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区037号思苡作品专贴 [复制链接]

1#

江苏区037号思苡作品专贴


目录

1\

2

3

4

5

分享 转发
TOP
2#

读书笔记

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做老师吗?如果,你仍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常常问自己,也常常无法获得一个坚定的答案。

30岁之前,我被各种比赛所“折磨”,从张家港自然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到苏州、省基本功比赛,从片会课到市、苏州市会课……;那时侯的我,充满着激情和活力,永远不知疲倦,也没有任何怨言,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因为我懂得:年轻就需要奋斗,成长要付出汗水;

30岁之后的我,仍然不敢懈怠,因为,还有更高的目标在前头,终于,参加省基本功比赛得了一等奖;终于,代表苏州市参加了全国整合课的比赛;终于,评上了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这一切,让我觉得付出——值;

35岁了,当到了很多活动都以此为界限的年龄时,我开始迷茫: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该是我教学生涯的终点了吧,我可以歇歇了吧……毕竟,我也不算年轻,毕竟我也有一点资本可以自傲——

当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随意拿起这本《玫瑰与教育》,当我走近窦桂梅老师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中年女性,在年近不惑的时候还可以找到成长的快乐,而我呢?还不到35周岁便想沾沾自喜地躺在所谓的功劳簿上慢慢等待衰老,慢慢走向枯萎,这样的日子,真的是我需要的吗?

不是每个人都能象窦老师这样成名,然而,每个人都跟她一样,拥有不断成长的权利。读了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我心中不由豁然开朗。是的,要做,就该象老师这样,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

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首先要拥有“专业自信”。这种自信,简单地说,就是“专业底气”。这种底气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拥有的,这种底气来源于自身的“积淀”。以前,我一直误认为通过学历教育、讲座式培训、公开课磨砺、科研训练,就能够使大部分老师获得长足的专业成长,然而事实告诉我,这些机会,只能属于一小部分老师。而且,这样的成长方式也有弊端
                
,使很多的老师忘记了自我的内在修炼。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这些年来,书渐渐地离我远去,虽然学校每个学期都提倡读教育专著,也努力地去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却没有了师范那种读书的劲头,读书的面也越来越窄,随着书远去的,是那积极的思维、创新的火花。这样的成长,怎么算是专业的发展?所以,一个人的专业自信,更重要的是内在专业精神的生长。也许,你没能在各种公开课上亮相,但你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剖析、自我澄明,从而构建起积极的专业自信来。

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其次便要做到“专业自能”。一个老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如何把学习获得的能力转化为课堂智慧,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实践——反思。你可以借鉴大师的理念,但不能照搬大师的教案,一个人,只有拥有自己的见解,拥有教科书外的见解,才能拥有独特的课堂教学魅力。就如窦桂梅老师在书中所说:要有“惟我读尊”的课堂自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专业特色。

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还要有“专业自我”。专业自我,就是指教师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老师无疑是一个有专业自我的人。她的文字记录着她的专业自我:从“大敬佩与小遗憾”到“玫瑰与教育”;从“顺风逆风,我心飞翔”到“考试:不要让学生的生命支离破碎”……,每一篇,都从内心深处反思教育、反思自我。老师的每一段文字都让我热血沸腾:“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寻在。但,共同的是,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站立起来’——这是教师专业的真正灵魂。”那么,如何让自己站立起来?

斯宾塞写过这样一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听说很多学校都把它作为老师的必读书。书中的奶酪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的一种比喻,书中写了不同角色面对奶酪失去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法,对我们教育者是一个极大的启示。如今的时代,是日新月异的年代,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新变化,面对这些新变化,我们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转变?是固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还是随时最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更好一点,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我想,一个敢于追求新知识,敢于探索新方法的老师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

教师的意识决定着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要想实现专业自我,我们要进行三项修炼:第一:实现自我超越;第二,改善心志模式;第三进行系统思考。面对自己,经常问一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谁而做,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我作得怎么样。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让自己获得提高,不管“站立”多少,能站立都是好的。

 

老师是一名专家,是一朵玫瑰,玫瑰于人,手留余香。也许,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家”,也无法拥有玫瑰的绚丽。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朵路旁的不起眼的小花吧,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淡淡的幽香,给路过的人以精神的慰籍,这,也就足够了。


TOP
3#

听季志芹《框架结构》有感

这是一堂有思想的科学课,也是一堂有着浓浓课改气息的科学课。从自然课到科学课的改变,最重要的不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这堂课最大的特点: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

1.问题的产生来源于探究的需要

本课的研究问题,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框架结构的特点,引发了对框架结构的稳定性的疑问,从而引发了探究活动。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的探究需要,所以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纵观整堂课的时间分配,我们不难发现,老师给学生的探究时间是相对完整的,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话很少,或指导学生方法,或引发学生思考,决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动手动脑,也便于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学生对三角型为什么比较稳固解释得非常形象和生动,学生对立方体的加固也各有不同的思考……这些,都跟老师提供的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密切相关。

3.材料策略运用合理。

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同时,材料出现的顺序,方式也颇有讲究。本堂课,老师在材料的准备上花了不少时间,给学生准备了各种长短不一的小棒,使学生能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来进行选择,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此外,什么时候该出示什么材料,教师也做了精心考虑,她没有在一开始就把立方体框架发给学生,而是在学生设计好加固方案之后再发给学生,这个小小细节的处理,避免了材料带来的不必要的干扰,使得学生可以专注于研究。

4.关注学生“探究思维”的训练

只有关注思维深度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活动。在科学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一次次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探究活动来理解科学探究本身的意义。前两天看到《科学课》2006.12期省教研员卢新祁老师的一片文章,题目是《安静些,再安静些》,文章深入剖析了当前科学课上的普遍现象:“科学课上,只要一开始分组讨论或做实验,教室里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声鼎沸,群情激昂”,“这种浮躁的兴奋状态不能让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观察或研究问题的深层”,“这种兴奋更需要理智地控制,因为当前科学课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在这堂课上,老师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并且付诸行动;在让学生搭简单框架边搭边思考为什么;加固立方体框架时,让学生先思考准备怎么做,再来进行活动;比赛结束后,再思考“怎样的加固方法更好”……这些都可以及时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辩活动,通过“在思中做,在做中想”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

当然,这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如科学老师如何做到语言更加严谨;在立方体加固之后的思考、交流还不够深入;关于铁塔与中国古塔的比较也颇有争议……

但只要我们善于思考,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科学课堂必然会焕发勃勃生机!


TOP
4#

附:《框架结构》实录

张家港市乘航小学    季志芹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物体结构单元中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来引入框架结构的研究,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的框架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正方体的立体框架,由平面的研究活动引申到空间立体的研究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节约材料等优点。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框架式结构的认识

师:出示课件请大家看这是两座不同风格的铁塔,一座是外国的铁塔,一座是中国的古塔。仔细观察,你们能发现这两座塔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生:铁塔是用铁搭起来的,古塔是由砖或石头砌起来的;铁塔的下面大的部分是拱形结构;铁塔是空的,而古塔是结实的;铁塔是A字形的,而古塔一般是九层的,下面大,上面小。

师:还有不同吗?仔细观察放大的结构。

生:铁塔是在一个四边形内有许多个三角形组成,而古塔是不是这样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像铁塔这样,由一个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组成的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像古塔用石块或砖块砌起来的这种构造叫做实体结构。(板书框架结构)

师:可是当时造这种铁塔的时候,有很多人反对,你们猜猜是为什么呢?

生:怕不牢固;怕被风吹倒。

师:那么这种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到底是不是牢固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好吗?生:好。

师:那我们就先从最简单框架开始研究。

二、研究简单框架

师:请各小组分工合作,将盆子里的三根长的捆成一个三角形框架,将四根短的小棒捆成一个四边形框架。我们来比一比,看那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快。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师:看来每个小组水平都很好,在搭建的过程中也有了很多发现,我们暂时先保密一下,我们再继续研究一下这两种结构,好吗?

生:好。

师: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把将框架结构放平在桌子上,在连结点上往下压或者往上拉,或者把两边的斜杠往下压或者往两边拉。比较哪种框架稳定性好?同时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生进行活动,并讨论为什么会这样。

师:下面把你们的发现和想法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哪种框架比较稳固?为什么?

  生:(边演示边交流)我发现三角形的框架比较稳定,因为当我们再支点上往下用力的时候,下面的小棒就把上面的两根拉住了,变固定了;我也觉得是三角形的框架比较稳定,因为它们三根小棒相互牵制着,让它们谁也不能动,不像是四边形的框架,往下一压,其他的点全都移动了;四边形的框架会向其他方向变形的。

师: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物理学上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

当三角架顶端受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力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

起到拉力的作用。当三角行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

师:如果想让你的四边形框架也变得稳固,你该怎么办?每个小组快速来试一试。

学生操作将四边形框架加固。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四边形都变得很稳固了,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我们用一根长一点的小棒绑在它们的中间的话,变成二个三角形,就可以牵制其它的四根的,让它们变稳固了。(图形一)

生:我们在两边用两根短一点的小棒分别成一个小三角形,这样也变得稳固了。(图形二)

生:我们小组把中间用两根长的小棒交叉后,然后再用橡皮筋将中间交叉的地方连结起来,就更牢固了。(图形三)

 

 

 

 

 

 

 

 

 

 

 

 

 

 

 

 

 

 

 

 


 

(图形一)        (图形二)        (图形三)

师:那你们发现加固后的四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出现了更多的三角形;三角形如果对称一点,橡皮筋绕得结实一点的话,可以更加稳固。

师:(出示课件)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幅图,加固后的三角形的底杆把两边都拉牢了,变得更加稳定了。

三、加固立方体框架

师:在实际生活中,更常见的是立方体框架,看(出示立方体框架),这个框架太不牢固了,今天我们来举行一次立方体框架加固比赛。(出示课件。介绍比赛规则)

师:但是一般在制作一个较复杂的结构时,我们应当先画草图,计算好材料。下面请各小组先来设计一下加固方案。把你们的方案画在记录纸上的立体框架上。同时想想怎样设计能起到加固的作用吗?怎样尽可能用比较少的材料?

   生:设计方案。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设计方案,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我们准备在边上加上二根,再在中间加上二根;我们小组准备中间加上四根;我们中间在一根,上下左右分别再加一根。……

   师:刚才每个小组的想法都很好,到底效果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开始比赛,但是我们应该要考虑比赛的公平性,对吧?

生:对。

师:那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生:时间要一样;检测的方法要相同。

师:好,我们开始准备,计时开始。

生:学生动手制作;老师,你不要帮我们,因为比赛要公平。

师:时间到,停止。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你们的成果。好吗?

   师:请各组组长带上你们小组的立方体框架上台来,请全班同学作为评委,请组长在老师的指挥下一本一本的来放课本,放的方法要相同,看哪些小组的立方体能承受的课本最多。

生:一本一本的往上放书,进行比赛。

师: 为什么这几个小组的框架能承受这么多的书本?

生:因为他们搭得好,他们加的小棒比较均匀;因为他们讲究了对称,而且还在中间都用橡皮筋连结起来了……

师:因为我们同学添加了那么多的材料,就等于把一个立方体分解成了很多个三角形。不过失败的小组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失败的原因,就可以为以后的活动打好基础,相信再让你们来加固的话,肯定可以完成得更好,对不对。

生:是的,我们有信心。

师:现在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框架结构有什么优点呢?

生:比较稳定。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广泛运用这种结构,我们再来看些图片:(课件其他框架式结构的图片:塔吊、电塔等)

生:(观察课件)生活中的建筑。

师:它们都做成三角形的框架结构,除了稳定性好以外,还有什么优点呢?

生:节省材料;增加承重力。……

师:框架式结构不仅节省材料,在很高的建筑物中还可以减少风对它的影响,保持他的稳定性。

师: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了三角形的框架结构,生活中还有不少四边形框架结构,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回去后继续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 16:35:34编辑过]

TOP
5#

教学反思

构建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

从两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科学课,课题是“使沉在水里的东西浮起来”,课一开始,老师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装沙的小瓶,一个鸡蛋,还提供了各种其他器具,让三年级的孩子利用这些器具想一想,怎么让装沙的小瓶和鸡蛋浮起来。先小组讨论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再把每一种方法都试一下,并记录实验结果。老师宣布完任务,学生们便忙开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记录数据又慢,所以,两种物体的实验、记录大约花去了大半堂课的时间,而让这两种物体浮起来的方法,其实是大同小异……

案例二:

四年级的科学课《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情节一:老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水槽中,结果,大的沉下去了,小的浮起来了。老师让学生猜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的猜想有很多,大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大的重,小的轻”(因为现象迷惑了学生)。老师没有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测提出检验的方法,而是拿起两个不同的马铃薯,先放到第一个水槽中,结果都沉了;又把两个马铃薯放到第二个水槽中,结果都浮了……这下,学生大部分都明白了:“老师,我知道了,是第二个水槽中的水不一样,我发现,第二个水槽里的水比较浑,一定是加了盐……”(由于原来加的盐太少,老师在上课前2分钟还在加盐,所以盐没有完全溶解)

情节二:学生提出两个水槽中一个放了盐之后,老师说:“怎么知道这里面是不是盐呢?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老师一边说一边演示,从左边一个水槽里取了一滴水,放在铝片上烤干,观察现象;又从右边一个水槽中取了一滴水,放在同一块铝片上烤干,观察现象。发现,第二个水槽中的水烤干后留下白色颗粒(其实学生看得并不是很清楚)。接着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加几勺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案例引发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探究”这个词频频在各科教学中“亮相”,科学课也同样如此,《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确,走进今天的科学课堂,我们发现,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逐步被学生的
            
“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所取代。

然而,探究究竟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探究才有意义?……我们很多老师在面对新的课程的时候,往往只着眼于现象,把“探究性学习”简单化为“学生动手操作”。从上面的两个案例来看,由于没有理解“探究”的实质,整个教学过程要么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探究仅是热闹的实验场面(案例一),要么就是搞形式主义,走过程,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没有丝毫的思维空间;甚至在某些操作示范实验中,教师还存在着明显的错误(案例二),学生当然也就没有机会获得那种“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无法“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更不用说“科学素养”的提高了。

所以,唯有实现思想上的解放,我们的科学课才能实现根本上的转变,我们的科学探究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反思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科学课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

一、要深刻理解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从科学课程标准来看,科学课上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学生将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

1、  开展活动不等于探究性学习

有的老师在科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开展许多活动:做做实验,搞搞小制作,甚至整堂课都让学生自由地玩;有的老师让写学生小论文、调查报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有的地方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教学程序,每节课都照着去做,出现了把探究性学习形式化的倾向……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

2、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学习。新课程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和目标”,它的许多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但并不意味着“探究”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它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它比接受性学习方式要多花很多时间,这就决定了科学课堂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科学教材中有些内容(如知识介绍类等)也不适合用探究的方式。

二、要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几个要素

理解了探究式学习的内涵,我们可以知道: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一定是从学生的实际、材料的实际、环境的实际、教材的实际出发的,它关注儿童 探究思维的训练,给于孩子自主探究的时空,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必然是满怀兴趣和充满激情的。

具体地说,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探究水平。

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探究水平,实事求是地建构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是实现有效探究的基础。在安排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由易到难,层次分明,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如案例一中,不考虑三年级学生实际,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记录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先扶后放,在指导学生发现“改变重量”和“改变体积”可以让物体由沉变扶的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探究还有哪些方法,那么,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现在我们的科学课上强调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前概念”就包含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原有的探究水平,课堂探究活动则是“建立新的科学概念”的过程。

2、关注学生“探究思维”的训练

只有关注思维深度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在科学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一次次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探究活动来理解科学探究本身的意义。我们在让学生进行动手前,不妨先让学生先猜一猜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或小组)设计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凡是学生有能力解决的,老师绝不包办代替。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科学课程标准》),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成为教师有计划地启发下的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如案例二的情节一中,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猜想,并由学生自己上台演示,那么,学生就有了亲身经历“探究”的机会;情节二中,如果不是教师的直接告诉,我们的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获得一项新的技能,并在自己亲身体验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讲实验要求前,学生还可以认真的听,一旦让学生动手,教室里就象炸开了锅……;还有人这样形容我们的科学课:“只要听到哪个教室里很吵,声音很大,不用问,准在上科学课……”这样的评价难道不是我们科学课的悲哀吗?试想,这样吵闹的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没有思维的“探究”又如何能称为“探究”呢?所以,专家建议:我们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冷静地动手,这里的“冷静”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让我们的孩子在动手的同时要动脑,二是要让孩子在实验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3、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用来形容科学课材料准备的重要性是最恰当不过了。“材料”是建构“有意义”探究活动的核心,没有了材料就没有了动手做的对象,也就没有了思维的基础。

当前,科学教学材料的准备还存在着下列缺陷,主要是:材料的现成性(大多是教师准备好),材料的指令性(学习无选择材料余地),材料的同一性(各组实验材料大体相同),材料的固定性(大多是已经组装好),这就使学生在研究方法上也无自主和创新可言,于是观察到的现象、归纳的结果也大体相同,学习的结果也无自主可言。

为此,科学教学材料在坚持直观性、结构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要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问题、自己设计的方法,自己选择和准备研究用的材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材料;有的材料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准备,让学生成为材料选取的主人;教师准备的材料应是自助餐式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组合。此外,教师应以最适当的时间和方式呈现最有意义的材料。如果过早的出示材料会带有暗示性,学生失去了思维的空间,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材料给学生带来的干扰。
                

4、重视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因为评价的信息是监控学生理解的发展、调整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的有力工具,所以我们要重视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评价问题。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要学会精心选择评价的内容,使评价活动同时还能成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评价活动要集中在一些重要的内容目标和行为目标上,为学生展现他们的理解以及“做”科学的能力提供机会。具体地说,我们要注意及时性的评价和过程性的评价,及时引导学生的下一步行为;此外,一些鼓励的话,一些激励的措施即情感激励评价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也可以运用到我们探究活动中,使评价真正体现其价值。

 

总之,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探究”的内涵,放下“架子”,充分了解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科学课堂才会更加富有生命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