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杭高天文台公婆泉远征队活动小结
杭高日全食远征队今天(8月7日)正式回到了杭州,因为我要参加一个浙江省小学科学的小型研讨会,所以在8月3日参观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到酒泉后就和大部队分手,自行坐火车于8月6日回到了家!准备了近半年的8月1日甘肃公婆泉日全食观察活动已经过去了,虽然非常遗憾地没有见到全食的整个过程,但是从整个活动的安排上还是有好多可以总结的东西。
远征活动计划周密,内容丰富。
林老师两次亲自走过远征路线,联系好沿途参观单位,一次来回7000公里左右的路程,林老师对天文的热爱和严谨可见一斑!真的是很不容易!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安排参观登封古观星台、国家授时中心、中蒙边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游览黄河壶口瀑布等,这些活动中,有些都是一般的旅游没办法去的地方,让大家大开眼界!比如参观国家授时中心;比如参观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基地我们既参观了我国最早的发射“东方红”卫星的发射塔,也参观了将要发射“神舟七号”的我国最先进的发射塔;全体远征队员还和军人同吃同住。这实在是没有一个旅游公司能够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拉长了整个活动的时间和路程,也让大家比较疲惫。
机关算尽,事不由人
当初林老师为什么要定在马鬃山公婆泉?1、马鬃山在本次全食带的中心;2、马鬃山的平均年降雨量在50mm以内,而蒸发量在7000mm以上,所以晴天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3、马鬃山距离酒泉四百公里左右,而且是军事管理区,去马鬃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到马鬃山的日全食爱好者会很少。一直到7月31日,还有消息说本次日全食天气最好的是马鬃山,甚至听说有几百人要从金塔转到我们马鬃山来,8月1日上午的马鬃山还是晴空万里。但是,过了12点,眼见着天空的西面飘起了一朵朵“棉花”,但是那一朵朵“棉花”一点也没有引起我们的不安,因为都是一朵朵的,没有连成片。可是就在我们冒着烈日架好了器材后,发现那一朵朵的“棉花”在慢慢地聚拢来,成了“棉花毯”!这条“棉花毯”正好就“盖”在了马鬃山镇的上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最大的问题:机动性不足!
进了马鬃山就没有退路!从酒泉上高速到桥湾后,就只有一条路进入马鬃山,有差不多150公里左右。而且,这条路的中间有三段很长的路在修理,汽车只有绕道走简易路,一般的越野车和小车走起来问题还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的大巴就非常的吃力了,在简易路上的行车速度不超过10公里/小时。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日全食的观察计划里是比较糟糕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大部队一旦进入马鬃山就没有了退路!这要对当地的天气情况要有十足的把握!
四个小组的器材分配不均
观察有四个小组:国门小学组、明水古城小组、黑喇嘛要塞小组和“水库工地组”。在这四个小组中,只有“水库工地组”是自发形成的,“工地组”是在小何的策划下产生的,小何做了详细的摄影计划,就找了几个比较合得来的同学,开始人数本不多,好像只有胡一西、俞城、丁凡、袁劲等,我也看中小何的技术就打算和他们一起。可是在那天临出发的时候,天文科技公司的小孙、淮北的两位同学、郑州的同学都要求和我们一起走,而他们都带了比较好的器材,再加一起本来没有计划的同学也和我们一起走了,以至于我们小组有不下20人。国门小学组使用了最好的器材,但是国门小学组和我们小组一样,在整个日全食过程中几乎没有见到太阳,最好的摄影器材就这样浪费了!反观另外两个小组,明水古城小组是去拍地景的,没有带望远镜,这个小组看到了85%的日全食过程,竟然没有带望远镜和长焦镜头。黑喇嘛要塞小组去的人数最多,但是同样没有带望远镜和好的长焦镜头,大量的是“傻瓜”数码相机,几个单反的数码相机不是电池完了就是卡满了,要不就是镜头坏了,状况百出,只有两架单反拍到了全食时太阳钻出云缝的照片,可惜都很糟糕!林老师先是埋怨小何带走了最好的摄影器材,继而又说我的号召力太强大,真是天地良心!
器材不要携带过多!本次远征携带了大型赤道仪,三脚架,各种配件等等,光照相机就携带了4架(都是单反的)。这样多的器材让我的“机动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这次观察是第一次,在日全食发生时根本没有要转移观察地点的念头。但是反过来,如果当时想到要转移观察地点的话,我想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要收起、整理好各类器材,就要花大量的时间!所以明年的计划里,相机最多3台就够了,一台长焦拍全食时的贝利珠、日冕等,一台拍葫芦串,还有一台备用。赤道仪就省了,两个三脚架就可以了。另外,望远镜、各种配件就不用带了。这样既增加了机动性又能拍到自己想拍的东西了!
一定要有周密的观察拍摄计划!并且要进行专门的演练。因为在日全食的紧张拍摄中,一个人是顾不了很多事情的,所以大家有专门的分工。最主要的是有一个“报时员”,他(她)在整个日全食过程中,始终拿着经过对时的手表或者钟之类的计时设备,在日全食开始后,每隔五分钟报一次时间,特别是在食既前,要提醒大家摘掉套在望远镜和镜头前的“巴德膜”,便于拍摄贝利珠和日冕,而在生光前要提醒大家装上“巴德膜”,以免眼睛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