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有引力引发万有浮力 [复制链接]

1#
我是保定市惠阳小学教师崔振茹,在讲浮力单元时,我有了一个灵感,纯属于自己的观点,前人没有提到过,想通过您和大家研讨,提出宝贵意见——
<万有引力和浮力(万有引力引发万有浮力)>
近三十年科学教学有感:
(1)浮力是由万有引力引发的;
(2)浮力的方向与引力方向相反(对一个物体而言: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显现为对它的引力);
(3)浮力大小等于被浸入物体的密度乘以被浸入的体积;
(4)浮力在流体中显示自由、明显(如在液体和气体中,密度小的上浮,密度大的下沉;即密度谁大谁挤下。);在固体中也有浮力,因固体间会相互阻挡,上下运动不自由,不能显示出浮力的效果,只有在外力晃动时才能有机会显现【如:(1)农民用簸箕晃动来分离种子的饱满和糠秕,密度小的糠秕会有机会从固体中上浮;(2)在记载地球历史万卷书的沉积岩中可看到排列规律——密度大的物质沉下,密度小的浮上;(3)刚碾后的新小米往口袋里倒时,会喷出呛人的(上浮)米糠。这种现象不光是后来受到空气浮力,开始是受到固体小米对糠的浮力而分离出来的;(4)农民在碾小麦穗时,为分离麦粒和糠,从高处倒下,一部分轻的被风分开,较重的麦糠、烂穗被更重的麦粒挤在(浮出)外层,可用扫帚扫开;】。
(5)任何两种物体间都有浮力(浮力也可以形象的 叫排它力;或叫两者引力之差,引力大者在下,小者在上,符合上轻下重的稳定原理);(此浮力规律适合于地球上,也适合于太空宇宙间,也可以对应万有引力叫万有浮力。)
(6)两种固体之间产生的浮力大小等于阻碍它上浮的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力平衡,处于静止状态;此浮力大小也等于重物密度乘以被浸入的体积;看具体状态……
(7)由引力和浮力作用引发地球上万物排序规律——密度大的因受到引力大,而离地心近,密度小的离地心远(如:由重、近(下)到轻、远(上)——石块、大粒沙、黏土、盐水、淡水、酒精、食用油、二氧化碳气、氧气、氢气……)。
注:《地球上万物排序规律》演示器,在前几年的“省自制教具培训班”上我已发表过,专家没提出异议,做成的教具,参加过市级展示。
(1)    物体的质量不受万有引力的影响(当然也不受万有引力的合力——引力影响),而物体的重量受万有引力(引力)影响。对一个物体而言:其受外部万有引力的合力称为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就是该物体在该地方的重量。引力和重力的方向、大小都相同。
(2)    物体质量不随物体在(高低)地球纬度变化而变化。物体的重量随物体在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或高山最远离地心处该物体最轻;在南北两极、海沟离地心最近处,该物体最重。
欢迎您单独给我提出尖锐、而又真诚的修改意见!我的微信号:hongjie13731668102;电话1373166810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