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课题]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复制链接]

1#

[课题]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学生时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也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启蒙基地。许多大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杨振宁、霍金等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树立了献身科学的理想,从而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许我们的学生不一定能成为科学家,但我们有责任从现在起引导和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普及科学技术的新知识,培养他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努力发现,力求创新的优秀思维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必要的基础。


去年3月,“科学教师之家”学生部在科学视野网上发布了《今日科学小记者 明日小小科学家》一文,号召全国各地科学骨干教师组织学生加入科学小记者俱乐部。当时我们就很想带领学生参加,但考虑到学校的科技基础还比较薄弱,决定过些时日再说。就这样过了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发动全校师生组织了《廉政手工艺品制作大赛》和《校园植物名片大赛》两个活动,活动搞的很有特色,《处州晚报》、《丽水日报》和丽水电视台先后进行了报导。再加上上一年我们举办的小学生科幻画比赛(17幅优秀科幻画作品刊发在2008年2月版的《小爱迪生》杂志)和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共19篇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学生对科技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校园已经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氛围。在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和支持下,2009年3月24日我们正式组建了大洋路学校科学小记者俱乐部并制订了章程。


我们将和全国各地的科学小记者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合作交流,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科技竞赛,逐步形成校园科普文化,以点带面辐射全校乃至区、市……为了把这一活动搞的扎实有效,给广大科技辅导员和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决定开展“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通过俱乐部活动的形式,把热爱科技、乐于探究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展开科学探索活动,与科学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科技知识,掌握一些科技技能,增强科技意识、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成立“科学小记者俱乐部”机构,制订章程和活动方案,开展实践研究;


2、开发“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的校本课程,活跃校园科技生活;


3、指导学生开展社区科学实践活动和家乡科学文化课题的研究;


4、在各类科技辅导活动中研究教师的指导策略;


5、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生科技探索活动的研究。


三、课题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以“科学小记者俱乐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创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达到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三者相互促进的共赢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成长:通过参加俱乐部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通过网络交流认识到了更多爱好科学的好朋友,使其比一般学生在科学探究及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态度,具有严谨的科学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教师提高:在与学生的沟通理解和科技辅导工作中提高自身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3、学校发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系列活动实施、科研课题导入,创建校园科技特色,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塑造学校科普品牌形象。


四、研究的方法:


鉴于本课题研究内容较多,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故应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有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个案研究法:在科学教育中,要求教师确立个案研究的对象,把握个案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及时收集教育策略的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策略。


2、实验研究法:通过运用系统分析和整体思维方式构建理论假设,做好实验设计和实施,揭示因果关系。


3、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家乡科学文化有价值意义的小课题,使学生方便研究。这不仅提高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而且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施中,进一步加强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策略的效度。


五、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月)


1、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2、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组员认真学习、研究本课题所开展活动需要的指导资料。


3、组织学生:成立“科学小记者俱乐部”,确定俱乐部的主席、副主席若干名,确立成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10年6月)


1、组织“科学小记者俱乐部”开展各项考察实践活动


2、完善“科学小记者俱乐部”机构并吸收新成员,定期开展指导工作。


3、中期监测并进行阶段性小结。


4、根据课题的发展对有些事宜进行调节。


5、不定期将优秀学生的作品(主要以科学考察报告为主)向各大科学杂志社推荐;组织俱乐部成员参加有关科学(科技方面)的各项全国比赛。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7月—8月)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六、人员分工:


1、课题组长:


陈建秋(莲都区大洋路学校科学教研组长) 负责课题设计、实施和总结


2、组员:


蓝岳美(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科学教研员) 承担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蒋庚勇(莲都区大洋路学校总务主任)     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周敏红(莲都区大洋路学校小学教师)      收集资料、协助课题实施


邱小美(莲都区大洋路学校小学教师)      收集资料、协助课题实施


钟华香(莲都区大洋路学校小学教师)      收集资料、协助课题实施


七、本研究预计所能取得的突破和成果形式:


1、相关论文、教学课例、案例


2、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科技活动实践模式和指导策略


3、实践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课题的组织者一直担任学校的科技辅导员,从事科学教研组织与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理论基础,又有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丰富经验,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曾获浙江省创新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的科学小论文多次在全国、省级竞赛中获奖,有成果在全国、省、市级教科研项目获奖。


课题组的大部分成员均是学校科研骨干,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每人有多个课题研究经历。另外,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中有我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蓝岳美老师,她的加盟对我们开展各项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创]好好学习科学老师的课题  发贴心情 Post By:2009-3-31 10:45:00



很想很想细细地读此课题,认认真真地分析该课题.但很难做到。想知道为什么吗?学习理论是需要静下心来的,很多时候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也许这就是我永远不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缘故吧!


但心里想:假如我也参与此课题,我该怎样完成这样的任务?


谢谢科学老师为我提供学习科学的具体材料.有你们做我的后盾相信自己会爱上科学这门学科的!虽然到现在依旧是位不合格的科学老师!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3#

“我们将和全国各地的科学小记者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合作交流”


         呵呵,那一定和我这的科学小记者们交流啊!

学习学习再学习
TOP
4#

     我也写了一篇“依托网络平台 沙河源小学科学小记者站建立”的文章,思考的也是类似的活动,今后继续跟着“兔子”老师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