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2009年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点评与总结 [复制链接]

1#

[原创]2009年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点评与总结

挑战困难,再立新功.rar (, 下载次数:187)

现场短信点评汇总.rar (, 下载次数:13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9 17:15:2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已经从朋友整理文稿领会本次会议精神。


 


不过从喻头的原创资料阅读中感受更深。


 


本次会议的举办显得是非常成功的。


 


成功的背后有各位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也有缺陷和遗憾——大家不妨说说。

TOP
3#

这就是网络的好处,没去听课地!也能聆听喻老师的点评和讲座。认真学习了。但愿明年学校安排我上三年级的科学:别把孩子的成绩挂在心头,让课堂好好接近我们的科学老师。


看了喻老师的点评,最大的心理作用——补缺萧山之旅的遗憾。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4#

认真学习。
TOP
5#

下载了,学习了。谢谢~虽然没有机会去宁波感受现场的气氛。但看到喻老师的精彩点评和对我们广大科学教师的殷切希望,内心大受鼓舞啊!
TOP
6#

 

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现场短信评课汇总


130****0100:热烈祝贺评优顺利开幕!希望能看到上课老师的精彩演绎!


138****3838:鄞州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令人感动和羡慕!


139****9963:科技兴国,教育兴区。教育发展,经济也发展。好!


137****0962:12年义务教育,鄞州政府真棒!


0575****0100:希望小学科学界的前辈们身体健康,继续引领我们向前进!


以下是对王小梅老师《水和水蒸气》一课的短信点评


189****6989:真感动,王小梅老师在小朋友发言后都会肯定一下“这是你的想法”!


131****6003:教师预设性太强了,学生完全是被动探究。


135****6482:用镜面玻璃效果可能会更好。


139****8057:据报道,21—25日晚7点天琴座有流星雨。在我们浙江省小学科学盛会期间有许多天文学专家到会,可否组织带领观察。


150****9055:师生交流时,建议孩子们面朝老师,身子可转过去。


0575***0100:整个过程下来,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的前概念充分暴露出来。


138****8693:水变成水蒸气这一环节中,学生投入程度不深,是否可以将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前移,以唤醒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130****0100:两分钟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的蒸发现象,肉眼看得见吗?玻璃上的水的变化是否是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我做过实验,用小电风扇吹一滴水,5分钟后的实验现象也不明显。


189****6989:尾号6003您好。三年级是探究学习的起点,我觉得教师在现场善于捕捉学生信息是互动的,不能算被动探究。


135****3375:老师讲的有点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应让学生多讲,多说。


138****0747:“水蒸气是否看得见”是六年级学生都容易弄错的问题,而这节课一个孩子的回答加老师的指导就把问题解决了,后几个学生基本上是重复老师的话……第三个环节中,白汽是什么,又开始猜测是否是水蒸气……为探究而探究。


135****9644:教师的问题提的过于零碎,科学探究成了一问一答,学生难以得到探究的乐趣。


137****7486:让学生考虑白汽是水蒸气吗很被动。


131****272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学生清楚了吗?


138****8281:王老师让学生用手指裹毛巾划,可以分散小水滴,增加蒸发面积,2分钟应该够了。


135****1187:科学课堂应该是活跃生动,快乐积极,教师有点过于强调课堂纪律,学生为何不能讨论?


138****5017:王老师的课堂节奏是否太快了?我感觉学生来不急思考,有些应接不暇。


134****1954:这节课,老师对于水蒸气是看不见得,处理得相当精彩,通过2个问题就成功构建了“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概念。


138****8693:王老师敢于抓住学生认识上的错误,通过改进观察仪器,让学生自己去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样的勇气让人钦佩。


137****9300:白汽遇到玻璃遇冷凝结,还是水蒸气吗?和小朋友探究的初衷还一样吗?


139****9963:我觉得三年级的学生刚学科学,探究能力不是很强。教师应适当引导记录的方式,不一定就是文字。可以是画图,还可以是肢体语言描述。


153****7353:水蒸气既然看不见,用观察罩能说明问题吗?教师的预设科学吗?不要老是让学生往你的设计中钻!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越弄越复杂。


139****9963:白汽和水蒸气这个问题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否太难?


131****2722:学生说白汽是水蒸气,是否对水蒸气的特点了解还不够?


138****1015:运用玻璃片立马就说明了问题,所以前面的观察罩的环节其实可以省略。


这样,学生反而搞混了。


135****5172:学生对白汽的概念不理解,与水蒸气遇冷的现象不能联系到一起。


135****9644:王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好!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并且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的学生交流,教语文肯定很棒,但科学重在学生探究,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的乐趣吧!


159****1862:整节课设计的相当紧凑严谨,科学探究也层层推进,不紧不慢,科学概念也出来的恰到好处,但教师错误估计学生水蒸气概念的掌握,以至于后面环节对白汽是不是水蒸气不能很好的出来,很可惜,但教师的语言语态很好。


138****5995:王老师的课堂是否不允许学生思考呢?为什么刚提出一个问题,没等学生思索,就忙着给予帮助,对学生信任不够。


139****2716:对教材做如此大的处理,勇气真是可佳。遗憾的是,学生在这堂课中,在他的前概念下:白汽就是水蒸气!前进了还是后退了?


135****2192:第三环节材料运用较好,本课是否可以从观察研究白汽是否是水蒸气引导争论,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实证意识。


139****3743:实验现象的回报、交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应该突出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138****5200:把学生的错误交给其他同学,去补充修正比较好。


139****7530:教师让学生走上错误的道路。


138****3929:组成水蒸气的微粒看不见,组成水的微粒也看不见。因为都是水分子,是否看见与光的波长有关,就像纯净的铁是白色的,纯净的铁粉看上去时黑色的,这样的探究对学生太难了。


135****3375:王老师的教态很不错,也很有激情,不过学生很冷静,另外语言有些重复。


131****9161:学生不明白水蒸气为什么看不见。概念不清,探究很吃力。


159****0300:按教材上可能会更好,大量时间来观察研究白汽是否价值,对三年级孩子记录要求过高了。


130****0823:水蒸气在常温下,应该看不见的,但在温差较大的情况,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已经不是水蒸气了。


 


 


以下是对楼海森老师《水和水蒸气》一课的短信点评


133****9768:楼老师的课前准备别具匠心,不着痕迹已导入新课,期待更精彩的课堂教学。


138****1015:楼老师从生活导入,非常好。


137****1379:科学来自生活。我欣赏楼老师的导入。


135****3375:楼老师的指导很到位,把自己当做学生,和学生一起解决一个个困难。


137****5698:固态的冰也可以升华为水蒸气。


135****0211:孩子们想出了方法,就可以让他们都试试,可能会更精彩。


131****1662:纸吸能加快水的蒸发吗?


138****1298:楼老师实验方法指导得很到位,欣赏!


138****5200:一环一环紧扣学生思维,牵引得很好,学习了!


135****583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气化,不能称为蒸发。


133****5933:纸吸并非是加快水的蒸发,水的转移并非水的转换。


153****7353:楼老师能注重学生实验操作的习惯培养,值得提倡。语言朴实,很实在,也很实用,相信学生会有所收获。


159****0300:让学生闻湿毛巾的味道,科学吗?


139****3743:利用PPT出示各个实验步骤的图片,图文结合,效果不错,符合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值得借鉴学习。


139****0177:及时恰当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非常重要,楼老师做得很好。


153****3578:欣赏楼老师的实验指导,扎实!


138****7246:纸吸毛巾的水不是蒸发,而是水从毛巾转移到纸上。


132****8000:孩子是值得我们相信的,相信他们具有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发展。楼老师做得很到位。


130****9193:学生是说水无色透明,楼老师怎么突然把概念变成了水蒸气无色透明了呢?


135****3746:实验室加热使用酒精灯应该更好,而且省时,效果也明显。


138****8693:在本堂课上,学生对蒸发的理解得到了加强和纠正,不仅了解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而且也了解了蒸发随时都在发生。课上得实在而有效。


139****0177:楼老师的引导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138****8281:课细腻而且扎实。板书有点凌乱,缺乏主次。


130****0100:纸吸问题是一个孩子的认识!楼老师并未肯定!老师只是展示学生的想法!我认为,这个冷处理不错!


156****3201:学生已经说出白汽不是水蒸气,教师举重若轻,顺利带过,到位!


138****5200:佩服楼老师的语言组织,很实在又很机智。


156****2895:在“白汽”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我比较赞同楼老师的处理,因为这节课的重点还是认识水蒸气。


138****1255:我觉得楼老师处理教材很到位,引导学生探究程度很贴近三年级学生,“火候”恰到好处。


138****8693:纸吸问题应该处理。只要以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为前提,进行归谬推测即可。


132****8000:亲切、自然、随和。


0575****0100:热水实验只是水汽凝聚在玻璃片,而不是水蒸气凝结在玻璃片上。


131****9161:各位专家,老师们:白汽是什么?水蒸气又是什么?你们说得清吗?我说不清水蒸气为什么看不见。


——专家解答:水蒸气看不见是事实!不存在说得清说不清的疑惑。


以下是对邵锋星老师《水和水蒸气》一课的短信点评


135****5899:老师做的实验学生深信不疑,老师还是权威!


135****3375:老师做的实验,我觉得学生有同感,来源于生活,不仅仅是老师的权威。


139****8838: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我们听得舒心。


138****9240:从导课中学生无意识的观察到再次仔细的观察,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快解决了水蒸发的概念。


138****8693:组织学生对水蒸气进行观察,虽然看不见,但这样观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真正理解其特点,精彩!


138****0017:邵老师语言生动幽默,像学生的大朋友,学生喜欢听。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科学,轻松享受。


139****8838:邵老师除了实验,都让学生面对讲台,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才可以看出学生需要什么,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150****0082: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关注学生的思维推进过程,课堂简约而有效。


138****5017:用科学书,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时间,但也能给学生一种信号,科学课学习还是需要教材的,书中有我们想要的答案,培养学生读科学书的习惯。


139****5758:邵老师提问的面很广,让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说明老师很关注教学细节。


138****8693:学生的思维,老师的启发,课堂的民主,相互冲击,真实有效。


138****9240:给学生充分的表述时间,能让学生自我完善概念的建构。


131****9161:“水蒸气微粒太小了,所以看不见!”邵老师利用课本知识,很容易让人明白前面一节课学生不明白的道理。为什么白汽不是水蒸气,了解白汽和水蒸气的区别,简单而有效,值得借鉴。


138****9240:在观察时如能像王老师那样借助手电光,效果会明显得多。


135****0211: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加热时间过长,存在潜在隐患!


133****9768:由于实验不典型,与生活联系不紧密,观察时间不足,学生观察的有效性体现不出,长时间空对空讨论白汽是什么,学生思维空白,难以完成课堂知识目标。


138****1255:邵老师上的课就如同一杯白开水,平淡……可细细体会,却有一丝清甜!我欣赏邵老师的教学风格。科学——生活,科学生活化不露痕迹,佩服!


137****0892:老师已经忘记灭酒精灯了,容易发生事故。


 


 


以下是对顾恩甲老师《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一课的短信点评


138****2088:顾老师的古钟用得真好。身边的科学引入探究,值得学习。


139****1160:怎么控制,没搞明白。


138****7977:这一体验活动设计得好,让学生理解了垂体时钟各部件的协调的工作,拉近学生与垂体时钟的距离。


139****3743:交流是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基础上,光靠讲解,学生会有清晰的认识吗?


138****8281:通过课件、改良的教具与体验活动,让学生对各零件的作用一目了然,看来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顺利突破难点。


138****3838:垂体在左边,齿轮应该是逆时针转,刚才动画演示是错误的。


131****1201:顾老师的垂体摆钟材料哪里可以买到?


139****9744:这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吗?这是组装调试。这样有价值吗?


135****8133:顾老师的教具很好,花了很多心思。但这样制作一般老师能制作吗?针对为公开课精心制造教具,这一倾向该怎样对待?


138****3534:这个摆钟需要老师用20分钟讲解再做实验吗?


138****7977:让学生完全制作一个计时器不是一堂课所能完成的。如果你做过,会发现对齿轮的要求极高。


138****0747:期望顾老师提供模版,新地批量生产。


135****5172:顾老师的课只有宁波这样富得流油的地方上得起,这套教具需要多少银子啊?


138****0747:这节课的主旨是什么?个人认为不仅仅是要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而应该是在做、调试的过程中巩固本单元学过的摆的知识……


130****4991:刚才这节课中学生问老师:连接摆锤的东西是什么?结果老师说是齿轮操作器。我也想知道连接摆锤的那根杆子叫什么?是不是就叫摆锤?


0575****0100:齿轮操纵器真的需要有长针、短针之别吗?同样是一分钟计时器的模版材料,为什么计时不同?可以让小组统计摆长来思考。




以下是对王芳老师《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一课的短信点评


138****4938:这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劳技课,建议教材编者删除这一内容。


138****3838:王老师的板书非常形象、直观,很有创意。


138****5287:材料大比拼,建议与劳技课整合。先在劳技课中制作各种配件,再在科学课中组装及探究原理。


135****3375:从材料的准备可以看出王老师对待一堂科学课的态度,我学习了。


159****5126:从这两节课可以看出科学老师准备材料真的很辛苦!建议编者多考虑材料的简单和可操作性。


133****9768:提请专家解释一下:省级观摩课安排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的初衷。通过这堂课的展示,希望向全省科学教师传达什么理念和模式?


139****0177:科学老师真不容易!


139****3743:教师的材料准备令人叹服,但这样的课观摩了以后对在座的老师有借鉴性吗?值得深思!常态教学体现在哪里?


138****5200:科学课真难教。不知编者为何要编这样的教材来为难我们老师和学生呢?


138****3838:学生组装后再观察,学生对摆钟工作原理容易明白。


150****0082:我是兼课老师,看了下午的课,向两位老师致敬!


135****0214:似乎是教具制作大比拼,这样上课太累,常态也不可能每节课做到。展示的课应该更大众化,方便大家学习。


153****7353: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组装一分钟的计时器,对学习科学提高科学素养有帮助吗?教师在辛劳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135****3375:老师上好一堂科学课很不简单,平时大家也很忙,编者能否为大家订一套实用的教具,给大家减减压。


138****3838:不管怎样难的内容,都难不倒我们的科学老师!


150****8300:科学老师好辛苦,科学课注重的不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么难上的课和考试压力还是困扰着老师,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全面下文取消小学阶段科学考试,减轻科学老师的压力。


135****8885:上面的老师都在说常态教学、大众化。如果今天的课都大众化,你们又会怎么说怎么评呢?如果今天上课的是你们,你会做到你自己所说的吗?我觉得应该向下午上课的老师致敬!


134****1954:我觉得对于科学教具的研究,也是科学教师的备课内容之一。研究教具,可以使得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这也是科学老师魅力之一。不过,研究并不是制作,制作需要精力和财力的支撑。建议将教具制作比赛,改为设计比赛,制作由企业去完成。


138****0525:科学教材中还有类似下午那样材料难、成本与效益不对称的课,编者应修正内容或提供材料。


138****5200:支持取消科学课考试,那样太束缚科学老师上课的手脚了。


150****0082:能上好这样的课,那才叫水平。


139****9744:下午的课符合星光大道的理念,阵容豪华,重金打造,怪不得做科学老师那么难!


153****7353:科学教师是全才,请大家为上课的老师鼓掌喝彩!


150****0082:上午的类似谈话节目,下午的类似动手跟我做,今天的课堂很精彩!


 


 


以下是对姜志强老师《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一课的短信点评


159****7015:这一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八课,是一节总结课。编者先让学生回顾计时器的发展史,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我觉得很好!


159****7009:这节课作为单元总结课,对前几节课回顾导入处理很好。


138****1783:不知这节课又该拿出什么新式武器了,期待中……


138****2088:齿轮上齿的多少与计时无关。只要齿轮转一圈正好一分钟就行。而转一圈的速度则是操纵器和摆控制,这应该是本课的核心吧?


135****7735:建议将上课老师的课件都发到浙江小学科学网,让全省的科学老师共享这么优秀的资源。


134****3060:这堂课“武器”最先进了,但战斗力不强。武器应该是为目标服务的吧?


139****2716:下午的三节课均没有使用新地的配套材料,而是自制教具,辛苦了!但我们学不来。


133****9911:学生操作中遇到问题帮助共同解决,体现得好。


133****5933:强烈希望科学课件相关素材能最大化共享。


138****8693:一天两节课,六种思路,让我们受益匪浅!同课异构形式让本次赛课活动的研讨氛围更浓!不同理解不同的处理,让我们更加期待专家的引领。


133****9911:姜老师的板书非常有特色,体现了单元总结课特点。


 


 


以下是对邵珊薇老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的短信点评


137****6833:邵老师开场清新自然,期待有更精彩的表现!


135****9644:好仔细的一张表,事先为学生框定观察的内容,看似引导合理,实有束缚之嫌。


137****6517:记录表中,有无层理、斑点、气孔、条纹、生物痕迹等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138****8219:邵老师对学生观察描述的指导非常到位,本课的观察内容是全新的,这样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133****5933:第二栏表格是否分开记录更好?


135****2416:这样的观察与其说是学生在观察,不如说是让学生看岩石填空。


137****0892:先由学生说观察方法,再对学生观察岩石特征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指导,很有必要。


131****1662:邵老师的开场白如果配上一些讲解,效果会更好。


139****3616:表格处理得不够好。


189****6989:教师个别指导的对话过程听不见,很遗憾,很想学习一下。


138****8219:邵老师课中所体现的给学生所建立的认识岩石的方法很好:观察特征——对比资料——认识岩石,这也是我们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135****2416:奇怪,为什么学生的观察发现老师老早就知道了?


138****5200:为什么对刚才男同学不一样的发现一带而过?


——150****0082:尾号5200,你好。因为教师无预设,看看一黑板的纸条就可以知道了。


139****9636:很遗憾,邵老师对学生的质疑没有很好的把握。


136****8429:邵老师只记得一位学生的名字吗?假如不能全记住,不如干脆不指名叫,这样只叫一位学生的名字,对其他同学来说不公平。


 138****8693:用锤子敲击产生声音的方法,所产生声音的不同很难凭耳区分,有效性有待探讨。


136****9290:不知邵老师对教材是怎样理解的?


130****9193:邵老师的课是比较经典的常识课。


138****5017:邵老师课前的预设真强,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我有这样能力就好了。


132****8000:一堂课展示的岩石太多了,学生反而不好掌握,应该由点及面。


133****9768:表格+资料,预设性太强,学生的交流成了读表格,是否可以指着岩石标本,用自己的话表述观察过程。


137****1180: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学生的气氛很好。


138****7246:7位老师上课后,只有邵老师(昨天的)用教材,难道科学课不需要使用教材吗?


189****6989:好详细的韦恩图,对孩子来说,信息多了点吧?


138****9989:盐酸的使用需要指导,实验需在玻璃器皿中进行。


139****6602:表面看上去,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学生也有充分的发言,可学生真正自主探究了吗?


135****2869:从表格设计到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是否框得太多?给学生的汇报交流,都是老师能预设到的,课堂就没有生成了吗?


137****8678:邵老师的课真实、朴实、扎实,是一堂值得我们学习的常态课。




以下是对毛华杰老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的短信点评


159****7015:短信平台的内容可否给每位老师发一份或上传至浙江省小学科学网?


133****9768:说到底,小学科学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够,靠教参也不够,如果到大自然中,我们的生物、岩石等知识远远不够,所以上的老师太战战兢兢,生怕出现知识性错误。


138****7325:听了许多课,我个人以为,我们的科学课真的只要一本教师的教本就可以了。发到学生那里,真是浪费资源。其实学生更需要一本记录册和一本相关科普读物,大家认为呢?


189****6989:先给有需求的科学教师发一套初中教材,搞搞中小学衔接?


137****6268:毛老师的课堂,开场充满童趣,从简单的猜谜游戏让学生明白识别物体要善于抓住特征,妙!


139****3616:毛老师的表格处理得相当好,化难为易,学生一眼就能看懂。


139****6722:毛老师,滴管的拿法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0575****5758:两位老师拿滴管的方法似乎都很不规范哦?


139****6833:用化学方法观察岩石是一种新方法,特别是用到盐酸等化学物质,建议要强调安全性。


138****0355:毛老师对实验指导清晰到位,很好。


135****1187:强烈提议:老师在个别指导时打开话筒。


189****6989:滴管用法:用无名指和中指夹住滴管的颈部,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胶头。


139****5809:如果打开话筒,还叫个别指导吗?那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


139****2696:人体碰到液体腐蚀化学物,正确方法是先用干布拭去,再用清水冲洗。


138****0525:毛老师让学生在表格上打勾,这种做法,节约时间,而且使记录更清晰,值得学习。


139****3616:同以往的课相比,这课实验难度大,毛老师指导非常到位,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139****3743:各位老师对毛老师指导使用稀盐酸的方法提出很多建议,但从刚才学生使用稀盐酸的情况来看,学生很小心,老师指导很到位。


150****0082:毛老师没有在学生观察时提供岩石资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35****1187:老师的个别指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实验的结果,不打开话筒就有指导过度的可能。


138****3106:对四年级孩子来说,如何对一块不熟悉的岩石,进行识别有点困难。毛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很好掌握对岩石的鉴别,效果很好。


132****8000:书上有的资料,并不一定要在课件中或下发的资料中显示,这一点真应该是我们科学课该回归的。


137****6954:难道平时上课指导实验操作都是带着话筒的,如果怀疑指导过度,那么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在前天跟着他们去看执教者是如何熟悉班级的?


137****0962:有条不紊,层层深入,恰到好处,棒!


139****6602:毛老师的设计比较有梯度,先观察特征,再通过资料确定名称,也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也比较有成就感。


139****5476:毛老师的这种汇报交流方法很好,大大提高了学生倾听的效率。


139****6275:先观察再不带序号的描述,大家猜测描述的岩石是哪块,最后再出示岩石资料,对照了解名称,这样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又没限制学生的思维,值得学习。


138****0355:在教学中,有意识的穿插科学方法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135****1187: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但至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公平。


139****3743:应该说这是一堂完美的课。学习了!


138****3106:毛老师的教学语言比较贴近孩子的实际,纵观整堂课,孩子们兴趣较浓,效果不错。


139****5809:作为优质课,板书太随意了!




以下是对徐寒英老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的短信点评


136****0228:课的导入干脆利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38****5172:徐老师课前的说说猜猜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为本课的教学有效做了很好的铺垫。


138****5200:怎么岩石的特征的专用名词学生都会说?


137****3458:观察方法是学生有效观察的前提,细致指导观察方法很有必要,徐老师指导的很到位。


138****3106:把滴盐酸放在最后一步进行,理由仅仅是因为危险性?


138****5995:听了九节优质课了,为老师们精彩的表现喝彩,同时对下午的课充满期待。


138****1255:徐老师课开头的课件很精彩,很有童趣。新颖的开头,希望接下来的过程中更有精彩的片段。


138****5200:这次的观摩课感觉收获颇多,同课异构的形式也很好。上课的老师辛苦了。


139****3743:盐酸用完是否应该及时收起来?


189****6989:滴了稀盐酸后不宜看摸闻刻,先观察物理性状,再观察化学性状,这句话怎样用学生理解的话表述?


138****8281:化学试剂应用规定试剂瓶装,再说盐酸有腐蚀性、发挥性,徐老师给学生的盐酸瓶太危险了。建议给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实验规范培训。


139****5809:实验材料的分层呈现,还可以起到控制引导学生有效探究的作用,学习。


135****3420:汇报时如何吸引全体同学倾听和思维参与,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值得思考。


138****5200:赞同给科学老师进行实验操作培训。


138****9984“两块岩石”相互敲击发出的声音,具体是哪一块发出的呢?


139****3743:连线时,如果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是否效果更好。


131****1000:徐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汇报,学生的发言很精彩。


139****7575:两块岩石互相敲击是相同的岩石还是不同的岩石?


136****0228:复杂的气泡图用一个找家的小游戏来解决适合学生认知特点。


139****7779:家、房子和成员之间是不是反了一下?


139****5809:本课内容多,密度大,徐老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紧凑,值得学习!




以下是对钱雪祥老师《在星空中(一)》一课的短信点评


刚才抱太阳的设计很妙。学习了


138****6695:不明白他们在忙什么?老师是否应讲解更详细些,学生是否明白他们做这个实验的目的?


135****3128: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两次建模,使学生对星空的认识从平面到立体,有创意!


135****5172:教师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其他星球)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也较好的说明了星座是立体的。


189****6989:星空这节课我觉得带学生去电脑教室上,学生用电脑三维和Google普及软件Sketchup建模,可从任何角度看,可否?


150****0082:精彩的一课。


138****3534:刚才的软件如果早一点出示,来吸引学生和我们,有了兴趣才有进一步观测和探究的欲望。


 


 


以下是对毛剑梅老师《在星空中(一)》一课的短信点评


139****7530:开灯,保护学生视力。


150****0082:用木棒取代线的做法好,利于观察。


159****5126:毛老师的这种方法比上节课的方法,对于普通科学教师来说更具可操作性。


135****3746:想讨教一个问题:泡沫板上的位置和竹签的长度是怎么算出来的?依据是什么?


139****7530:数据来自课本。




以下是对陈微刚老师《在星空中(一)》一课的短信点评


130****3983:预祝陈老师上课成功!


137****1180:这次优质课评比让我感触颇深:首先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我们收获很多,其次,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年龄层次老师的课堂展示,年轻的邵老师如此大方清新的教态,令人佩服。教学经验丰富的邵峰星老师的课值得学习。感谢上课的所有老师,你们辛苦了。


134****7238:让学生先建立平面与立体的概念,为接下去解决教学难点做了很好的铺垫。陈老师的设计很新颖,学习了!


159****1862:陈老师的导入新颖有效,开始就为学生构建了立体与平面的概念,让学生能很好的完成下面北斗七星模型的构建,这样贴近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135****0211:前辈可敬,后辈可畏,我辈努力!


189****6989:精彩的“立体”导入!好玩又快速呈现的模型。


189****6989:陈老师介绍了北斗七星各星离地球的距离,有具体数据,建立立体空间模型,多直观!


159****1862:陈老师对科学概念的把握精确到位,并时刻注意将这些概念传达给学生。这种培育学生的教学理念让我们这些刚教科学的老师受益匪浅。


137****8185:陈老师的准确讲解和这款软件的使用让星座的概念深入生心。


138****8281:陈老师的“星空”是小学科学升级版,中学科学简约版。难为学生了。


135****8133:三节课都应用信息技术为我们描绘了灿烂的星空,而现实会让今晚去观星的学生当头一棒,上课的老师自己观星了吗?一节课能承载88个星座吗?


137****0892:陈老师的课常态化,毛老师的课很朴实,钱老师的课软件开发工作做得到位,有效突破了学生空间观念的认知局限。


139****7073:《在星空中》的第一课时是学生以建模形成星球的空间概念,推而广之认识星座的过程在这点上陈老师把握的很好。后面增加的对南北星空的认识有点拔高。


134****7238:学生学得不是很自然又投入吗?而且更贴近生活,怎能说难为学生了呢?


137****8185:陈老师让学生学以致用,好!


189****8767:科学课上好后最重要的就是能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科学,这点陈老师做得不错。


138****3534:感谢组委会精心组织同课异构形式非常好!吃得住得也很好,一切都比想象中的好!


TOP
7#

收藏了先,谢谢喻老师!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8#

短信评课的意义就在于及时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9#

又重温萧山听课会场的气氛了。谢谢!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10#

水和水蒸气这课我也上到过了,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很难解释“为什么白汽不是水蒸气”,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水烧开了会有白汽冒出来,家长会说水汽。更加模糊了概念。


看了其他老师的意见,突然有了思路。


 


前一课《小水珠哪里来的》就可以给我们这样的预设,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的,在我们的空气中就有水蒸气。先让这个概念让学生牢记,然后再去解释“白汽”不是水蒸气。


 


受用受用!!

师傅,能不能跳着前进?。。。。 欢迎光临童话世界http://susandew.bokee.com
TOP
11#

《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没有去现场听课,不知道上课老师用的材料是怎样的。


我上课的时候用了学具箱里的材料,就是缺少专门的垂体。垂体的重量应该要比较重,这样的材料比较难找。


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摆锤在这个时候起了什么作用?具体怎么调试呢?下个星期还要上这节课。

师傅,能不能跳着前进?。。。。 欢迎光临童话世界http://susandew.bokee.com
TOP
12#

以下是引用susan在2009-4-30 8:37:00的发言:

《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没有去现场听课,不知道上课老师用的材料是怎样的。


我上课的时候用了学具箱里的材料,就是缺少专门的垂体。垂体的重量应该要比较重,这样的材料比较难找。


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摆锤在这个时候起了什么作用?具体怎么调试呢?下个星期还要上这节课。


上课老师用的是自己制作的放大的材料


垂体可以用钩码一类


擒纵器控制齿轮系统的转动。


通过调整摆的长度可以控制走时

一直努力中……
TOP
13#

这是本次活动一个极好的看点,完全是一个亮点。


既给广大教师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也给上课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改进意见,真乃两全其美!

TOP
14#

[hide]138****7325:听了许多课,我个人以为,我们的科学课真的只要一本教师的教本就可以了。发到学生那里,真是浪费资源。其实学生更需要一本记录册和一本相关科普读物,大家认为呢?[/hide]

我认同这位老师的观点。其实老师用书不是一本应该是多本。老师的实验室应该有很多学生参考书。比如说讲到岩石,我们有各种岩石的名称和特点的资料,讲到植物,我们能提供资料让学生拿着一片叶子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植物名称和特点以及主要产地等。 在美国的中小学科学老师的教室里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小册子。
TOP
15#

先做个记号,再慢慢学习。
享受科学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