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8年4月17日写的博客日志,贴出来与大家分享。http://blog.tfxx.com/user1/4/archives/2008/8478.html)
这几天,部分蚕卵终于开始孵化了,于是我决定开始养蚕的教学,面对着这样的一些蚕卵,有的还没有孵化,有的已经孵化,对学生全面地认识蚕卵,这样的教学时机和效果应该是最佳的。
【蚕卵的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察的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一般是紫黑色的。
【教学情景】
在教学中,我发给每组学生一份蚕卵,引导他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新的发现。
在交流环节,学生的回答很精彩。
生:我们观察到的蚕卵颜色主要有紫色、黑色、黄色。
生:我们组还有白色的蚕卵。
师:观察真仔细,猜测一下,蚕卵颜色不一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可能有的马上要生小蚕了,有的还要过一段时间。
师:对啊,黄色的卵,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再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我们还会发现有小孔。
在交流蚕卵的形状是怎样的这个环节时,学生同样表现非凡。
生:我认为是圆形。
生:我认为是扁圆形。
师:你们赞成哪种观点?
生:我赞成扁圆形,因为在放大镜下看到的蚕卵,像一个月饼的形状,如果说成是圆形,不明确。
师:大家同意吗?(学生点头)老师也同意这种观点。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发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
师:(竖起大拇指)这么细小的地方都被你发现了,了不起!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蚕卵形状最好的描述,扁圆形,中心处凹下去。
在交流蚕卵的大小时,几位学生的回答很有意思。
生:蚕卵比较小。
生:蚕卵比凤仙花的种子小一点。
生:蚕卵与芝麻粒大小差不多。
生:蚕卵的大小量出来大约1毫米宽。
由于在前一个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观察过凤仙花、芝麻的种子,所以学生能结合起来描述我非常开心,于是好好地表扬了这些孩子。
在画出蚕卵的样子时,许多孩子都画成圆形,但是有部分学生在画好一个圆形后,还在外边的圆圈上点了一个点,大家都很不解,我也是,让他解释一下,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外边的圆圈上点了一个点的意思,就是代表的是小蚕的头,小蚕要钻出来了!看得真仔细啊!我由衷地赞叹我的孩子们。
原来,当外界气温合适的时候,蚕卵内部的变化也在悄悄进行,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这时候,细心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从卵壳外隐约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环状物在蠕动,这就是即将出壳的小蚕。也许还能看到刚好有小蚕咬破卵壳从蚕卵中爬出来。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蚁蚕长约2毫米一3毫米,体宽约0.5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孵化出的小蚕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小时一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这是一堂让我意外的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为学生精彩的表现而感动。
【教后反思】
赫尔巴特曾说过,“对于儿童的教学,真正的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对他们认识周围事物会产生积极意义。
1、观察材料要有结构性。所谓“结构性材料”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经过精心选择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要使蚕卵这种观察材料具有结构性,教师必须要选择好观察蚕卵的恰当时机,只有这样,才会丰富学生对蚕卵的认识,才会有学生不断的精彩发现。
2、观察指导要有目标性。对于学生的观察,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要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有序、全面、深入地进行观察。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突出观察的重点: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新的发现。
3、描述交流要有针对性。学生在观察后的描述交流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描述宽泛的现象,面面俱到,把握不住重点,因此,教师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即要关注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又要从全局把握好交流的重点和方向,让课堂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6 20:10:5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