方,一经调试,小车开动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失败是成功之母,也许经历失败之后的成功更让人终身难忘!
2、残缺美让学生获得无数条“玉臂”
一位教师在实验前没有强调小车开往终点时应保护好小车,更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保护,结果发现,也没有一组学生让小车摔到了地上,有的组用手在下面接着,有的则在摔下去的一瞬间按住了小车,有的在终点靠后的地方放了一个障碍物,有的干脆两个手指一伸,设计了一个三角形出口卡住了小车等等。几乎每个小组的保护方法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没有让小车摔到地上。
可以看到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思维的活动,只不过学生的思考没有那么完整,没有那么系统。因为不经过碰撞,只是单兵作战而已。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是经过了他的思考的。在得到自己的认可后,才会付诸于行动。实验前教师苦口婆心的指导反而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3、残缺美让学生获得最和谐的“玉臂”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各自的实验后,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症结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没有了缜密的思考,没有了全面的总结,也就无法为原先的操作作出判断,更无法为后续的操作提供正确的指导。
在做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中我还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小插曲,教师要求学生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而有一组同学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而是用一只重重的笔袋来代替了多个垫圈,小车运动的速度相当之快。实验后,他用手垫了垫笔袋。从表面看,这在老师谱的曲子之外的小插曲是那么的不和谐,学生既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又得不出准确的垫圈数来说明小车运动的快慢。但就是这只重重的笔袋已让他真正体验了一回“拉力大,小车跑得快。”和老师所要求的做法是殊途同归。如果当时有一个天平,能帮他称出这个笔袋相当于多少个垫圈数,那挂笔袋又何偿不可呢?学生这种自发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远远大于教师指导下的操作。
有效的指导,是划水于无痕的指导。作为引领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经历探究活动,更要关注学生如何经历探究活动,重视学生在探究时是否伴随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获得了探究发现的愉悦感。总之,对实验前的指导,让我们学一回断臂的维纳斯,放开学生的手,展现一回残缺美,留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空间,让他们在思维中冲浪,在反思中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