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杨和崽崽们的快乐日常(张明臣工作室成员) [复制链接]

1#
初次见面,这里是萌新小杨,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分享 转发
TOP
2#

欢迎小杨入驻论坛,期待网络研修出硕果!!!
TOP
3#

欢迎开贴,一起进步。
TOP
4#

帖子一开后续的内容陆续发上来啊
TOP
5#

巧克力味的绵羊,这名字有点意思
TOP
6#

欢迎欢迎,期待一下
TOP
7#

欢迎新人,欢迎开贴,期待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升,共勉
TOP
8#

       各位老师新年好!新的一年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虎虎生威!              这里是小杨,首先表示非常抱歉,开坑以后一直没来续帖,其实心里一直都惦记着这个帖子,想跟各位老师们交流学习,但因为刚刚上任,作为菜鸟的我,每天都在焦头烂额地应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时不时出现的家长、作业、备课还有学校的视频号等等,感觉每次想写一点东西,都会有新任务到来,所以拖了很久都没有跟帖,真的要在这里先和鼓励我,以及期待我发帖的老师们说声对不起,现在,小杨决定痛定思痛,化熬过的夜为经验帖,全面复盘上学期遇到的问题,不仅总结一些遇到的经验教训,也算是为下个学期立一个flag:一定要争取每周都能更新一篇帖子,立帖为证!不发帖就给张老师点星爸爸!交学费!
      第一更我想把帖子叫做《萌新教师求生指南》,因为这里是一些刚上任遇到的问题,有踩过的坑,踏中的雷区,同时也有自己的对策和困惑,这些经历让我在第一个学期得到了快速成长,把它们写出来,想跟各位老师请教,也想或许可以让以后的新入职老师避避雷~但是自己的水平和认知还非常有限,很多想法不够成熟,还请老师们指点批评!
TOP
9#


《求生指南》(一) 备课篇




      一学期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上课“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个学期里,十一长假让我得以对比出备课时间长短对上课效果的影响。首先,备课至少得提前半个月左右才行,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也行。在开学初,由于很晚才知道自己的教学年级,所以第一单元的备课非常匆忙,新课之前只看了教学参考书,把握重难点,在大致组织课堂的结构和语言后就进行教学,结果发现两个问题:
1.学生会提出很多让我猝不及防的问题,例如: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什么还有光波这种东西呢?人类怎么知道地核长什么样子呢?等等,其实通过备课是可以考虑到这些知识性的问题,或者了解相关知识应对学生提问,并且还能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但是匆促的备课只能完成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无法满足思维能力强或者知识面广的学生的需求,有时候我会看到学生眼神中有一点失望,或许是对没有得到答案而失望,但或许是对老师的信赖在减少。
2.语言不够生动,需要写详案。上课时我发现当学生感到开心、好奇等积极情绪时,他们会更愿意进行课堂的学习与思考,但是简单的笑话或者互动又只会破坏教师的纪律,对学生的思维毫无帮助,甚至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者轻视对科学的思考。例如,我对学生说: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沉浸式学习”,请同学们保持安静,学生会突然笑起来讨论抖音,表面上学生兴趣提高了,但是对学习毫无帮助;但是当我选择了用问题推进思考,塑造他们的成就感,反而专注力更高。同时,在讲高原和平原的区别时,一个班我单纯地用术语描述,另一个班我用地板和书桌的比喻描绘,明显后者作业正确率高很多。
       因此,在十一长假期间,我买了市面上的教辅资料,用作课堂内容的提升,同时,写了第二单元课程的详案,学生上课的热情和注意力有了很大提升,主要体现在作业的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讲过的知识点,错误率有明显的的降低。
TOP
10#

       各位老师新年好!新的一年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虎虎生威!              这里是小杨,首先表示非常抱歉,开坑以后一直没来续帖,其实心里一直都惦记着这个帖子,想跟各位老师们交流学习,但因为刚刚上任,作为菜鸟的我,每天都在焦头烂额地应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时不时出现的家长、作业、备课还有学校的视频号等等,感觉每次想写一点东西,都会有新任务到来,所以拖了很久都没有跟帖,真的要在这里先和鼓
巧克力味的绵羊 发表于 2022/2/5 0:40:31
谦虚的绵羊老师,祝新春吉祥,虎年安康!
TOP
11#


《求生指南》(一) 备课篇




      一学期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上课“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个学期里,十一长假让我得以对比出备课时间长短对上课效果的影响。首先,备课至少得提前半个月左右才行,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也行。在开学初,由于很晚才知道自己的教学年级,所以第一单元的备课非常匆忙,新课之前只看了教学参考书,把握重难点,在大致组织
巧克力味的绵羊 发表于 2022/2/5 0:40:59
未雨绸缪,提前整单元备课
TOP
12#


《求生指南》(一) 备课篇




      一学期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上课“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个学期里,十一长假让我得以对比出备课时间长短对上课效果的影响。首先,备课至少得提前半个月左右才行,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也行。在开学初,由于很晚才知道自己的教学年级,所以第一单元的备课非常匆忙,新课之前只看了教学参考书,把握重难点,在大致组织
巧克力味的绵羊 发表于 2022/2/5 0:40:59
选择了用问题推进思考,塑造他们的成就感,反而专注力更高——问题驱动,助力课堂教学更有效!
TOP
13#


《求生指南》(一) 备课篇




      一学期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上课“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个学期里,十一长假让我得以对比出备课时间长短对上课效果的影响。首先,备课至少得提前半个月左右才行,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也行。在开学初,由于很晚才知道自己的教学年级,所以第一单元的备课非常匆忙,新课之前只看了教学参考书,把握重难点,在大致组织
巧克力味的绵羊 发表于 2022/2/5 0:40:59
简单的笑话或者互动只会破坏教师的纪律,对学生的思维毫无帮助——与课堂无关的互动,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TOP
14#


《求生指南》(一) 备课篇




      一学期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上课“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个学期里,十一长假让我得以对比出备课时间长短对上课效果的影响。首先,备课至少得提前半个月左右才行,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也行。在开学初,由于很晚才知道自己的教学年级,所以第一单元的备课非常匆忙,新课之前只看了教学参考书,把握重难点,在大致组织
巧克力味的绵羊 发表于 2022/2/5 0:40:59 开始行动了,就前进了很大一步了!
TOP
15#

是要咖啡喝,还是不要呢。是一个问题
TOP
16#

在实践的海洋中遨游是需要技术的,很多时候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实践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属于自己特色的科学教学能力。
TOP
17#

同样是萌新,和绵羊老师共同进步,加油哦!我也发现,从课本身提高兴趣,层次会更好的规范学生的纪律。有兴趣想学了,自然讲话少了。但是这个境界对我来说还是很难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