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省疑难问题研训感受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省疑难问题研训感受

椒江区东山中心小学 杨周辉


    今年有幸参与到省疑难问题研训,结合这两天研训的专家讲座和前辈老师的课堂展示,和自己的实践,谈谈对这次活动收获和感受。

社团活动已经在我们椒江区各个学校开展,当然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不同优势和限制,对于我自己所在学校来说,领导非常重视社团活动的开展,这也给我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开设我自身认为的拓展课程(社团)。

    经过将近两个学期的社团活动和自己这样慢慢的摸索,其实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的一线教师来讲,谈课程貌似离我们很远,但又很近,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愿意做,自己是否具备了对开展课程足够的积累。要做好一个拓展性课程,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能足够的理解、分析,不满足于教材提供的内容,不满足于教材给定的设计,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整合,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得我们所既定的课程真的为我们的孩子所接受。

    当然理论说说,可能会觉得比较不切实际,但真的去实践,去尝试之后,我们会明显感觉,孩子们对于我们的社团是很感兴趣的,这是在我科学课堂上很少会出现的现象,就是他们会追着你问:老师,社团这个星期还上吗?其实学生的期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再者,刚提出拓展课程,初探课程时,也遇到很多迷茫,不知道什么是拓展课程,总觉得拓展课程不就是和孩子们做个活动,一起玩,一个星期想到去这么田地参观枇杷基地,过个星期坐在实验室来做个公平杯,再下个星期做做走马灯,回头想来,其实我自己都很迷茫,都是随性而为,随意而为,想到什么做什么,没有主题,没有一条主线,这不是课程,这就是兴趣活动。

那么什么是课程?这两天的感受最深的就是,课程是有一个“大主题”下的能系统、持续进行,有一个整体上的规划,可以长期实施的课程,只有我们自己都理顺了主题,主旨,才能交给学生更多。也只有我们的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并最好的情况是与我们教材相结合,紧密联系,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从“课堂”“拓展”到“实际生活”,才真正可以长期进行实践!




鸡蛋被“吞”了


[img=110,0]http://lt.zjxxkx.com/tools/ajax.aspx?t=image&aid=89842&size=300x300&key=EnxBBozrcd[1Cup8zJ9ZmA==&nocache=yes&type=fixnone[/img]

走马灯


公平杯

3.png (, 下载次数:0)

(2016/6/8 16:08:02 上传)

3.png

2.png (, 下载次数:0)

(2016/6/8 16:08:02 上传)

2.png

最后编辑辉杨杨 最后编辑于 2016-06-08 16:08:02
分享 转发
TOP
2#

动作快的,有想法
TOP
3#

是啊!只有我们的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并能与我们教材相结合,紧密联系,才能真正的做到从“课堂拓展”到“实际生活”中来,才能常抓不懈,坚持持久!
TOP
4#

学友所获就是好!
TOP
5#

拓展课程活动有想法。
TOP
6#

课程拓展除了素材,更需要课程理念作支撑,形成课程体系,课程才能焕发生机!
TOP
7#

感受不错,希望在实践中更进一步。
TOP
8#

回复 7楼喻伯军的帖子

感谢喻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慢慢实践,点滴积累,希望有机会再参与活动,与您多探讨交流。
TOP
9#

赞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