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网站
注册
搜索
帮助
论坛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教学研究
»
关于《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返回列表
1
2
楼主:王坚栋
关于《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5622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小兵嘎子
组别
线形动物
帖子
1247
精华
4
积分
8412
威望
7144
在线时间
3290
注册时间
2009-02-23
3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1 20:23
|
只看该用户
老师对科学教学的那份感情和付出,领人倾佩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622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小兵嘎子
组别
线形动物
帖子
1247
精华
4
积分
8412
威望
7144
在线时间
3290
注册时间
2009-02-23
3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1 20:24
|
只看该用户
很有想法,支持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79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wubin98146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636
精华
14
积分
13218
威望
11512
在线时间
15930
注册时间
2006-12-20
3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1 21:58
|
只看该用户
王老师,阅读了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你最大的成功就是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始终保持一颗虚心学习的心。说实在,这节课是难上的。这是一节观察课,学生能观察到什么程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教师的引导非常有关系。
这节课中,你引入了四种物质的分离作为观察手段的铺垫。这是一种创举,但合不合适,你要仔细思考一下。我没有仔细听过你的课,不知道你是怎样迁移观察方法的。要警惕一种情况,分离混合物是我已知的物质进行分离,而土壤的成分是什么,是不知道,进行探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指导不当适得其反你。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79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wubin98146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636
精华
14
积分
13218
威望
11512
在线时间
15930
注册时间
2006-12-20
3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1 22:05
|
只看该用户
观察课很难上,难在学生的关注点往往不是书上的知识点。比如学生关注到土壤中的非土壤的成分,忽略土壤是什么?事实上我认为这也是有点为难我们五年级学生的意思。土壤的成分是大学生才能研究的问题。而我们小学生确实只能观察土壤中有什么?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79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wubin98146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636
精华
14
积分
13218
威望
11512
在线时间
15930
注册时间
2006-12-20
3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1 22:07
|
只看该用户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观察土壤中有矿物质,把浸过土壤的水干烧,发现白色粉末,说这就是矿物质。你怎么看这种方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32
精华
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严益锋
组别
线形动物
帖子
933
精华
4
积分
7716
威望
6763
在线时间
2720
注册时间
2006-12-18
3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2 08:02
|
只看该用户
上好课,马上详细地反思,值得我们学习!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929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清风扬
清风扬
组别
苔藓植物
帖子
78
精华
0
积分
543
威望
465
在线时间
500
注册时间
2019-10-15
3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2 08:33
|
只看该用户
非常详实的案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377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坚栋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874
精华
5
积分
13414
威望
11515
在线时间
11840
注册时间
2019-09-22
3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2 15:39
|
只看楼主
回复
33楼
wubin98146
的帖子
老师谢谢你的关注
作为基层学校的科学教师,鉴于科学不考试,一般学生及家长都不会太重视,加上科学课本身额外可以利用的时间较少,故我常想是不是可以借鉴其他老师的研究结晶,结合自己的情况,快速地上出一堂有质量的课,这对于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应该是一条捷径。本课原先参看了张汉老师的方法,引入四种物质的分离作为观察手段的铺垫(让学生根据物质的特性来找土壤的成分),后来我没有采用这种方法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377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坚栋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874
精华
5
积分
13414
威望
11515
在线时间
11840
注册时间
2019-09-22
3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2 15:45
|
只看楼主
回复
35楼
wubin98146
的帖子
对于教材的内容,我和你的观点相近,有时候我觉得真的是难了点!(例如这一课,还有四年级的声音单元……)我想小学科学的重点应该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太过于严格、难度太深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兴趣不大,科学研究有时候也是枯燥的,最后的支撑点还是兴趣!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377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坚栋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874
精华
5
积分
13414
威望
11515
在线时间
11840
注册时间
2019-09-22
4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2 15:48
|
只看楼主
回复
35楼
wubin98146
的帖子
把浸过土壤的水干烧,发现白色粉末,说这就是矿物质,应该说是不严谨的,我是说科学家研究告诉我们这种物质就是盐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377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坚栋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874
精华
5
积分
13414
威望
11515
在线时间
11840
注册时间
2019-09-22
4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2 15:49
|
只看楼主
个人之见不一定对,大家批评指正!
每个人的认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肯定有偏见,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16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慈溪小后生
组别
真菌
帖子
23
精华
0
积分
159
威望
135
在线时间
790
注册时间
2019-09-17
4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2 23:03
|
只看该用户
回归本质,土壤种类太多,课本上的四种微粒是否过于武断,至少教材的教参应该给予我们科学老师解释清楚,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土壤内容 建议用时14到17节课,我们现在的教材一般用一个课时,至少,我们很多科学教师对这个内容是有很多疑问的,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聆听编写教材者想法意图的机会,实属遗憾。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377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坚栋
组别
节肢动物
帖子
1874
精华
5
积分
13414
威望
11515
在线时间
11840
注册时间
2019-09-22
4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09 15:13
|
只看楼主
回复
42楼
慈溪小后生
的帖子
老师你好用心,研究得好深哦!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default
bq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浏览过的版块
四年级资源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
Default
gree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