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问这是什么气体? [复制链接]

1#
      今天抽时间看了浙江省2019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活动评审一等奖视频《压缩空气》,由张秋佳老师执教。其中最大的亮点我觉得是板书的设计和教具的创新,将空气“可视化”,十分有利于学生构建科学概念。视频链接:      其中针筒内抽取了有色气体,我觉得十分巧妙。但是也产生了疑问,请问用的是什么气体?




请问有知道的老师吗?
最后编辑林杰 最后编辑于 2019-11-05 13:45:39
分享 转发
TOP
2#

常见的有色气体:
F2(淡黄绿色)
Cl2(黄绿色)
Br2(g)(红棕色)
I2(g)(紫红色)
NO2(红棕色)
O3(淡蓝色)
液化:HCL
CL2
TOP
3#

常见的有色气体:
F2(淡黄绿色)
Cl2(黄绿色)
Br2(g)(红棕色)
I2(g)(紫红色)
NO2(红棕色)
O3(淡蓝色)
液化:HCL
CL2
晓秋 发表于 2019/11/5 19:05:36
这回复 绝对科学味十足!
TOP
4#

把压缩空气转换成其他可视气体,方便学生学习。
TOP
5#

二氧化氮是有毒的,加压会和四氧化二氮相互转化
TOP
6#

所以这种气体在课堂上运用欠考虑
TOP
7#

回复 1楼林杰的帖子

很有心的科学老师,赞!
TOP
8#

我也好好奇 ,但不知道,
TOP
9#

是二氧化氮,不过评课时,喻老师基本否定了这个设计,认为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说,与前半节课相比反而是退步的。
TOP
10#

喻老师说,还不如用水来实验,再与空气比较。
TOP
11#

其实针筒中装水,与空气比较,课本中也是这么要求的。
TOP
12#

直观了,但危险的事咱不干
TOP
13#

直观形象,但有危险的,在课堂上总是存在争议,但是不是远离了危险是不是就真的是安全?
TOP
14#

回复 9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不错,就如同解暗箱的道理相同,这是科学研究中的经常性要碰到的问题,空气看不见,怎么办?用可见气体是一个佐证的思路,但空气不是可见气体,还是要用其他的方式进行研究。用思维的方式。
TOP
15#

常见的有色气体:
F2(淡黄绿色)
Cl2(黄绿色)
Br2(g)(红棕色)
I2(g)(紫红色)
NO2(红棕色)
O3(淡蓝色)
液化:HCL
CL2
晓秋 发表于 2019/11/5 19:05:36

有颜色的气体不容易找,很多有危险,邱老师专业水平高!
TOP
16#

很好的设计,但推广的难度很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