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未来博士今天可是带来了十个小实验跟同学们一起玩!在大上周,薇知姐姐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非常神奇的水果。今天未来博士就找了几种水果来跟同学们一起做实验!我们快快开始吧!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q0655t9olmv.html
1-橙皮喷火器


实验方法:
准备一块新鲜的橙子皮,将蜡烛点燃,然后用手向烛火挤压橙子皮汁。
实验现象:
用手向烛火挤压橙汁,橙子皮汁喷射瞬间,烛火被放大,火苗向汁液喷射方向延伸了两倍左右,并伴有“噼啪”的响声和雾状颗粒,延长的火苗不到一秒即消失。
实验原理:
橙子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香精油、果胶、天然色素、橘皮甙、食用纤维等物质,香精油和橘皮甙等有机物均为可燃物,被挤出后,会起到一定的助燃作用。
除了化学成分,橙子皮中大部分是水,因此助燃的同时伴有响声。
而挤压瞬间产生的可燃物很少,因此并“火焰“的效果只能维持不到一秒左右。
2-口香糖破椰子


实验方法:
准备一块新的口香糖,用手将口香糖内捏成圆锥状。用力的将椰子向口香糖砸去,看看椰子是不是已经被打开了呢!
实验原理:
椰子用口香糖打开是运用了非牛顿流体本身性质的原理。
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胶基,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分子特有的奇异的流变性质:非牛顿流体特性, 所谓非牛顿流体就是指不具备日常生活中常见液体(牛顿流体)特性的流体。
根据非牛顿流体自身存在的性质,当非牛顿流体受到的外力越大,速率越快的时候,它就会变得很坚硬。也就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所以当我们把口香糖做成尖锥体,再将椰子用力且快速的砸向口香糖,尖锥体型的口香糖受到椰子快速且巨大的作用,就变成了坚硬的利器,使得椰子被砸开。
3-气球遇上橘子皮


实验方法:
准备一块新鲜的橘子皮,以及一个吹满气的气球。冲气球挤压橘子皮,让橘子汁可以喷到气球表面上,多喷几下,看看气球是不是爆了呢?同学们注意要与气球保持安全的距离哦!
实验原理:
橘子、橙子和柠檬的皮内成分复杂,里面含有柠檬精油,其内含有机溶剂。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气球都由合成橡胶制成,属于有机物,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有机物。
橡胶被溶解,气球表层变薄后,受力情况发生变化,于是发生了爆炸。这种情况就像我们挤压气球一样,使得气球表层橡胶厚薄不一,受力不均,气球就爆炸了。
如果气球吹得很大,气球壁很薄,而果皮的汁液比较充足的话,或许只要溅到一点橘皮汁就有可能“引爆”气球。
4-橘子沉浮


实验方法:
准备一烧杯的清水,将一个未剥皮的橘子放进烧杯中,看看橘子是不是浮在了水面呢?现在我们把橘子拿出来,然后将橘子皮剥掉,再次放进水中,猜猜这次橘子还会浮在水面吗?
实验原理:
橘子的果皮在水中充满了微小的气泡,使橘子整体密度小于水,因而橘子可以漂浮。把橘子的果皮去掉之后,微小的气泡消失,橘子密度变大,因而下沉。
5-吃香蕉的瓶子


实验方法:
准备一只香蕉和一个瓶口略大于香蕉头的瓶子。将香蕉口的皮剥开一点,然后准备一个棉球,沾点酒精,用火将棉球点燃迅速扔到瓶子中,同时,迅速将香蕉果肉的头放进苹果中,看一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呢?
实验原理:
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空气也一样。这是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
当我们将点燃的棉球放入瓶中的时候,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会将一部分空气挤压出瓶子,这时候我们用香蕉做瓶塞,堵住了空气流通的渠道。
此时瓶内的空气慢慢冷却,从而让瓶内的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所以外界大气压就会将香蕉向瓶内挤压,于是香蕉就被剥皮了。
6-自制碳酸饮料


实验方法:
准备一杯清水,向清水里倒入适量的柠檬酸,再放入一些小苏打,盖上盖子震荡一会儿,待水再次变得清澈时,倒入少许白糖,再轻轻震荡一下,我们的碳酸饮料就做好啦!
实验原理:
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汽水能够不断产生气体就是因为其中有二氧化碳的存在。足量的二氧化碳有抑菌杀菌的作用,但是过多也会影响肠胃消化,所以为了不影响健康,一定要适量的饮用碳酸饮料。更何况,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喝多了也会因为热量摄入过多而导致肥胖。
7-自制香水


实验方法:
准备几瓣多汁的橘子果肉,用勺子将橘子压榨,将橘子汁榨出来。倒入可以将橘子果肉没过的酒精,静置10-15分钟,然后用纱布将液体从果肉中挤压到一个小容器中。将挤压出来的液体用滤纸慢慢过滤一遍。最后加入香精,倒入一些水稀释一下,我们的香水就做好了!
实验原理:
香水其实是混合了香精油、固定剂与酒精的液体,让物体拥有持久、悦人的气味。
精油取自于花草植物,也可以使用带有香味的化学物质。固定剂用来将不同的香料结合在一起,包括有香脂、龙诞香以及麝香猫与麝鹿身上气囊体的分泌物。酒精浓度则取决于是香水、淡香水还是古龙水。


8-水果电池


实验方法:
1.准备三个柠檬,用水果刀切两半;
2.将导电的一端与铜片相连接,作为正极,插到一块柠檬中;另一端与锌片相连接,作为负极,插到另一块柠檬中。
3.保持一块柠檬中插入一个铜片,一个锌片;将六块柠檬顺次连接起来,中间留出一个柠檬的空位,安装一个小灯泡。
实验原理:
水果电池是由水果(酸性)、两金属片和导线来简易制作而成的,它是利用水果中的化学物质和金属片发生反应产生电能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两种电化学活性强弱相差较大的金属,铜和锌,锌片的活性较强,易失去电子,因此作为负极;相对而言,铜片的活动性较弱,不易失去电子,因此作为正极。
铜片和锌片通过电解质(即水果中富含的果酸)和导线构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于是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小灯泡,小灯泡就能够亮起来了!
同学们可以准备多种水果和金属,试验一下,使用什么水果或者金属片制作而成的电池,会让小灯泡更亮?金属片插入的深度,对产生的电流大小是否有影响呢?欢迎同学们在后台给未来博士留言告诉我你的实验观察!
9-香蕉蜡烛


实验过程:
将香蕉果肉切两半,将一块薯片掰成一小块插到香蕉切口处。我们的香蕉蜡烛就做好了,用打火机点点看吧!
实验原理:
薯片是用土豆做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食用油,这两种东西都是可燃物,所以一点就着了。而香蕉不过是充当了一个烛台的角色。
10-苹果保鲜


实验过程:
将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在其中一半苹果切口上,均匀涂抹上柠檬汁;另一半苹果切口上,什么都不涂。在空气中静置一会儿,看看两个苹果均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
当苹果削皮后,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便在酚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新生的醌类物质能使植物细胞迅速的变成褐色,这种变化称为食物的酶促褐变。所以苹果削皮放一会儿后会变色了。
而柠檬汁含有一个有效的抗氧化剂——柠檬酸,把它涂抹在苹果的表皮上,防止了苹果直接与空气相接触,并且具有抗氧化的功能,所以能保持苹果的新鲜。
怎么样?同学们,这些有趣的小实验,你懂得其中的原理了吗?是不还有些似懂非懂?如果有一些还不能够很清楚的明白,我想在以后漫长的科学研究和学习过程中,你也将会继续接触到它们,到那时,你就能够更加理解其中的道理了!
同学们,我们下周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