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访河姆渡 [复制链接]

1#

重访河姆渡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期著名的一处原始村落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姚江之滨(距宁波25公里,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1973年夏天,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得时发现了这一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度达4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的遗址。93年建馆。从去年开始闭馆,经过了近一年的首次大规模改造,新馆已于昨日(528日)以崭新的面貌从新对外开放。今天趁着晴好天气,趁着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举办之际,也趁着新馆刚开放,还趁着免费之际,呵呵,再探了河姆渡。


    下午,骑着电动车,兴奋地来到了河姆渡(也算是自驾游,呵呵)。一到,免费地领了门票,来到馆前的广场,从外观看,馆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但一进馆内,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整个新馆以黑色调为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高5米形似一座大山裂开两半的地层模型,地层由4层深浅不一的颜色组成,每一层都镶嵌着同一时期的各种文物,分别代表了叠压着从距今大约5300年到7000年的4个文化层。这便是“沧海桑田”主题展区。


    新馆共分“沧海桑田”、“日出而作”、“湖居人家”和“心灵之声”四个部分。新馆的展陈内容不仅仅是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还有不少田螺山遗址出土文物及其他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新馆运用了立体布展,采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语音导览系统、大型场景制作和观众参与互动项目等多种解读方式,使普通观众不用讲解员就能读懂深奥难解的河姆渡文化。


进入“湖居人家”展厅,排列着河姆渡4个文化层的陶器,距离这些陶器只有几步远的通道下面,透过玻璃地板,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一个地沉式“木构水井”的全貌。


走进“心灵之声”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呈倒梯形、通天接地鼎立于展厅中央的透明“通灵柜”,柜内分别放置着代表了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龟形陶盉”和“漆木筒”三大“镇馆之宝”。这里也有一个透明的玻璃地板,下面安静地摆放着三副河姆渡先民的遗骸,仿佛置身于考古现场(其实真正的考古现场距馆有近白米远)。


新馆参观下来,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大量高科技的运用,比如很多的多媒体设备,使参观者更加直观而深入的了解了河姆渡文化。


 











出土于田螺山遗址的浙东第一大陶罐,高1.25米。


三大镇馆之宝。








央视艺术人生端午特别节目“中国节·端午”(5月25日)外景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31 22:45:4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博客:http://tianwang8hao.blog.163.com
TOP
2#

交通指南:


1、公交线:


A:余姚汽车东站至罗江的车子,到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下(只是回来是自己要走出来的哦)。


       B:余姚汽车南站——宁波汽车南站公交线至河姆渡遗址牌坊处下,向北至渡口过姚江人渡。


2、自驾车路线:


A:经沪杭甬高速公路,出余姚道口右转经余姚市东环线、甬余线望宁波方向(S61省道线)至三七市镇看路标指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经沪杭甬高速公路,出余姚道口或大隐道口走余姚——宁波南线(S59省道线)至车厩过车厩大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B:走余姚——宁波北线(S61省道线)至三七市镇看路标指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走余姚——宁波南线(S59省道线)至车厩过车厩大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C:经杭州湾大桥至杭州湾大桥南连接线慈城道口下,走甬余线往余姚防线S61省道线)至三七市镇看路标指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博客:http://tianwang8hao.blog.163.com
TOP
3#

有机会,还是要带学生来走走。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