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奉化区小学科学竺佳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
分享 转发
TOP
2#

小学科学第一次研修活动2021.03.25

范蕾老师执教了四下第一单元《凤仙花开花了》一课,由于上课时间与凤仙花花期错开,范蕾老师巧妙地选用了当季盛行的油菜花作为研究对象,解决了实验材料取材难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上,从学生身边的由真实接触体验的植物入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范老师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中,以《送你一朵小红花》的电影镜头导入,巧妙地将时下流行的明星电影与课堂结合,在课堂起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且小红花贯穿整个课堂始终,一以贯之,整个课堂非常地具有连贯性,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研讨兴趣。
并且电影当中的友情也作为一种友友间的互帮互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了课堂中。在范老师的教学中,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她对于探究的严谨性。
范老师的课,展示了她对孩子探究热情、证据意识、质疑精神的培养。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TOP
3#

《热在水中的传递》2020.12.25
一、情境导入
师:周末,老师在家里用锅烧了一锅水,让我们来看视频。(播放视频)
接下来,水的温度会怎么变化呢?
生1:水的温度会慢慢升高,最后沸腾、冒泡。
生2:水会慢慢变热,最后沸腾、冒泡。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相同的看法。那水在变热的过程中,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课前,老师收集整理了我们全班同学的想法,一起来看看。
    有25位同学认为,水在加热过程中,热是这样传递的:底部的水先热,受热的水向上流动,把热带给了上面的水。最后所有的水都热了。
诶,还有5位同学认为啊,热是这样传递的,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
生:我认为中间的水先热,再把热向四周传递,最后水都热了。
师:还有4位同学认为,热是这样传递的,也请他们来说说想法。
生:我认为下面的水变热后会变成水蒸气跑出去;这样上部的水就到底部了。
师:也就是你认为,水变热后会向上流动;上面的冷水就向下流动到底部继续加热。变热后又向上流动,这样循环,最后水都热了是吗?(最好可以出现水的流动)
师:剩余的3位同学,认为热是这样传递的,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认为是中间的水先热,再向上流动,再向两边流动,然后又下来。这样循环,然后都变热。
师:同学们的理由都很充分,但只是我们的猜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板书课题)
师: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你的观点呢?
生:做实验。
师:怎么做?
生:现场加热水。
师:好的,因为加热这么大一锅水,时间太久了;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就用水管加热少量的水。(出示装置)
师: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可以支持这种观点;
生:可以用温度计测量一下每一处水的温度。
师:你很有想法。不过,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起来很快。使用温度计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同学们更好的观察,老师准备了“温变粉末”,并把它加入到了水中。它的颗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到水的流动方向。
看到什么现象,可以支持第二种观点?
看到什么现象,可以支持第三种观点?
看到什么现象,可以支持第四种观点?(生上台画)
第一种:都是往上流的;第二种:会从这里往上,再往下;第三种......
(运用醍魔豆的截图功能)

师:实验开始前,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提示视频。(播放视频)
师:水沸腾时,结束实验。
生实验。(运用醍魔豆技术上传学生图片)
实验结束,生汇报。
预设一:(多数小组已观察到水的对流)
生1:我们观察到热水会先向上流动,然后再往下运动。所以我们认为水是这样绕圈变热的。
师:诶,下面的水热了会向上流动,流动到上面的热水又流下来了,还是上面的冷水呢?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热水往上流,冷水往下流;然后冷水变热又往上。
师:也就是你们认为热是这样循环传递的,对吗?
生2:是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观察到,底部的冷水加热变热后向上流动,上面的冷水又流下来加热;当它温度变高后,又向上流动。这样不断地向上、向下,循环流动,直到整个试管中的水都变热直至沸腾。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哪些观点是不对的。(师撤下错误观点)。
师:还剩两个观点,看来我们还得寻找更多的证据。(师出示材料)
师:在试管中,热是以热水向上、冷水向下循环流动的方式传递的。那在其他大一点的容器,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烧杯,如果我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出现什么现象,可以支持这种观点;出现什么现象,可以支持另一种观点?)热在水中会怎样传递呢?
生:我认为也会和在试管中加热一样,先往上流动,然后上面的冷水又会往下流动。这样循环。(上台画一画)(运用醍魔豆的截图功能)
师:其他同学可以把你的想法画在背面的记录单中。
    你们的想法和他一样吗?(如有不一样,再上台画)
师:大部分的同学认为热是这样传递的,还有自己很充分地理由,用上了刚才的发现。还有个别同学认为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就亲自通过实验进行证明。为了让现象更清晰,我们可以将红墨水滴入代加热的位置。
    实验开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提示视频。(播放视频)
师:实验计时5分钟,时间到结束实验。
生实验。(运用醍魔豆技术上传学生图片)
实验结束,生汇报。
(师:刚才的实验中,你看到水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热在这个烧杯中是怎么传递的?)(补充提问,如果学生自己可以说出来,则不问)
生1:我们小组看到红墨水从加热的地方先向上运动,然后向右再向下,然后慢慢都红了。所以我们小组认为烧杯中的热水也是这样循环变热了。
师:其他小组呢?
生2:我们小组还看到红墨水向上之后,还有一部分直接向下扩散了。我们小组也认为热水也是这样循环变热的。
师:现在,谁能来说说看,这两者在加热过程中,热的传递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它们都是酒精灯近的地方先热起来,然后向上流动,上面的冷水又会向下流动,变热后又向上流动,这样循环,最后都变热了。
师:是的,水在加热过程中,与火接触的水会先热起来,并向上流动,而上面的冷水又会向下流动进行加热,变热后又向上流动,不断循环,直到水全部变热并沸腾。
    我们把这样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叫做:对流。(板书)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谁的观点正确了吗?(师彻掉错误答案)
师:水是以对流的形式传递热的。那其他的液体呢?也是以对流的形式传递热的吗?
生回答。
师:是的,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发现:所有的液体都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做习题,醍魔豆选择器及统计、分析)
TOP
4#

科学团队第二次研修活动听课反思

今天听课三位骨干教师们的课收获良多,感触最深的是张宁素老师的《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这堂课。因为在张老师磨课的过程中,我真实经历了这过程中上课模式的不断切换,在感受就算是名师,要上好一节课,也需要不断试教、修改的同时,也体会到张老师每上一次课,都会有新的想法与教学方式的惊奇。
张老师在教学新知时的循循善诱,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比如在点出本文的重点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被阻碍吗?”突出了重点,充分的讨论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由此也让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透明的玻璃、不透明的纸板在遇到光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统一。而对于半透明的薄纸片却有许多不同的猜想。
这些情况真的如同学们所说的这样吗?那就通过实验来检验。实证意识体现淋漓尽致,所有科学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实验现象也就是证据的支撑。张老师将重点放在如何证明光是否受到了阻碍,来聚焦学生在实验中应该观察的现象即事实证据,过程自然流畅。张老师在PPT上出示了三个问题:怎么知道光是否通过了物体?怎么知道光部分通过了物体?需要看到什么现象能证明结论?经过思考和交流,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清晰明了。
张老师精心设计记录单,从物体有什么现象、小黄鸭有什么现象、小黄鸭身后有什么现象,透过物体观察小黄鸭细节、直接观察小黄鸭细节,多个方面请学生进行观察,得到多方位的证据支持,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张老师对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用心。从张老师身上,我学习到了很多,希望可以化为己用,让自己的教学有所长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