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科学课网上沙龙:如何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复制链接]

1#

[转帖]科学课网上沙龙:如何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时间:2009312  晚上730

主题:如何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主持:阿理、山东冬雨


 


阿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研究计划、根据计划进行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和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步骤。”当前的许多科学课,一般都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却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节课师生感情融洽,气氛热烈,几个环节也过渡自然,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但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并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最后的表达与交流环节也是草草收场,老师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制订研究计划”在学生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地位,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忽视了学生动手之前的计划的制定。今天我们沙龙的主题就是:讨论制定探究计划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欢迎各位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网上同步讨论贴http://www.kxsy.net/bbs/dispbbs.asp?boardid=9&id=8106&page=1&star=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2 21:03:0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阿理(362150759) 19:37:40


我认为探究活动是人收集证据,利用证据来了解世界的过程,这对于成年人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一个小学生,所以事前指导制订计划,应该是一个前提和基础。


相对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实践活动而言,制定计划属于“务虚”阶段。但是这种“务虚”是必要的。只要“务虚”到位,“务实”才可能更有成效。在制定计划这个“务虚”阶段,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通过表达与交流,将想清楚的说清楚,“实验、观察、制作、调查”只是动手实践的问题。因此,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探究计划是探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使探究活动目标性增强,减少迂回,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上的一段话,我认为很有道理。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39:05


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要根据个人所感兴趣的内容及本人个性特长及实验、指导力量条件,确定自己的课题类型。课题一经确立,必须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


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制定探究计划很重要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19:41:50


我觉得没有必要设计得太详细,在错误中成长,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一个父亲,生了三个儿子,每次打渔指导很详细,结果三个儿子的打鱼水平怎么也不提高,原因就是没有犯错误的机会!


远航(262229579) 19:42:31


关键是老师的知道怎样才算最佳,脱离教师的指导,其探究应该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44:27


如果探究没有计划,有效性就降低了。所以我们要制定好计划,引导孩子主动去探究。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19:48:50


所以,教师可以做基本的指导,但是我以为不宜太过详细!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48:51


但是同时注重探究的有效性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19:49:48


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什么都设计和想到了,还好“玩”吗?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50:44


如果孩子自由去探究,没有计划,课堂会什么样?所以教师课前要想到预设生成,有计划、有步骤去实施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19:52:25


 问题是课堂是“谁”的课堂?你问问孩子几个喜欢设计了再设计的?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52:56


计划和设计不一样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53:08


教师只是引导,让学生基本上按照教师的计划进行,课堂有必然的“生成”。所以教师要考虑到预设生成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55:07


一时一生(605672654) 19:55:54


老师设计的计划学生愿意填吗?会填吗?表格会不会约束学生的思维?


阿理(362150759) 19:56:27


呵,我支持天狼星王老师的看法,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渔民(309303448) 19:56:45


关于这个观点,我以前在读喻伯军老师编写的一本书的时候,曾写过一段读后感。《“思”与“行”——读“科学小制作如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读了这个专题的内容,我联想到了曾宝俊老师编写的那本集子上也有相关的思考与动手的分析。这个专题中是把我们的眼光局限于一个“小制作”的范围内,其实,科学课上除了小制作,其他的活动环节中也有动手与动脑的结合。而在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活动中是不可能把动手与动脑完全割裂开来而单独存在的。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需要分清动手与动脑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让学生动手与动脑。


1、“思”于“行”之先


也就是通常说的“想好了再做”。仍以前面所说的曾老师的“一支香燃烧的时间”一课为例。曾老师首先就是让学生“想好了再做”。通过思考与讨论、交流,学生得到相对比较科学的测量香燃烧时间的方法。这些是“想”出来的,究竟是不是可行,需要实践去检验。然后是“做”,学生分组用各自认为可行的方法进行测量。这种“想好了做”的方法也是平常科学实验课上常用的方法。因为注重了活动前的方案的制定和预测,能使实验方案更完美,更少缺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节约了研究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所以“行”之前的“思”是不可少的。


即使是章老师提倡的“先大胆地做,出了问题再反思”的教学策略,实验前也是不缺乏思考的过程的。只不过这里学生的思考没有那么完整,没有那么系统。因为不经过碰撞,只是单兵作战而已。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是经过了他的思考的。在得到自己的认可后,才会付诸于行动。


2、“思”于“行”之时


意思就是“边想边做”。这种动手与动脑的结合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时。我们常常看到有时学生在实验时会东张西望,那是因为他在寻找他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在寻找帮助者。这些需求在实验前可能不能预测到,但是在实验时却实实在在地碰到了,所以孩子一定会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我们也常听到实验时,学生之间的大声说话。那也是他们在思考的表现,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思维给外化了。至于我们需要“大声的思考”还是“安静的交谈”那是另外的话题了。因此,“做”的同时的“想”是很自然的,不需要老师刻意去要求。这时的“思”是完全融合在“行”之中的。


3、“思”于“行”之后


如果套用上面的格式的话,那就可以说成“做完了再想”。这种组合方式更多地是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汇报中。当然这种说法比较牵强。但如果把它放在章老师说的那种实验指导策略中,或许会使思考发挥更大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各自的实验后,通过汇报和交流,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症结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没有了缜密的思考,没有了全面的总结,也就无法为原先的操作作出判断,更无法为后续的操作提供正确的指导。


在专题中,还提到了通过汇报交流,把探究活动延续到课外的功能。而在课外的探究中又会催生出新的动脑与动手的结合。


无论哪种形式的结合,都说明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思”与“行”是密不可分的。“思”是“行”的导向,“行”是“思”的实践支撑。只有很好地把握“思”与“行”的结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高效,才能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F-16(88155528) 19:59:03


对于学生来说,所谓的研究计划是不是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做什么(研究目的),用什么(研究器材),怎么做(研究的主要步骤、主要方法)。我想:有了这些粗线条的框架、计划,学生完全就可以动手操作了。至于可能涉及到的注意事项,那应该是因内容而异的。


其实,再完美的研究计划,终究离不开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应该是围绕研究目的进行的观察),以及研究后的思考。


天狼星王(375588137) 19:59:43


探究前如果没有计划会是什么样?我无法想象


阿理(362150759) 20:00:18


估计学生玩得开心,但是能学到的东西不多,或者不系统。


天狼星王(375588137) 20:02:06


起码说,我最近要去省讲一节公开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没有计划(教学设计)可能课堂乱糟糟


江中鱼(369082703) 20:02:32


探究前制定计划应该作为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来培养,有计划探究活动才能深入发展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话题二:怎样指导学生制订研究计划。


山东冬雨(242321793) 20:02:54


我认为制定探究计划,各年级得要求应该有所不同,要有一定得梯度性,比如:三年级得学生识字并不多,才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有的连一句完整得话都写不出来,和谈写计划?这时候我认为应该多让学生说自己的研究打算,然后在说得基础上去做就已经很好了。四年级,因为写作水平得提高和抽象思维得发展,这时候应该让学生指导学生开始写一些简单得计划,而且要求有一定得方法步骤;到了五年级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得展开探究计划,不论探究什么我们都要要求学生首先要有探究思路和步骤,然后再根据自己得探究思路探究得步骤和方法,最后在制定有效得探究计划。因此,我认为让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得事,应该是一个科学教师长期得有目的、有计划长期训练的产物,所以制定探究计划虽然很重要,但是要想把它指导好,那要渗透科学教师多少新血呀!!!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远航(262229579) 20:04:33


在科学新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我重点提倡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开展探究活动。主要以下四个做法:


1、学生互相讨论设计实验。在科学课上,我根据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和两人一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后,我便让他们四人一组讨论设计怎样的实验来研究,特别鼓励提出有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如研究植物和环境,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研究绿豆适宜生长在阴暗还是有阳光的地方。有一组学生提出把绿豆苗罩在一个一角开洞的黑箱子中央,看它往哪边生长进行实验。我及时加以肯定并鼓励他们动手实验,最后也获得了成功。这种不唯书的自我学习,不真是我们积极提倡的“创新”素质吗?


2、学生互相提问补充设计实验。由于年龄和能力因素的制约,一组学生设计的实验往往是不完整的,其中可能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当学生汇报完自己组的实验设计后,我就组织全班对此实验的合理性进行提问,然后在问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把实验设计补充完整。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又形成了互相争论的良好学习风气。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设计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后,别的学生马上问:蒸发会影响实验效果,如何防止?只把根浸入水中,还是连茎一起浸入水中,为什么?怎样明确看出水是否少了?等问题。在他们的相互问答中不断地把设计的实验补充完整,最后就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研究了。


3、教师提问补充设计实验。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失去了老师的指导,单纯靠他们自己去研究终究是不够的。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作为“主导”的老师就要及时帮助他们指点迷津。研究水蒸气凝结时,学生提出假设: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可能和遇冷有关。设计用一冷一热的玻璃片盖在同样条件的热水上进行实验研究。(跟书上设计的实验一样。)由于这是一个标准的对比实验,为了从小就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我提出:盖上玻璃片时有什么要求?很快就有学生提出要同时盖上玻璃片去观察。对书上的实验作了科学的补充。


4、挫折反省再合理设计实验。“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教学中我有时故意制造一些失败的实验,让学生从中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改进实验。在研究热空气的性质时,我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塑料袋,其中有的塑料袋很重。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发现袋内空气加热后松手并不上升,看看人家,比比自己,很快找出答案,重新设计实验研究。这种经失败挫折后再反省重新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印象更深,能力和知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远航声明,以上绝对为个人原创)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

 

二剪梅(28739986) 20:06:16


探究计划是根据学生的猜测来制定的,一份好的计划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有序、有效。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其实大人也这样),总是希望一有猜测就急不可耐地要领取材料进行研究了。有一种现象:当学生最想研究的时候教师引领者学生耐着性子制定详细的计划,而当学生把计划讨论得很周到了想让学生开始探究的时候,学生的探究兴趣也降温得差不多了。(我曾经有一节课,当把研究计划指导并制定好了后,下课铃也响了)


所以,我认为制定探究计划的时间要适量,教师的指导要适度。另外,教师还可以考虑指导的形式多一点,比如:指明一个小组先上台试试,大家边评价边设计也是较好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我们要避免长时间地对话指导。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20:08:18


怎么指导?危险的事最先说,很多细节的东西拣重要的说!我听过很多科学课,有的老师就是这样,在学生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里,计划长,计划短的,到最后都没有激情做实验了,这又怎么说?当然,我不反对教师有适当的指导,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只能说是“瞎玩”


may(23231210) 20:08:38


俗话说得好:千做不如一算。计划的重要性是不必多言的,问题是如何指导制订计划?什么叫切实可行的计划,这可不是概括性的一句话能说清的。我的观点是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首要的是每个人都该有明确活动的目标与任务,不能习惯于当看客;其次可采用“先扶后放、先粗后细、先亮亮点后指不足”的教师指导策略。000


梅苑飘香(634044395) 20:12:53


教师指导得太详细,学生都不用动脑筋了,也不好,不指导详细,又怕学生在试验中犯错误,影响实验进度,这是一对矛盾。


天狼星王(375588137) 20:13:43


制定计划要由浅入深,低年级要详细,高年级逐步要只有框架


阿理(362150759) 20:14:36


也就是“先扶后放、先粗后细、先亮亮点后指不足”的教师指导策略。我认为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内容,分别采用口头计划、记录表、书面计划等方式来进行。


天狼星王(375588137) 20:16:42


低年级应当把计划的每一步,和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要考虑到


山东冬雨(242321793) 20:17:18


我有时候也故意把实验做错,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在分辨是非的过程中澄清要研究得目的,然后在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正确得探究方法,找到了方法就自然得有了探究计划得内容,学生得实验就会有针对性,就会激发出探究的欲望,实验起来就是有计划得了


天狼星王(375588137) 20:17:25


教师要提供切实可行的记录表。并且有效的指导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20:17:28


能全部考虑到吗?


may(23231210) 20:17:44


先扶后放:


方法一:在学生拟定探究计划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活动样本作参考


方法二:教师以一系列引导性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先说后写”的形式,逐步生成探究计划


天狼星王(375588137) 20:18:42


比如,青岛版科学三年级怎样认识物体一课,观察植物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前教师要知道学生从植物的根、茎、叶、花等方面观察。观察可以采取看、摸、听、闻、尝。学生制定观察计划:从植物的哪些方面观察,你是怎样观察的?比如果实,两种植物可以看、摸、闻、尝,具体方法学生自己设计


山东冬雨(242321793) 20:22:01


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可以是一段谜语,也可以是一个魔术,也可以是一段贴近生活得小故事,只要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就能起到引导作用,当然也可以是一段录像、一个图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20:26:13


我想起上个学期的一次展示课,通过5次试上,我才在现场会上总算有所交代!每次试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孩子们面对一个从来没有做个的实验,他们又能想到多少问题呢?所以,我的观点是危险的事情一定要强调,这是对孩子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其次,就是新的东西可以着重说,至于其他的,孩子想到更好,想不到就让孩子们去在“错误”中去学习吧!不要在所谓的“高效”中,把孩子们的“热情”都给扼杀了!


may(23231210) 20:27:49


先粗后细:活动计划笼统,不够具体是学生在制定计划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制订计划是,第一步是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一份小组探究计划至少有五个关键词:为什么做?做什么事?用什么方法?我做什么;训练几次后,再开始指导学生写清楚活动的具体内容,并要求分步骤把活动的各个环节用序数123…写出来,这样来活动的内容和过程细化。000


山东冬雨(242321793) 20:33:02


我认为探究方式得设计实际从一上课就开始了,如果没有开始得正确引导,何谈后来得计划探究?所以我认为不能单独把计划独立于课堂得某个环节,只有做好前期得引导,才会有后来得精彩探究。


may(23231210) 20:35:33


先亮亮点后指不足:不仅仅是对教师的指导而言,对学生在小组内外相互交流计划时,也要求他们先肯定哪些方面是可行的,再来质疑可能有问题之处。


058感谢有你(250247568) 20:38:02


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每节课都是这样的话,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就像我们吃菜,红烧肉好吃不?如果每天都吃,会怎样呢?一个字:度!再好的方法,也要有个“度”的问题!我们可以隔一段时间来一次“细嚼慢咽”,就像上面的老师所说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但是,每次都这样了,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吗?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9#

这样的主题式讨论比较有意义,希望下次自己也有机会参与进来!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