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的材料源于实践的探索
——一次教研活动给我的感悟
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杨云霞
一、背景或缘起:
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的上半年,科学教材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比原先的教材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实践性。并且改版后的教材更注重科学理念,而对科学来说,每一个科学理念都是从实验中得出的,所以实验的要求就变得更为精确,而一个成功的实验,必然离不开好的材料。08年3月28日,市教研员特地在城东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就在这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示范。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1、示范课《铁生锈了》
师:你看到过哪些生锈的铁制品?
生:剪刀
生:厨房里的菜刀、锅
生:玩具
生:游乐场里的机器
这时教师出示了一些图片,是教师亲手拍摄的校园内的生锈图。
2、成功的教具:水钟
“水钟”木制四个阶梯组成,每个阶梯上都有一个圆柱体水瓶,水瓶腰部打一个小孔,小孔水流入下一水瓶内,最下一级水瓶内有一浮标,浮标上有指针,瓶侧有刻度。随着水位的上升,浮标也随之上升,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
3、失败的教具:摆钟
《摆钟》这一课已成为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但又由多少老师亲手去制作过钟摆。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比较“帅气”的钟摆,可惜孙老师说这钟摆不准,并且都不太能摆,虽然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完善,可还是失败了。
4、教师“参与式”实验
实验器材:三瓶CuSO4溶液(饱和、半饱和、与铁钉发生过反应的)、铁钉、试管、镊子、一次性杯、餐巾纸
实验要求:组长自由选择CuSO4溶液,将铁钉浸入CuSO4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过一会,取出铁钉,观察到什么现象?
第一小组:我们选取的是饱和CuSO4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有一层深红色的物质。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选取的是不饱和CuSO4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了,铁钉上出现一曾浅红色物质。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反应过的CuSO4溶液,我们把半枚铁钉浸入溶液中时,溶液颜色变浅,铁钉上出现浅褐色物质。
……(其他答案大致相同)
一直以为“参与式”教学只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想到丁老师也把它用到了老师与老师之间。“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进行价值判断,从而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虽然在座的都是老师,但每位都虚心好学,认真“执行”丁老师安排的每个实验,因为在大学时专业是化学,所以对于很多实验现象已见怪不怪,但通过这次体验却让我重新找到了乐趣,我现在还清晰得记得当我看到现象时自己是怎样的欢呼雀跃,就如我的学生一般。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亲身体验,老师也一样,都是经过体验习得的。筷子要拿在手上,才知道怎么用;人必须跳入水中,才可能学会游泳;自行车要骑上,才能学会怎么骑。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学会。当然,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有一定的材料。
而丁老师就为我们这些“学生”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
(一)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正因为有了这三种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才使得后面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矛盾,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不同的盛液体的仪器:有小试管、一次性杯、烧杯。每位“学生”都
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取仪器,其实每种仪器都有优点。如小试管,因其直径较小,所以溶液装的量也少,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的CuSO4溶液。如一次性杯,虽然口大,但装溶液时可只装一个角落,并且摇晃的稍微重点也不用担心杯子会破。
(三)实验操作中的科学性:镊子、餐巾纸。很多化学药品都带有腐蚀性,
所以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这也是实验中科学性的体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直接用手拿钉子,那他的学生又会怎么做?丁老师充分注意到了这点,她不仅为我们准备了镊子,还有餐巾纸,真是细致到位。
给我的提示:
(1)材料的恰倒好处:示范课中,教师恰倒好处的出示的生锈图,可能学生也看到过,但并未去注意或者了解过,袁老师用身边的材料为本课开了一个好头,从而也激发学生产生寻找铁生锈的原因的兴趣。
(2)材料的精确性:葛老师的动手能力,一直是我所钦佩的,这次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古代的水钟(模拟)。看上去很简单,三个大油桶,几个洞,几根管子。但我想可能很少有老师会亲手去制作一个这样的水钟,并且做到象他那样的水钟:几个小时只相差十几分钟,更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我们可以想象他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从他的讲解及制作过程中,让我领悟到做一个科学老师,在你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前,必须先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3)材料的可完善性:虽然孙老师的教具最终没能完成,但下面的老师纷纷提出修改意见,包括钟摆的动力、齿轮数、齿轮的角度。有的老师甚至在黑板上画示意图,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相信在这么多老师的建议下,孙老师还会继续修改她的摆钟,当然,对其他老师来说,也打开了思路,为我们做相同的教具节约了很多时间,累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
现在的学生的知识面已经越来越广,作为他们的科学教师,我感觉很有压力。所以每次做实验前,我都会问自己:我该为学生准备怎样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否用其他材料取代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用这些材料是否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芦苇,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上。一切研讨和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而促进行为的跟进和改善。所以我喜欢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建设进取、合作、创新的教师文化;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培养教师直面问题的勇气,对自己的问题保持接纳和拥抱的态度;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对课例的主动思考: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思考"假如我来教,我该怎样处理?"思考“假如我来做教学工具,我会怎样做?”;思考研讨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让我们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断地去地摸索、修改、反思每一堂课的科学材料。准确的材料的选取,对于整堂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位科学老师都知道,我们科学课最难的就是准备材料,平时上家常课还好解决,但如果碰到上公开课就惨了,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每一样材料都得细细比对。小学科学探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而探究材料成了科学课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科学探究材料,科学课的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有了科学探究材料还要经过精心设计,选取有着种种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形成一种富有内在联系性的组合,使得探究材料成为有结构性的材料。
就拿《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这一课来说,课一上完,就有老师来问我岩石是从哪取来的,在这里我想讲一下我对于那次材料的选择。
1、到底哪种岩石才是最好的?
在实验“冷热能改变岩石的模样”中,我充分注意到了岩石的选择对实验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理想的实验岩石应该:加热时不会炸裂,加热时间只要半分钟左右就行,一放入水中,遇到水就会有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小碎石掉下来。
我在为学生准备实验岩石时,发现根本就不存在这样“完美”的岩石!我反复实验了很多的岩石,都没有找到理想的。有同事向我介绍说用页岩可能效果比较明显,但因为这种岩石是一层一层组成的,加热时,外面的岩石升温膨胀的速度快,一下子就向四面八方炸裂。虽然这种岩石的实验效果很明显,可其中的危险不言而喻,显然不能提供给学生做实验。
经过我多个地方的考察,最终从水库边取得了理想的岩石,因为这些岩石本来就是经过风化的,而且较薄,只要加热大概一分钟左右,再放入水中,就会有明显的现象。
2、多大的岩石才是最合适做实验的?
通过对比实验,我发现,比酒精灯火焰大的岩石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加热,而像绿豆一般的又太小,不容易观察。经过实验我发现,选择体积为0.6——1立方厘米的岩石比较合适。
3、用哪一个瓶子效果最好?
在备课时,为了做“流水对岩石的影响”这个实验。我完全按照课文提供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这么几个问题:①玻璃瓶子在盖紧盖子用力摇晃后,盖子很容易打不开;②并且学生在摇晃时很担心玻璃瓶子会摇破,因此就不会用力摇,也就体会不到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的剧烈碰撞;③罐头瓶子因为是金属做的,所以不用担心摇破,但因为罐头瓶子基本上都是不透明的,学生个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因此也被我剔除在外。经过多次对比实验,我对教材进行了改动:选择 “娃哈哈”矿泉水瓶,因为娃哈哈牌子的矿泉水比一般的口稍微要大点,如果有“农夫果园”的瓶子就更好了。由于瓶子大小合适,用双手很容易握紧,瓶口也较大,放石头也较容易。因此在实验中可以放心地摇,效果也很明显,真正体会到了岩石因流水而受到的作用。
至今依然清晰记得自己跟一个朋友,顶着酷暑,拿着酒精灯、打火机、烧杯、镊子,四处寻找小石快,一一做实验,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在水库边找到了这种理想的岩石。当然,我的工夫没有白费,整堂课中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好,因为我提供的材料不会让他们产生疑问,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也相当地高。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的理念与传统的“传授式”的理念相比,使老师有更多的改动教材的意识与权利。因此,精细的材料,不是来自照搬书本的示范,而是来自实践的探索,通过探索,才能设计出比书本更适合的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里指出:对课堂教学中的材料来说,也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特别是要尽量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适时增减材料,适时调整材料的发放顺序,也让科学材料的使用更具灵活性,以真正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之目的。所以探究材料的结构性如何,势必直接影响到学生发现、探究科学问题的成效。真正有结构的材料,不仅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少生出很多枝节,同时也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更好的科学理念。
三、反思与讨论: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参加过很多次教研活动,有自己学校的、教研组的、市里的、浙江省的,每次活动总能让我或多或少的在观摩讨论分析中提出理解与质疑,修矫与丰盈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但使我收获最大、最难忘的的却是这一次教研活动。因为我觉得它
1、实在
作为一线老师,如何研究和学习诸多名家的教学艺术,如何将研习为己所用,可能是基层老师最需要的学习能力。纵观整个教研活动,没有空话,有的只是切实的感受与真切的交流。
2、新颖
这次教研活动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开展,不单单只是授课、评课,还有教师教教师如何制作一种实验工具,更有体验式的教法,让老师也做一回学生,从讲台重新退回座位,但正是这一退回才给我们奠定了基础,为站上更高的讲台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自然。
这次教研活动的交流讨论环节一改有些活动存在的一人一台戏或无人发言的现象,讨论环境宽松自然,老师们发言很踊跃,讨论也比较热烈,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位教师的上课,所以每位教师都有话可说。没有一套套的理论,要的是结合实际的经验交流探讨;没有一味的赞美,要的是质疑与解惑。虽然很多老师大家相互不认识,但交流讨论问题却丝毫不感觉陌生。
作为一名教师,教研活动就如水的源泉,能让我从中吸取不少经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而我们市里有一个成长的团队,团队里有专业的老师给予新教师以无私的、专业的指导,他们的帮助和智慧的引领,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当然,我们也需要不断努力进取,充分利用每次教研活动的资源,为自己不断加油!
(本文获县案例评比一等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0 10:47: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