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5年陈建秋“自助听课日”活动和听课笔记 [复制链接]

31#

 

20151028听课笔记晨找果子的刺猬


 
























课题


找果子的刺猬


册数


美术三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028


班级


天宁小学304


执教者


莲都区天宁小学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刺猬的特点(6分钟)


0946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好了工具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开始上课。


0947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秋天到了,果实熟了,人民忙着收稻谷。有个小动物,它在忙什么?(动物图片)


生:刺猬。


师:这个小动物有什么特点?


生:椭圆形的。


0948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小时候的刺比较茂密,还有毛也没有那样坚硬。


0949师:它的腿有什么特点?


生:又细又软。


0950师:它是很勤劳的。等一下它要去找果子。我们再看一下它的脸有什么特点?


生:尖尖的。


师:鼻子呢?


生:有点往上翘。


0951师:看一下同学们说的对不对。


师:刺猬有什么生活习性呢?我们来看一下。


生看课件上的介绍。


[点评:开头可以更直接,和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谈话可略去,直接从刺猬一词进入,先问学生见过刺猬吗?说说记忆或想像中的刺猬,再出示刺猬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刺猬的外形特点。]


二、欣赏刺猬图画(3分钟)


0952师:我们看一下,这位新朋友,在画家眼里是怎样的?(课件出示画家眼里的刺猬)


0953生:可爱。


师:再来看,小朋友眼里的刺猬是怎样的?(课件出示小朋友眼里的刺猬)


0954师:谁来说说,小朋友眼里的刺猬是怎样的?


生:眼睛尖尖的。


生:鼻子像个小圆点。


师:刚才我们还发现一个大特点,那就是刺,小朋友觉得很漂亮,用了彩色来画。


[点评:这个环节可以和第一环节合并,让学生认识刺猬的外形特点,为后面的泥塑做好铺垫,节省出的时间用来交流反馈。]


三、讲解泥塑刺猬的做法(6分钟)


0955师:我们今天用泥塑的形式,来制作小刺猬。


0956师:我们先捏一个椭圆形,头也是椭圆形。做好身体之后,那刺我们用什么办法做?


生:牙签。


生:可以用剪刀。


师:看来大家都看过书了,还有什么方法吗?


生:用橡皮泥粘上去。


0957师:小朋友都说了许多方法,我们可以……今天阕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用剪刀剪的小刺猬,大家看一下。(实物投影刺猬样品)


0958生观看,有惊叹声。


0959师:当我们把形状调整好了,就可以装上刺,再加眼睛、鼻子,这样就更好看了。


1000师:下面我们就拿出工具,开始做,做好了,就可以让你和新朋友一起玩耍了。提醒大家在造型上可以丰富多样,色彩上注意搭配。


(板贴步骤:搓身体、四肢——调整头部——装上刺)


[点评: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重点,老师的组织相当精彩,若能让学生分解刺猬的组成部分和特点,并说学生来说各部分的泥塑制作方法,更佳。]


四、制作泥塑刺猬和展评(24分钟)


1001生动手做。


作业提示:1、泥塑刺猬可以采用水滴形,手捏成形,巧有生活原型等手法表现(水滴形、剪刀剪等),形态……


1003师:当然,你们也可以给它做个脚,它的脚是很细小的,比较矮。


1004师:在使用剪刀和牙签的时候注意安全。


生逐步完成作业,师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


1020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即时点评,并鼓励学生自我介绍。


[点评: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介绍自己制作的刺猬,这种形式很好,但当时课堂上学生比较拘谨,有些可惜。而且在交流作品时,还有许多学生继续在做刺猬,导致交流效果不是很好,还是需要想办法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建议利用学习习惯卡进行激励。]


五、(2分钟)


1025师:我们再来看看设计师眼中的刺猬。


生边观看,边表示赞叹。


1026师:今天我们学习制作了小刺猬,希望大家以后爱护小动物。其他没有做好的,可以把作品送上来。


[点评:结尾时间紧张,略显仓促。]


总评:课题是“找果子的刺猬”,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正在找果子的刺猬,也就是说只要完成刺猬泥塑,二是已经找到果子的刺猬,需要完成刺猬和身上的果子。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分层,一般同学完成第一种刺猬泥塑,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完成第二种刺猬泥塑。本节课学生的作品比较精美,反映了平时基本技能训练扎实,学生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足之处是作品反馈交流时间不够,讲评时需让更多学生参与,方式可以更多样化,比如除了老师讲评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至于时间不够的问题,可以从开头导入环节和图片欣赏中节约解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8 19:12:01编辑过]

TOP
32#

 

20151028听课笔记吴静立定跳远


 
























课题


立定跳远


册数


体育四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028


班级


天宁小学402


执教者


莲都区天宁小学  吴静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6分钟)


1040师:身体不舒服的同学请举手。(3个学生举手)


师:三个同学在旁边听课,其他同学慢跑热身。


学生沿操场跑道慢跑2圈。


1044师整理队列。


1045组织学生做肢体操,让身体各关节活动开来。


[点评:老师关注特殊体质或特殊原因的学生,是体育课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也建议对这些学生作适当安排,比如担任小助手,在活动中进行监督或裁判,而不是整节课都是旁听,可能更合适。]


二、基本训练(19分钟)


1047师:今天我们要练习的内容是立定跳远。先来做一下分解动作。


学生跟着老师做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


1049按队列中数分为两列,进行尝试练习。


1058师对学生刚才的活动进行点评。


[点评:先分解动作练习,再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进行动作点评,这样的安排合理有序,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个人觉得动作点评时可以请多几个学生进行演示,包括比较规范的动作和不规范的动作,让学生有切身、直观的感受。]


1059生继续练习。


1101师:回到原来的位置,组长在前面,下面我们进行小小的比赛。跳的人在圈子里面。不跳的人在后面,然后蛙跳到对面,进行接力。特别提醒的是,我要看动作是否规范。


1102生分组进行竞赛。


[点评:在老师的强调下,学生不是盲目追求跳跃速度,而是比较重视动作规范,非常好。]


1105师宣布各组成绩,并对34名的小组进行惩诫,做下蹲动作5个。


三、柔韧性拓展(5分钟)


1106师组织队伍。


1107师:原地坐下,双脚打开,压腿。


生面对面进行压腿练习。


[点评:感觉学生面对面这样的练习方式不是特别合适,建议换。]


四、课堂小结(3分钟)


1111师整理队伍。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立定跳远。


师:知道怎样进行立定跳远吗?


生:要脚尖着地。


生:手臂前摆。……


1113师:好,以后记住动作要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总评:这节课的教学环节合理、有序,从热身活动到基本活动再到拓展和整理活动,主要环节的练习也比较到位,较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学生的纪律比较松散,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作用可以加强,课堂上多采用积极评价,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更投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8 19:58:39编辑过]

TOP
33#

 

20151029听课笔记陈惠华哦,十分钟


 
























课题


哦,十分钟


册数


音乐四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029


班级


天宁小学406


执教者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惠华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7分钟)


0832师:跟以前一样,先进行音阶练习。


教师弹,学生唱,1——7——1


0833师:刚才的状态说明大家精神很好。不过可以唱的更柔和点,不要那么使劲。


教师弹,学生唱,1——7——1


0834师:大家能不能听出音的高低,老师弹两个音,分别用手势表示。


教师弹,学生听,用手势表示。


0836师:这两个音更近,大家注意听……


学生继续进行发声练习。


0838师:有很大的进步。


二、乐理学习(11分钟)


0839师:黑板上这5个小节,就是刚才大家练习的。要不要先唱唱谱?


教师弹,学生唱, 5  3  |  4  2  |  6  5  |  i  5  | 3  1  |


0841u唱这段旋律。


师板书“十分钟”: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什么?


生:下课。


0842师:那下课了,是不是你会感觉到快乐?


生:是的。


师:那你能不能用欢快的方式,说一说呢?


生:十分钟。


0843师:那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下,你们能不能用手拍节奏伴奏呢?


生:……


0844师:拍号,2/4,小学学习中有许多拍号,比如还有3/42/86/81/44/4。刚才老师怎么读的?从上往下读。比如2/4,读作二四拍子,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


板书:x x | x x |x x x x |x o |


0847师:今天我们还要学的一个重要知识,就是强弱规律。


生跟着强弱强弱的节奏拍手。


0849师清唱《十分钟》,并带头用手拍节拍,学生跟拍。


三、学唱歌曲(20分钟)


0850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分钟。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同学们听完了要思考,这首歌曲一共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旋律有什么不一样?


0851生听录音欣赏。


0852师:有几部分?


生:两部分。


师:都听出来了吗?第一部分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小节?我用钢琴帮助你。


0853师弹奏旋律,学生听音。


0854师:找到了吗?相同的小节是哪个小节?


师:为什么不说?还不会唱,那你上来写出来。(| 5 5  3 4 |  5  0 |


0856师:休止符前面的那个音,要唱的比较短。


生跟老师唱。


0856师:有一个小节,和它相似的,找到了吗?(| 5 5  3 4 | 5 |


生跟着老师唱。


0857师:我相信这一段同学们都学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唱。


生跟着钢琴学唱谱曲。


0859师:把前面的加上,我们一起唱。


生跟着琴声唱。


0900师:下面能直接把歌词填进去吗?


生:能。


师:我也觉得你们能,但有一个地方要提醒一下,“让那疲劳的眼睛……”


0901跟着琴声学唱歌词。


师:真不错,基本上都唱下来了。要注意休止符。


生继续学唱第二段,有些难点和不正确的地方老师进行强调说明。


0908站起来齐唱。


0910师:不仅十分钟来了,其他小伙伴也出来了,那我们下课吧。


总评:下课时,许多听课老师说听了这样一节音乐课,心情都好多了,这应该是很高的评价吧!音乐方面我是外行,其实美术、体育方面也一样,那就作为一个外行人,简单评说一下。本节课,老师一直用轻声细语来组织学生,用美妙的琴声来引导学生,这种感觉非常好。学生都很认真地参与到相关学习中,哪怕是平日十调皮好动的同学,也是如此。而且,老师结合歌曲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还强调学生保持唱歌的良好姿态,这一做法值得学习,长期以往一定会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显著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9 17:34:12编辑过]

TOP
34#

 

20151029听课笔记叶阳整理房间


 





























课题


整理房间


册数


一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029


科目


数学


地点


天宁小学106班教室


班级


天宁小学106


执教者


莲都区天宁小学  叶阳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5分钟)


1328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起床,都是谁整理房间啊?


生:爸爸妈妈。


师:那你们自己会不会整理房间啊?


生:会。


1329师:那谁来说说,你会怎样整理房间?


生:帮妈妈叠被子。


1330师:那淘气和笑笑的房间,我们来看看,谁的房间比较整齐?


生:笑笑的房间。


师:谁的房间乱糟糟?


生:淘气的房间。


1331师:那怎么整理,才能把房间整理的比较整齐呢?


生:把玩具放在房间里。


师:怎样整理房间,让它和笑笑一样整齐。


1332生:把床上的衣服都整理好。


师:把乱放的椅子放在桌子下面。


师:这是笑笑的房间,她的房间怎么样?


生:很干净。


师:为什么会干净?


1333生:因为她把衣服都整理好了,被子也整理好了。


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啊?请***里回答。


生:因为变的很整齐很美观。


师:像这样,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叫分类。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分类。


二、初步分类(5分钟)


1334师:怎么分类呢——


生:玩具和玩具放在一起,衣服和衣服放在一起。


1335师:那这个房间,我们该怎么整理?


生:把玩具和玩具放在一起。


师:这里谁是玩具?


生:小汽车。


师:还有呢?


生:足球、篮球。


1336师:那我们把玩具全部分类好,现在该分谁啊?


生:把衣服和裤子整理到自己的柜子里。


师:衣服和裤子,这些都是衣物,放在一起。


1337师:还有什么啊?


生:铅笔盒、书本。


师:现在经过你们的分类,房间就变的非常整洁了。


三、巩固训练(10分钟)


1338师:下面我们做个分类的小游戏,4个人4个人一组,前面的同学转过去。


[点评:没有说明具体要求,学生的分组活动显得比较零乱和吵闹。]


1339生分组进行分类。(材料: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纸片)


师(补充):讨论好了,是不是有多种分类方法?


1344师:下面停下来,我们听听,大家是怎么分类的?


师:***上来,你是怎么分的?


生:按颜色分的。黄色、绿色和红色。


1346师:还可以怎么分?***同学。


生:把圆形和圆形放在一起,三角形和三角形放在一起,正方形和正方形放在一起。


1347师:这个是按什么分的?


生:图形。


师:我们在分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我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同学。


生不能回答。


1348师:请***同学来说一说。


生:分类的时候按颜色放在一起。


师:注意听,我问的是分类时要注意什么?


1348生:不要漏分。


四、课本练习(21分钟)


1349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图形可以怎么分?(不同形状的图案里有不同的水果)


生:按颜色分。


师:按颜色可以怎么分?


生:黄色和黄色,蓝色和蓝色,紫色和紫色。


1350师:还可以怎么分?


生:按图形来分,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1351师:还可以按什么分?


生:按水果来分。桃子、橘子和梨。


师:猜猜,这是按什么来分?


生:图形。


1352师: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动物园玩一玩。这个动物园里有什么啊?


生:小狗、蝴蝶、兔子、小鸟、蜜蜂、小猫……


师:看看,要求怎么分?


1353生: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师:把书本翻到58面,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没有彩笔的小朋友可以用铅笔涂。


1354生完成书本上的涂色活动。


1358师:下面大家一起来看,小眼睛看电视,会飞的小动物,都对了吗?


生:对了。


师:刚才我们到动物园,下面我们到植物园,植物园有什么啊?


1359生:黄瓜、梨、香蕉、茄子、白菜、苹果、桃子、萝卜。


师:可以怎么分?


生:水果和水果分,蔬菜和蔬菜分。


师:***同学说。


生:……


1400师:这些是水果,这些是蔬菜。


师:小眼睛看屏幕,一起来读。


生: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0


师:下面请小朋友进行分类。


1401生在书本上完成要求。


1402师:我看大部分的同学都写了,你做对了吗(课件)做错的小朋友改过来。


1403师:现在在这幅图中,看到什么?


生:玩具,文具,衣服鞋帽。


师:现在我们来送这些东西回家。第一个是谁的家?


生:玩具。


1404师:第二个是谁的家?


生:文具。


师:第三个是谁的家?


生:服装鞋帽。


师:请大家把序号填在房子里,不是把线连进去。


1405师:每个东西的下面是不是有个号码的?把号码写到家里去。


生完成58面练习第3题。


1409师: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写好了,我们现在把这些东西放回家。


点击课件,把相关的物品序号填写在框里。


1410师:你做对了没有?做错的改过来。


五、课堂总结(2分钟)


师:这堂课你学到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到了分类。


师:还有什么收获?


生:可以颜色和颜色一起分,图形和图形一起分。


师:这是分类的方法。


1411生:还知道哪些动物可以在天上飞。


师:好,下课。


总评:组织教学时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每个题目的落实指导比较到位,学生的达成率也比较好。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比如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而不是全部都是全班反馈,可以让每个学生的落实更到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9 17:34:34编辑过]

TOP
35#

陈老师听课速记能力真牛!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36#

 

20151103听课笔记张金爱阶段性练习一试卷分析


 





























课题


阶段性练习一试卷分析


册数


二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13


科目


数学


地点


天宁小学203班教室


班级


天宁小学203


执教者


莲都区天宁小学  张金爱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第1题看图写算式(3分钟)


0833师:今天我们来讲一下试卷。先看一下第一题(有多少个正方形),有哪个小朋友来说一下?


生:……


师:在这里,老师有个要求,要写出——


生:得数。


0834师:这里还要写上单位,单位是个还是块?


生:块。


0835师:在这个算式中,乘法的得数叫什么?


生:积。……


二、第2题单位换算(11分钟)


师:我们再来看第2题,请个小朋友说说。


生:357。(357=357分)


0836师:最后的单位是什么?


生:分。


师:谁来说说,元角分是怎么换的。


生:3元就是300分,5角就是50分,7分就是7分,357分就是357分。


师:一起来说一遍。


生:3元就是300分,5角就是50分,7分就是7分,357分就是357分。


0837师:100分就是多少角?


生:10角。


0838师:25角就是多少元多少角?


生:20角就是2元,5角就是5角,25角就是25角。


0839师:我们来看一下, 前面是转换成几个单位?


生:2个单位。


师:这里是转换成几个单位?


生:1个单位。


0840师:现在我们看第2小题。刚才是转换,现在是比较。你怎么做?


生:把角换成为元。


师:还可以怎么做?


生:把元换成角。


0841师:刚才这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可以,我们来看一下……要注意写上单位。


0842师:下面来看第二小题,把12元和120分怎么比较?


生:把12元换成分。


师:那12元是几分呢?


生:120分。


师:12元是120分吗?1元是几分,那12元呢?上千的我们没有学过,谁来?


生:1200分。


0843师:谁来告诉老师,120分到底是多少?


生:12角。


0844师:


生:120分,错,120分等于12分。


师:又有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个对?


生:上面那个对。


师:***同学你觉得对不对?上面有2个答案,或者你有其他意见?


生:12分。


0845师:120分,这里有几个100分,1个,100分就是几元?那20分就是角?(2角)


0846师:那120分就是——


生:12角。


师:所以下面两个都是错的,我们转换的时候要注意。


三、第3题比较大小(5分钟)


0847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比较这两个数。这一道该怎么比较呢?(4*2+4  4*6)老师看了一下,都是这几个同学举手,有些同学都不敢举手。***同学。


生:……


0848师:他刚才声音太轻了,老师再请个响亮的小朋友。


生:4*224,再加434,比64小。


0849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是先算出来,前面是12,后面4*6个是24,所以后面大。


……


0850师:我们来看一下***同学的方法。他是把4分成为22,这样的话就有626*2,后面是4*6,那是4大还是2大?


生:4大。


师:所以6462要大。这个方法也很好。


四、第4题等量转换(8分钟)


0852师:我们来看一下第4题,先来读一下这个题目。


生齐读题目(一张10元可以换几张两元和几张一元,还可以换几张五角)


师:读懂了吗?


0853师:还有些同学没有读懂。再读一遍。


生再次读题。


0854师:读懂了吗?真棒。这里有个关键的字,找到了吗?


生:和。


师:非常好,“和”就是把一张10元换几张两元和几张一元,下面谁来告诉老师,能换成几张?***同学。


生:一张10元可以换……,还可以换成45角。


0856师:大家有没有听进去?还可以怎么去理解?


生:还可以换20张五角。


师:还可以前面是逗号,就是怎么换?另外再换。同样是用这个10元去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方法有许多种?


生:可以换32元和41元。


0858师: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可以换。


生:32元是6元,41元是4元,一共是10元。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吗?


0859生:42+21元。


生:22+61元。


师:还有吗?


生:12+81元。


师:真棒,一张10元我们可以有4种换法,大家只要填写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五、第5题算式转换(8分钟)


0900师:第5题。我会填。大家来看一下。7+7+7+7+7+7=


生:7*6


师:还可以——


生:6*7


0901师:那这道题2+3+4+5+6,怎么做?我们这几天学的是什么?


生:乘法。


师:乘法要求是几个相同的加数。那这道题的加数不一样,怎么办?


生:2+3+5=104+6=10,就可以写成2*10


0903师:真棒,表扬她。


生:还有——前面全部都加起来等于20,写成1*20


0904师:非常好,除了这两个,还有吗?


生:2*8


师:2*8,可以吗?有同学发现有问题。


0905生:二八十六。


师:得数就错了。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5*4


0906师:老师发现有声音,小朋友要倾听其他同学说话。


生:2+3合成5,把6拿一个数给4,那4也变成56也变成5,……


师:那总共是几个5


生:45


师:那45写成乘法是——


生:4*5


0907师:也可以写成——


生:5*4


0908师: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数字,换成相同的加数,再进行换算。


生:还有——


六、略讲68题(3分钟)


师:我知道大家还有其他方法,这里就先不讲了,读第6题。


生读:树上原来有65只小鸟,飞走了32只,又飞来了18只,现在树上还有()只小鸟。


师:几只?


生:51只。


0909师:第7题。……


生:……


0911师:我们看第8题。一根绳子对折后每段长度为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怎么理解对折?


生:……


0911师:下课。


总评:张老师的教学能做到深入浅出,把简单的数学算理分析的很透彻,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地提升。唯一不足的就是要思考怎样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在学生已事先做过练习卷的前提下,一节课内完成一张练习卷的讲解指导,个人建议可以在集体对答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挑选一些重点或难点题目进行分析,而不是逐题按顺序分析。


 

TOP
37#

 

20151104听课笔记曾忠明钓鱼的启示





























课题


13钓鱼的启示


册数


五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14


科目


语文


地点


天宁小学503班教室


班级


天宁小学503


执教者


莲都区天宁小学  曾忠明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预习生字词(7分钟)


0832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97页,自由读单元导读,了解内容。


0833生齐读单元导读。


师:通过这一导读,我们明白这一组单元要明确的主题是——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083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单元的第一课,钓鱼的启示。启示,就是启发,就是从中明白的道理。那钓鱼,能钓出什么道理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字,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请大家把词语手册翻开,边读边了解这些词语的的意思。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0836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师(补充):完成任务之后,必恭必敬地坐好。


二、学习生字词(7分钟)


0839师:完成的差不多了,刚才我转过来的时候,发现有7个同学认真的预习过,还有些同学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完成好,要引起注意。那这一课有什么不明白的?没有,那我们来看一下生字的情况。


0940师:没有抽到的同学,把生字描三遍,抄三遍,***同学,请读。


被抽到的学生读生字和词语,师适当指导和纠正。(共抽了3个学生,用时3分钟,朗读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


094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本课生字和词语。


师:生字里面大家有注意这几个字,翕,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0945师:翕动,就是一张一合。大家在预习中应该已经知道。


师:钓,钓和钩,要注意这里的区别。咀,咀嚼,沮,沮丧,眼泪都流下来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1分钟)


0846师:下面请大家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自由读课文。


0850师: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同学。


生:作者从自身的体验得到启示,一个人如果从小……


师:***同学。


0851生:这个课文讲述了……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这样教育的话,就会得到勇气和力量。


师:还有其他同学要讲吗?


0852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同学。


生:先写了我钓到了一条大鱼。


师:也就是——钓鱼。


0853生:再写我……最后得到的启示。


师:钓鱼是故事的起因,放鱼是故事的经过,得到启示是故事的结果。


0854师:我在那次钓鱼活动中最后放了那条鱼,但得到了终身受用的启示。请在课文中把这句话划出来。


生划相关的句子。


0855师:***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句子。


0856师:其他同学都找到了。这里的是非,也就是对与错,正确与错误。应该说,对与错,正确与错误,是很容易区分的,为什么,实践起来却这么难呢?这个我们留到下一节课解决。


四、书写训练(10分钟)


师:大家把没有写完的生字,描三遍抄三遍,继续写完。


0857生写生字。


师:注意在七彩课堂上有写字提示的,要注意写法。


0902师:刚才我转了一下,发现有三个重大的错误,讲一下。提手旁,心字底的顺序,还有皎洁的皎右边书写顺序。继续写。


[点评:学生的书写速度不一,有些学生已经写好,有些学生还在书写,对此教师应适当安排分层要求,让先写好的学生也有事做,而不是等待。]


0907师: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写好了,这出乎老师的意料。说明大家的速度比较快,当然也有些同学是在预习的时候写好了。


五、完成习题(5分钟)


0908师:那我们再来读下课文,找出相应的词语,把第二题填写完成。


生快速读课文,回答书本问题。


0911师:在整个钓鱼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呢?我叫个同学上来写。***同学,你把你找出的词写在黑板上。


0912生上台书写:得意——急切——乞求——无可奈何


师:有同学说,最后一个词语应该是——


生:依依不舍。


师:其实在无可奈何这个词语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依依不舍。为什么会这样得意,为什么便依依不舍,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总评:曾老师的字写的相当漂亮,课堂上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书写训练,这从学生的作业情况上也得到很好体现。只是五年级一节40分钟的课,如果仅仅是完成生字新词的教学,粗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似乎显得有些教学内容单薄。另外,根据课中的交流,课文预习是提前布置的,那还要课上花这么多时间教学,说明预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TOP
38#

好点子
TOP
39#

 

20151112听课笔记陈丽木板水印


 





























课题


木板水印


册数


科学拓展性课程


时间


20151112


科目


科学


地点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


班级


 


执教者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  陈丽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4分钟)


0845师:先来看一段视频。


生观看视频动画。


0847师:有同学知道今天我们展示的是是什么内容吗?


生:是木板水印。


师:木板水印是我国的非物质遗产。……经过多年的努力,不断地改进木板水印技艺,让这个古老的印刷技术走向世界。


0849师:下面我们欢迎木版水印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魏立中叔叔,给大家介绍木版水印的制作过程。


生兴奋鼓掌。


二、专家讲课(6分钟)


魏: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木板水印的制作。我们选好画面之后,就要进行勾描,勾描好了,就是刻板。……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刻和印。


魏立中演示木板水印的刻和印。


0855师:非常感谢魏立中叔叔为我们展示木板水印的刻和印的过程。


三、主题探究(17分钟)


0855师:时间关系,老师已经把底本勾描好了,我们今天来完成刻的过程。先来看一下学习任务单。


《木板水印》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请利用提供的四种不同材质的制版进行水印,并将水印作品根据纸上的材料名单集中拓印在一张纸上。


任务二:比较一下四争材料哪种水印的效果最好?


任务三:其它几种材料有什么问题?


任务四:怎样的材料比较合适于水印?


0857师:当然,在完成任务当中,你们把其他的发现写在空白处。下面请大家领任务单。


生领学习任务单和材料。


0858师:拿到材料的小组可以开始了。


0858生进行活动。


0909师:好,已经有小组完成了。


0911师:好了的小组稍微等一下,还有1-2个小组,我们等他们讨论完。


四、交流研讨(24分钟)


0912师:刚才我们完成了学习任务单上的任务。下面我们来交流任务,交流的时候大家不要动材料,交流时要认真听,再补充不同的想法。


0913师:经过你们的实验,你们觉得,哪种材料效果最好?刚才最快的是第三小组,请你们来交流一下。


一生上台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交流。


0914生:我们组认为是木头的效果最好。……木头效果最好,而且方便使用,用后没有其他材料那样的不好反应。


师:其他小组,你们用下来觉得什么效果最好?


生:木头。


0915师:都是木头吗?有不同意见吗?


生:橡皮。


师:你们组上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组认为橡皮的效果最好。……木头吸了最后有点点淡,……


0916师:你有不同意见?


生:你们刚才说到,这个橡皮的墨涂的太多了,这正好说明橡皮不是最好的材料。会导致不均匀上墨。我觉得木头最好,它的吸水性最好,又不像马铃薯那样易腐败,……所以我觉得木头是最好的。


0917师:刚才我们讨论是哪种材料最好,其他组还有什么意见?


0918生:我认为……橡皮上的波浪纹,如果涂的多了,会影响这个效果。而我认为他们的木头没有刷到位,所以看起来效果不好。


0919师:看来,我们操作能否到位也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谢谢。


师:那其他组有什么意见?


生:我们组也觉得是橡皮最好,木头涂上去,有些不厚实,有些地方还是白色的,软木有点毛糙……


0920师:其他组呢?


生:……


生:我们组有不同意见。……


0924师:你有补充?


生:我对我们组员有补充,涂上去很薄很薄……如果你雕刻不好,颜料弄上去就会散开,整个版面就不好看了。……


0930师:看来这四种材料都有些问题,那我们就想,如果要作为水印,怎样的材料比较适合。


0931生:我们认为,颗粒小,吸水能力适中,容易雕刻,易保存。


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我觉得不要说木头易保存,就说适宜长期保存就可以了。


0933师:其他同学有什么补充吗?


生:要稍微硬一些。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表面光滑程度也要中等。


生:还有像软木这样太光滑也不行,这样会对砂纸也造成危害。


0934师:其实木头也有许多种,那是不是这些木头都适合水印?


生:不是的。


0935师: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更合适的材料,是不是一定要用木头?


生:不是。不一定。


生:现在没找到。


0936师:对,现在没找到,希望我们同学们去努力。木板水印还有许多科学在里面,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学校有木板水印体验馆,同学可以去研究,还可以请教魏叔叔。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总评:本节课用时约是51分钟,其中有20多分钟是用在研讨交流上。学生在讨论什么材料更适合用来做水印时十分激烈,一个个同学针锋相对、滔滔不绝,展示了强大的思辩能力和出色口才,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长江实验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总而言之,本课教学利用木版水印活动这一个载体,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材料特性深入的思考,给听课老师极大的启发。


 

TOP
40#

 

20151117听课笔记胡丹妮有多少张贴画





























课题


有多少张贴画


册数


二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117


科目


数学


地点


天宁小学201


班级


天宁小学201


执教者


莲都区丽阳小学  胡丹妮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


0946师:看,胡老师带来了这么多只小青蛙,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只?你说。(课件)


生:4060……


0947师:到底有多少只呢?请小朋友翻开书本,填一填。


生填写(有几行,有几张)


0948师:填好的举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0949生:16等于62乘以6等于12


师:你能直接说出得数吗?


生:18243036424854


0950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加66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


二、复习旧知,学法迁移(6分钟)


师:以前学过的,关于6的口诀有哪些?


生:五六三十。


师:还有吗?


0951生:二六一十二,四六二十四。


师:还有吗?


生:三六十八。


生:六六三十六。


师:六六三十六学过吗?


生:没有。


0952师:你真棒,今天我们就要来学。还有吗?


生:一六得六。


师:你们对学过的知识都知道很好,非常棒。那有同学说了,六六三十六,有几个六?


生:6个。


师:那你能从书上圈一圈,六六三十六的口诀吗?


0953师:在这个圆圈图上,你能圈出六六的口诀吗?


生在书上圈图。


0954师:圈好的请举手。谁来说一说?


生:……


0956师:谁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生:6×6


三、分组探究,方法运用(10分钟)


0957师:下面还有几句口诀没有研究,你们能继续研究吗?你们组是六七,你们是六八,你们是六九,你们自己选择一句。


0958生分组进行研究。(6×7=  6×8=  6×9=


师(补充):一种方法用好了,你们可以选择另一种方法。


100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六七的。(投影学生作业)


生:……


1004师:那谁能说一说,六七的乘法算式吗?


生:6×7=42


师:另外一个乘法算式你能补充完整吗?


生:7×6=42


1005师:还有些同学是用圆圈来画的,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六八……


生:6×8=48……


1006师:谁能很快的说出六九的算式?


生:9×6=546×9=54


1007师:同学们非常好,很快就用自己的方法把乘法口诀编出来了,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六六三十六——六九五十四)


四、记忆口诀,反馈落实(4分钟)


1008师:谁能很快的记住。


生自由读、记。


1009师:刚才最快的是这位同学, 年你能来背给大家听一下吗?


生:一六得六——六九五十四。


师:你为什么能这么快的记住呢?


生:每次都再加一个六。


1009师:那我请女同学来记一遍。


女生齐说。


1010师:男同学能不能比女同学厉害点?我们倒过来记一遍,敢不敢挑战?


生:敢。


师:男同学声音要响亮点。


男生齐说。


1011师:男同学非常棒,下面给女同学一个机会,你们来说算式,男同学来说答案。


生……


师:下面胡老师说一个数,36——


生:十八。


师:36——


生:六六。


1012师:下面你们和同桌玩,对一下口令。


生同桌互相练习。


1012师:下面停下来,现在你们记住这些口诀了吗?


生:记住了。


五、练习巩固,知识拓展(15分钟)


1013师:那请你们完成70面的口诀。


生做练习。


1016师:那么多小朋友都完成了, 请没有完成的小朋友也把笔放下。谁来说说,墙上有多少手抄报呢?


生:6×9=54(张)


1017师:那这一个呢?谁能边填边说口诀?(线段图)


生:30


师:是哪句口诀?


生:五六三十。


师:那这个呢?


生:36


1019师:大家看这个题目(找朋友)


生:第一个锁(36)是第二个钥匙(6×6)……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我们班的同学非常棒。


1020师:看这个,谁能挑战?(算一算,每个图中有多少格子?)


生:……


生:把这个格子调过去,就和第一个一样了。


1021师:34,或者是26,得数都是一样的。


师:老师如果不记的六七得多少了,怎么办?


生:六七四十二。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六八四十八,再减去一个六,就是六七四十二。


1022师:那这个点子图,你们看的懂吗?看懂了,填一下下面的算式。


6×7=6×口+6×口,6×7=6×口+6×口)


生:先圈出5行,那就是6×5,再圈出2行,是6×2


师:那这边你们看懂了吗?67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4636。……


1025师:那请你们翻到79页,如果变成69,你们会吗?


生(个别):会。


1026师:那这道题目请你们下课再完成。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6的乘法口诀。


1027师:那6的乘法口诀和有什么关?


生:……


1028师:那这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总评:个人觉得,数学课低段比高段更难上,要把成人认为非常简单的数学知识或概念,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组织教学,并从学生自身角度真正掌握,而不是灌输,不容易。本课教学中各环节思路不是特别清晰,特别是在处理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新知上缺乏方法和技巧,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还要加强,特别要注意的是从学生的角落和立场思考问题。

TOP
41#

 

20151117听课笔记赵珍霞商不变的规律





























课题


商不变的规律


册数


四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117


科目


数学


地点


莲都区天宁小学


班级


天宁小学404


执教者


莲都区双溪小学  赵珍霞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课题(3分钟)


0830师:……


8÷2=4


80÷20=4


800÷200=4


8000÷2000=4


0832师: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生:我发现后面的数字越来越多了。


师:还发现什么?


生:商不变。


083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规律。


二、初步尝试,发现规律(11分钟)


师:给你们20秒的时间,你们能写商不变的算式?


生写算式。


0834师:好,时间到,你们写了几道?


生:4道。


师:有没有更多的?


生:5道。


师:那你是冠军。你来说一下。


生:……


0836师:看来,如果大家接着往下写, 可以写无数个。


师:那我这个算式接着往下写,8n0)÷2n0=4


师:下面请大家观察这些算式,和同伴商量,有什么发现?


生观察思考轻声讨论。


师:好,时间到,你有什么发现?


0839生:它们的0个数相同,商也相同。


师:那谁能说说,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0840生: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10倍,商不变。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


生: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扩大100倍,商不变。


0841生: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个数相同……


师:也就是说,扩大的倍数要相同。而不是末尾的0个数相同。


0842师:接下来,请大家来总结一下,用15秒时间。


生:被除数扩大几倍,除数扩大几倍,商不变。


师:谁再能来说说。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0843师:你说的真完整。


生:书上有的。


师:那我们把这句话一起记下。(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三、深入探究,知识建构(12分钟)


0844师:那我这里有个问题,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3,算式成立吗?


8×3)÷(2×3=4 


生有些迟疑。


0846师:拿出练习本算一下。


生练习计算。


0848师:好,时间到, 谁愿意拿着你的本子上台说一说。


0849生上台实物投影作业本。


师:你觉得他写的怎么样?


生:(8×4)÷(4×4=2  8×2)÷(4×2=2 


师:发现什么?


生:同时乘以24,商不变。


师:谁再来?


生:……


师:看的明白吗?


0852师:那老师这有个算式,笑笑不同意了。看,(8×0)÷(2×0=?还等于4吗?


生:不等于4


师:那还成立吗?谁来说一下。


生:任何数除以0,得数都是0


生:0不能当除数。


0854师:那大家看看这些算式(从上往下,从下往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小声讨论。


师:那你说说,从小往上,发现什么规律?


生:0减少,商不变。


0855师:你来说。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0856生:老师我发现刚才的那个同学说的也有漏洞。


师:你来说一说。


生:……


四、练习巩固,运用知识(16分钟)


0856师: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算式,用手势判断。(以36÷12=3为标准,不计算,看一看这几道题的商是不是也第一3,是的打√,错的打×,用手势表示)


36×2)÷(12÷2=3   (×)


36×5)÷(12×10=3   (×)


36÷5)÷(12÷5=3   (√)


36+10)÷(12+10=3   (×)


36÷0)÷(12÷0=3   (×)


生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0901师:下面请大家完成练习3


O里填上÷或×,在口里填数。


100÷25=100÷5)÷(25÷口)


120÷20=120÷5)÷(20 O 口)


36 O 6÷(6 O 6=36÷6


40÷4=口÷12


生完成作业。


0905师:好了吗?哪位小朋友展示一下?


师投影一个学生作业,师生集体进行评议……


师:40÷4=120÷12,刚才都是用计算得出来的,能不能用今天学的方法,不通过计算得出来呢?


生:被除数和除数乘以相同的数。


0910师:大家要找找看,有没有被除数和除数都有的,……看来大家掌握的不怎么扎实,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生……


0912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总评:作为新教师,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练习题的设计别有匠心。主要问题是数学规律得出过于简单粗暴,没有真正按学生的思维角度去引导和发展,其实可以先回顾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再按“整10倍扩大”和“整10倍缩小”的顺序,让学生发现概括得出同时扩大10倍和缩小10倍数商不变,再引到不是整10倍(比如3倍、4倍)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规律,让学生去发现,进一步完成概念,用自己的话概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论证,明白要排除0的情况,最后得出完整的数学概念,这个教学过程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7 13:07:29编辑过]

TOP
42#

学习了
TOP
43#

 

20151119听课笔记蓝鑫龙水





























课题



册数


三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119


科目


科学


地点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301


班级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301


执教者


莲都外国语学校  蓝鑫龙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测先学(5分钟)


1342师:老师到过许多地方, 给大家看看老师拍摄的照片。


生观察照片。


1344师:老师去过的地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很美。


生:水很清。


师:蓝老师去过的地方,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


[点评:开头可以更直接,省略这一环节,把黄金时间用在学生交流“水”的知识。]


1345师:前面已经布置大家先学,那你准备介绍什么?


生:我见到的是,动物离不开水,人也离不开水。


生:我说的是水是抓不着的。


……


1346师:那请问一下,水是怎么样的?


生:水是无味的。


生:水是透明的,没有形状。


……


1347师: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水是无色无味的,用途大家都了解,还有存在在什么地方。大家都预习的很好,给每个小组都加1分。


[点评: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分类和概括,把学生的讨论整理成“水”知识网状图,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合学探究(16分钟)


1348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水,老师把它藏在袋子里,请思考——


1)用什么方法找出袋子里的水?


2)哪些物品比较好辨认?你的依据是什么?


3)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还能找到水吗?


1349师:不着急,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首先,要找水,有什么方法?你来。


生:摇一摇看有没有声音。


师:摇。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用手去……


1350师:我们在三年级学习大树的时候学了许多观察方法,你能用上这些方法吗?


生:可以用眼睛去看看,袋子是不是鼓起来。


师:我们可以用眼看,用手摸,这样摸,可以吗?


1351生:可以。


师:还可以摇一摇,听一听。


生:听。


师:还可以闻一闻气味,水是没有气味的。


1352师:大家肯定还有许多方法,老师就不一一说了。那哪些物品比较好辨认呢?


生:醋。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醋有酸味。


师:还有吗?


生:石头,因为石头是比较硬的。


师:其他组呢?


生:树叶比较好辨认,因为它比较软。


师:还有吗?


生:……


[点评:此处的研讨很有意义,充分讨论观察方法,避免盲目胡乱动手做实验,为活动有效落实提供了保障,真正达到思维层次的参与。但组织方式还可以改进,建议将师生单向交流改为小组讨论,再由小组安排人员汇报交流。]


1353师:那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在不打开袋子时,你能辨认出水吗?


生:能。


1354师:科学要讲究证据,实验之前,这里还有些注意事项。大家看一下。


生看合作的注意事项。


合作的注意事项


1、先不打开袋子看;


2、小组内分工合作,记录员负责填好观察表;


3、将暂时不能分辨的袋子先放一边;


4、观察的时候在小组内讨论好必定的理由是什么;


5、填好观察表,收拾好实验用品,马上坐正,静静地等待其他小组。


1354师:请各组组长到老师这寻找实验器材,领到器材就可以寻找袋子里的水了。


1355生领器材进行实验。


1404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器材,准备汇报。


[点评:建议实验提示简洁化、有效化,去除某些想当然的提示语,想办法利用有结构的材料或有层次的活动来控制教学节奏。]


三、展学交流(8分钟)


1405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都很认真地在辨别袋子里是什么,哪一袋是水。那大家来展示一下, 你们组带上单子。


生上台用实物投影。


师:那你们怎么介绍?


1406生:石头是2号,理由是敲桌子有清脆的响声……


1407师:非常感谢他们组的交流,还有哪些组来交流?


生:石头是2号,因为我们摸了它,圆又硬。木块是……


1408师:看来,你用到了许多观察的方法。


生:我们是飞行组的,石头是2号,因为摸时很硬,属于自然形状。木块是1号,因为摸去是长方形的,而且很硬……


1409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方法,找出了水在哪个袋子里,也辨别出了其他袋子里的东西,刚才发言和没有发言的小组都有加分,因为你们的探究的精神感动了老师,发言的小组加2分,其他组加1分。


1410师:你们猜对了吗?请大家慢慢的打开袋子,猜对的打勾。


1411生拆开袋子,验证实验结果。


1412师:把器材整理好。……两组整理好了,坐好来。


[点评:各组分别交流的方式,容易导致研讨氛围淡薄,建议可以采用分编号讨论,也就是大家一起来辨认同一编号袋子里的物体,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若大家确认没有争议的材料,就不再需打开验证了。这个环节“收材料——发材料——整理材料”很是浪费时间。]


四、拓学研讨,物品分类(9分钟)


师:通过刚才大家兴奋的表情,说明大家都猜对了,这个猜测是在科学方法依据上的。那老师有个疑问,要把器材整理好,那整理总需要分类吧,那怎么分类好呢?怎么分?你们通过自学应该知道啊!


1414生:液体和液体一起分,


师:不错,还有谁能帮助老师?


生:空气和树叶在一起,木头和石头在一起,然后下来的三个物体都是液体……


师:我慢白了,你们按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类标准。那按这三个,怎么分呢?谁来教教老师?1组已经行动起来了。


1415生进行分类。


1416师:好了,坐好来。


1417师:通过感同学们刚才的讨论,这7种物体怎么分?


生:固体和固体一起分,液体和液体一起分。


1418师:那这些物体中,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


生:石头、木头。水。


师:那哪些是气体?


生:空气。


1419师:那到下课后,老师就按这个方法进行分类。


师:浙江省现在进行一个活动,叫五水共治,我们来看一下视频。


生看视频。


[点评:视频很是精彩,不过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全部播放,有些可惜。分类方法的讨论比较粗糙,建议采用磁贴形式,让学生上台分类,再说明分类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引导出按形态将物体为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并让学生举身边的各种物品进行补充分类。]


五、测学巩固(2分钟)


1422师:那我们下面把单元练习完成。


[点评:下课铃声响,时间不够,本环节没有体现。]


总评:教师的基本功不错,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但教学环节设计还要仔细推敲,减少活动内容,优化活动设计,放慢教学节奏,抓住主要活动进行有效探究。另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研讨还需加强,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观点,而不是单向的师生交流模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0 9:07:42编辑过]

TOP
44#

 

20151119听课笔记周波锋身体的结构





























课题


身体的结构


册数


四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119


科目


科学


地点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401


班级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401


执教者


莲都区泄川小学  周波锋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提出问题(4分钟)


1434师:今天由周老师上一节“身体的结构”。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比如凤仙花、蚂蚁,凤仙花由哪些结构组成,蚂蚁由哪些结构组成,给大家三分钟先学,完成小组记录单。


1435生分组完成先学单。


1436师:好,要表扬第四组。现在来看一下,凤仙花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1437师:那蚂蚁呢?


生:头、胸、腹。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的很好,每个组都加10分。


师:动物界、植物界都分几部分组成,那我们人类呢?人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观察思考:人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点评:开头要简洁,可以直接进行人体外形结构的讨论,或者安排学习单让学生去划分,了解学生对人体外形结构的前概念。]


二、讨论交流,了解人体外形特点(11分钟)


1438生分组讨论。


1439师:谁来说一下?


生:有头——


师:老师把小朋友的头拿来了。还有吗?(随机张贴蜡笔小新的身体各部分)


生:腿和手。


师:蜡笔小新毕竟是动画人物,和我们真实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1440生:还有嘴。……


1441师:这是男生和女生,我们看一下,人体外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头、颈、躯干,四肢。


[点评:这个活动的讨论还是比较有效的,假如把蜡笔小新换成教师自己的照片,是不是更有趣?]


1442师:那我们来看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对称。


师:人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那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有协调作用。


生:可以有平衡作用,如果一只脚就容易倒去。


……


1443师:那我们来试试下。把红领巾解下来,放桌上。


1444师:1-3组用一只手系,4-6组用两只手系。开始。


生体验系红领巾。


1445师:我们发现,两只手比一只手系的要快,还要好。有些同学说可以用牙齿,那方便不方便?我们给前面三组加5分,你们辛苦了,后面3组加4分。


1446师:想不想再来一个活动?对笔尖。(拿起两只削尖的铅笔,笔尖相对,先闭一只眼对对看,再试试睁开双眼对对看,哪种更容易对准!)


生体验活动。


[点评:这两个体验活动的组织有些粗糙,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活动内容或组织形式还需优化。]


1448师:总的来说,双眼比较好。那身体对称是有原因的,能让我们更美观,更完整。我觉得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是比较好,这边都给大家加上5分。


1449师:所以,我们对一些天生或日后造成残疾人,要做些什么?是不是要多些关心、多些照顾,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


[点评:要避免口头说教,可展示某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图片和例子,在此基础上激发大家关爱残疾人的思想情感。]


三、活动铺垫,回顾方法(5分钟)


1449师:老师这有个塑料袋,大家猜是什么?


生:垃圾。


生:我觉得是人的器官。


生:我觉得是空气。


生:空气。


1450师:我们在三年级学过一些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法?


生:摸。


生:闻一闻。


生;尝。


1451师:尝我不建议随便使用。


师:老师带了一袋子东西来,里面是什么呢?谁来摸一摸?


生:钱。


生(上台摸):有钥匙。


生:还有橡皮。


师:还有什么?


生:电池。……


1453师:除了摸,你们听见声音吗?


生:我来摸。


师:最后一个。你来。


生:电池、钱(硬币)……


师:那我们来看看,一看究竟。


1454师打开袋子:发现老师放的东西,都被你们猜中了,说明这些方法是不是比较实用?


生:是。


[点评:这些观察方法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在已经掌握,不需再花课堂5分钟来回顾,删。]


四、观察人体内部结构(10分钟)


1454师:下面我们用这些方法,来观察我们身体的内部有哪些结构,把它写在作业本上。


生探究身体的内部结构。


展学一(37面)
















用眼睛看到的


 


用耳朵听到的


 


用手摸到或捏到的


 


用鼻子闻到的


 


1458师(课件)温馨提示


1、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用心观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


2、……


1459师:那我们看看,谁来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舌头。


师:眼睛看到舌头。舌头是在外面的,不是在里面的。


生:血管。


师:血管是在里面的。


生:动脉和静脉。


师:动脉和静脉都是血管。


1500生:心跳。


师:我现在要的是看到的。


……


师:那听到什么?


生:心跳。


生:听到声音,有发声器官。


师:发声器官是什么?


生:声带。……


1501生:听到胃的运动。


师:非常好,早上11点钟,肚子咕噜咕噜,这是什么?肠胃在蠕动。


1502师:摸到什么?


生:骨头。


师:还有没有?


1503生:肌肉。


师:还有吗?


生:大脑。


生:头颅,也叫骨骼。


师:还有吗?


生:喉结。


生:还有淋巴结。


师:还有吗?


生:摸到的还是肝。


师:这个要医生才能摸到。


生:还摸到一条一条的。


师:那也是骨骼。


1504师:闻到什么?如果老师让你们跑步跑几圈,就会出汗。这是汗腺发出来的。


1505师:大家看一下人体器官图。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还带来了人体器官结构模型。这是——心脏,这是肝……


生观看了解。


[点评: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怎样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的观察,同时又要观察发现和已有知识经验区别,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


五、了解运动和器官的关系(9分钟)


1506师:那请大家讨论一下,刚才系红领巾时,身体的哪些部分参与了活动。


生分组讨论。


1507师:头,手指。


生:肌肉。


生:还有胳膊。


生:必须大脑在动。


师:非常好,必须大脑控制。


1508生:还要眼睛。


师:非常好,老师举一个例,你可以确定一个,看看哪些器官参与这个活动。可以看导学单,唱歌、跳舞、跑步……


1509生分组选择,完成气泡图。


1510师:哪一小组先写好了?你们组选择什么?


生:跑步。


师:用到了哪些器官?


生:手、大脑、手关节,脚关节、眼、脚。


1511师:其他组?


生:也是跑步。眼睛、关节、腿、身体、头……


1512师:第四小组。


生:……


1513师:非常好。好,你说——


生:老师我有补充,他们说腿和手的时候,可以改为四肢。


师:那我们可以说,每个活动的时候,这些器官是不是共同合作的?


生:是的。


[点评:建议安排合适的体验活动,落实活动和人体器官关系的气泡图,另外要做好不同活动之间气泡图的比较和分析,从而真正得出“同一活动多种器官协助”和“不同活动有相同器官参与”的结论。]


1514师:人体的构造非常复杂,按现代解剖学,人体可以分为10个系统……接下来的学习,我们会主要学习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看资料。


六、练习巩固(1分钟)


师:下面,赶紧把作业本上的5道判断题做起来,看谁做的又对又好。做好的举手。


[点评:时间不够,没有落实测学环节。]


总评:有些活动设计还是不错的,比如蜡笔小新的身体结构分析,再比如人体模型的演示,当然如果能让学生来操作可能效果更好。感觉欺整节课最大的问题是小活动太多,环节设计十分跳跃,课堂包含的各种信息量过大,基本上是蜻蜓点水,没有很好的落实,需要精简活动内容,把活动做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0 9:09:48编辑过]

TOP
45#

  


20151124听课笔记蓝鑫龙水


 






























课题



册数


三年级上册


时间


2015年11月24日


科目


科学


地点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阶梯教室


班级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311班


执教者


莲都外国语学校  蓝鑫龙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先学,了解学生前概念(4分钟)


0927师:现在开始上课。老师带你们到我旅游过的地方,这几张照片,你们发现什么?


生:这几张照片,全部有水。


生:……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水的知识。


0928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你们组来写水是什么样,你们组写水的用途,你们组学习水的存在,你们组学习水和生物的关系。


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在椭圆形纸片上写上关键词。


二、展学,形成水的概念图(5分钟)


0930师:好,有没有写好的组?写好的组,可以展示一下,你们对水的知识有哪些认识?带上你的卡片。


一组学生上台。


师:你们组展示的是什么?


生:水是怎么样的。


师:那水是怎样的?


生:水是冰凉的。


师:还有吗?


生:水是无味的。


生:水是透明的。


0931师:其他组呢?你们组展示的是什么?


生:水有什么用途。


师:那水有什么用途呢?


生:水是用来喝的。


生:水可以用来洗脸。


生:水可以用来洗脚。


生:水可以用来洗手。


生:水可以用来浇花。


0932师:还有组吗?能,你们组。


生:我们组展示的是水的存在。


师:水是怎么存在的?


生:水存在于冰川、大海、江河、淡水、雪山。


0933师:其他组呢?


生:水和生物的关系。


师:水和生物有什么关系?


生:人离不开水,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


0934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可以补充。


生:水可以洗澡。


生:水存在于江河。


师:江河和江湖其实是一样的。


0935师:刚才各组都表现很好,先加1分。


三、合学,探究水在哪个袋子(10分钟)


0935师:今天老师也带来水,不过藏在这个袋子里,你有可以用哪些学过的方法分辨出袋子里的水和各种物品呢?


生:……


0936师:刚才同学说了许多方法,那还有吗?


生:可以闻。


生:还可以摇。


0937师:除了这些方法,我想大家还会有其他的方法。科学是需要探究的,那么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查找袋子里的物品。在实验开始之前,先来看一下老师的要求。(幻灯)特别是分工,好了的组要在思考,为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在做实验的时候要做到轻声交流,刚才大家就做的非常好。实验好了收拾好器材,能做到吗?


合作的注意事项


1.先不打开袋子看;


2.小组内分工合作,记录员负责填好观察表;


3.观察的时候在小组内讨论好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4.实验时做到轻声交流,实验物品轻拿轻放;


5.实验结束后,收拾好实验物品,静静地等待其他小组完成实验。


0938生:能。


师: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做到,下面请各个小组来领器材,拿到的就可以开始写了,查找了,组长要负责好记录。


0939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四、展学,交流探究发现(6分钟)


0944师:好,现在各组都完成了,我们请这个组进行展示。


0945生:我们觉得1号是……


生:2号是醋,闻起来是酸溜的。


生:5号肯定是石头。


师:你的依据——


生:刚才砸到头上很痛,摸也很硬。


生:6号是树叶。


0946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因为它摸上去有茎。


0947师:非常感谢你们组的展示,很是精彩,加3分。


师:……


生:6号肯定是树叶,因为是瘪的,而且这还有根茎。


生:我觉得3号是牛奶,因为闻起来有花生的味道。


生:我觉得2号是酱油,因为闻起来有气味。


生:……


师:第五组也展示的很好,加2分。还有哪一组?我希望上来的组能把理由说的更充分。哪一组有信心?好,你们来。


0949生:7号肯定是空气,因为这里鼓鼓的。


师:还有什么依据吗?


生:轻。


生:4号肯定是木块,因为……


生:2号是醋,闻起来有种酸溜的感觉。


生:5号肯定是石头,因为敲起来有声音。


……


0950师:也非常感谢第一组,加2分。其他的两组也加分,因为你们认真的在探究和实验。(加1分)


五、合学,对物体进行分类(5分钟)


0951师:现在老师来拆开,其他组把材料收拾好,见证奇迹的时刻——


(一一拆开,学生非常兴奋,因为都和自己的实验结果一致。)


0952师:那好,同学们你们运用 科学的观察方法,查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0953师:那老师遇到一个难题,要把这些物体分类储存,那该怎么肥料储存呢?(贴纸片:醋、水、树叶、牛奶、石头、木块、空气)


0954师:你来。


生:醋和牛奶、水分在一起,因为它们是液体。石头、木块和树叶分在一起,因为它们是固体,空气单独一类。


师:好,你上来分一下。


生上台移动纸片。


0955师:这三种是液体,这两种是固体,这是气体,你们赞同吗?


生:赞同。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学,都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那下课老师就按这个标准分类材料。


六、拓学,进行情感教育(6分钟)


0956师:那大家知道,我们浙江省有个关于水的活动吗?


生:五水共治。


师:看来大家都很关心时事政治,那我们来看一下五水共治的宣传片。


0956生观看视频(视频时长4分29秒)


1001师:好,通过看这个五水共治的宣传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不要浪费水源。


生:要保护好水。


生:用完水要关上。


生:……


师:当然,我看了,也很伤心,为什么,因为人类把许多水都污染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好珍贵的水资源。


七、测学,完成相关作业(3分钟)


1002师:下面大家翻开作业本,完成30面的课堂练习,写好的举手。先做下面的三道选择题,选择题做好再完成上面的气泡图。


生进行练习检测。


1003师:写好了吗?


1004师:因为时间关系,老师稍微讲解一下,沙子是展示什么?


生:流体。


师:我们讨论是指一粒沙子,那它有没有固定形状?


生:有。


1005师:那它属于固体。好,大家把作业本带回教室,把东西整理好,下课。


总评:探究袋子里的水活动做得比较扎实,学生能很好的辨析袋子里的物品,但交流时教育采用同一编号一起交流,比如请一个组说1号里的物品,并说明理由,其他组可以补充,另一个材料请另外一个组重点交流,同样是其他组补充,这样的交流更有针对性。拓展活动中的视频很是精彩,但要用4分多钟似乎有些可惜,没有和本课教学知识有太大关联,可以忍痛割爱,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测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4 18:26:30编辑过]

TOP
46#

 

20151124听课笔记周波锋身体的结构


 





























课题


身体的结构


册数


四年级上册


时间


2015年11月24日


科目


科学


地点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阶梯教室


班级


莲都外国语学校小学部407班


执教者


莲都区泄川小学  周波锋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先学,了解人体的外形(3分钟)


1018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第四单元身体的结构,三年级我们学习过了蜗牛、蚂蚁、凤仙花,大家对它们的身体结构,那我们自己的身体,有哪些结构呢?你们研究过吗?


生:有。


生:没有。


1019师: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分成哪些结构。


师:请大家看人体的外形,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生分组在人体外形图上填写相关的部分名称。


1020师:好,停下来,老师发现大家的行为习惯都非常好,坐好了都能举手示意,每个组都加5分。


二、展学,了解人体的外形(3分钟)


1020师:那你觉得,我们的人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我认为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头、胸、身体,四肢。


生;我觉得可以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头、胸、身体,手,脚。


1022师:刚才同学都说的很好。(贴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大家看,还少了什么?


生:颈。


1023师:手和脚可以合称为四肢。刚才这个组加5分,其他组也非常好,加上4分。


三、合学,了解人体的对称美(5分钟)


1024师:我们来看一下图,他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生:对称。


师:怎么对称的?左边有手,右边有手,左边有眼睛,右边有眼睛。还有补充的吗?


生:左边有心脏,右边没有。


师:思考的很深入,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外形。


1025师:那左右对称有什么作用呢?


生:……


师:那我们来体验一下,做个小游戏。这边三个组系红领巾,用一只手,这边三个组用两只手系红领巾。先解下来。


1026师;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按要求系红领巾。


1027师:我发现这边三组都好了,右边三组甘不甘心?那我们换一下。


生交换系的方法,再体验系红领巾活动。


1028师: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游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方便,协调。更重要的是,看上去,更美观。社会上有些身体有缺陷的,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四、合学,探究人体的内部结构(11分钟)


1029师:那我们身体的内部,你知道多少呢?里面看的见吗?


生:看不见。


师:那我们可以借助方法,就比如这个塑料袋,我们可以用什么观察方法?


生:看、听、闻、摸。


1030师:除了这四种,还有吗?比较我们可以摇一摇。


1031师:通过这些方法,你们能看出我们身体有什么吗?


生:不能。


师:不要灰心,把作业本拿出来,每个小组给你5分钟的时间,看一看、听一听,你能发现什么。


1031生分组探究身体的内部结构。


1037师:停,刚才有些组交流不出来,小组讨论一下就出来,所以要合作交流。老师再给大家一点时间,合作交流。


生继续交流,整理发现。


五、展学,交流人体的内部结构(6分钟)


1039师:好,停下来,你们发现什么?


生:喉咙、喉结、脉搏。


师:脉搏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血管。(根据学生发现在幻灯上直接输入)


师:你们小组,有补充吗?


生:摸到了肋骨、心脏、声带。


1041师:那你们组听到什么?


生:心跳、胃。


师:闻到什么?


生:腥味。


师:现在你闻到腥味吗?是以前不小心皮弄破了,血流出来,才闻到。


师;那能闻到什么?有些同学热爱运动,跑步之后,我们能闻到——


生:汗味。


师:还能听到什么?


生:肠,肺。……


1043师:那我们能看到这么多,摸到这么多,听到这么多,这是身体的全部吗?


生:不是的。


1044师:还有许多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刚才几个小组都很认真,老师先加上分数。


师:那这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我们怎么办呢?


生:解剖。


师:医院有许多器械,我们可以借助它们来研究,今天老师也把人体模型带来了,我们来看一下。


1045师一一拆出人体内部器官,学生一一辨认。


六、合学,了解人体器官的协作(8分钟)


1046师:身体的这些器官,在我们做运动的时候,是独立运行的呢,还是一起?


生:一起。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两个同学托乒乓球。


1047两生在课堂上演示托乒乓球。


师:第一名,你也很厉害。请先回到座位上,你说说,托乒乓球,身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


生:手,眼,脚。


师:你来补充一下。


生:大脑。


生:胳膊。


师:还有吗?


生:背。


1049师:看来,托乒乓球这个活动很简单,但身体的许多器官都参与了这个活动。那么你选择一个活动,把身体参与的器官写在气泡图上。


生完成气泡图。


1051师:好,那我们说一下,气泡图一定要写满吗?……下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


1052生:踢足球用到腿、脚、手、眼……


生:打篮球需要用到……


生:写字要用到……


生:跑步要用到肺、眼睛……


1054师:可见我们在做运动的时候,身体的各部分是不是独立的?不是的,是协同合作的。那老师这有个资料(幻灯),大家可以看一下,如果有兴趣,可以课后去了解,当然也可以来问老师。


七、测学,检测学习情况(3分钟)


1055师:最后,把作业本的判断题做起来。做好的举手。


生完成作业本上的判断题。


1057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大家大部分都做对,有一个小题老师说一下。黑板上是各个组的分数,分数大致反映了大家的学习成果,分数不代表个人,它代表的是你们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总评:从反馈交流上看,学生探究人体内部活动比较有效,但有些部分的时间还可以节省,比如讨论人体对称时的体验活动,个人觉得可以不要,因为无论这个活动做或不做,学生都知道双手比单手要方便,对称是一种美,不对称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只要认识到人体是基本对称就可以了,不需展开。人体器官共同参与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最好是能让大部分学生,或者是每个组都有参与,气泡图的完成就更有效,而不是仍旧依靠已有知识经验完成。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该做的活动要做足,做到位,没有必要的活动就不要占据教学时间。


TOP
47#

 


20151124听课笔记吴勇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课题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册数


五年级上册


时间


2015年11月24日


科目


科学


地点


莲都刘英小学阶梯教室


班级


莲都刘英小学504班


执教者


莲都区刘英小学  吴勇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自研自探环节(1分钟)


1333师:上课,下面课堂交给导生。


1333导生: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在自研自探环节,大家表现都很好,每个组都加上5分。


、合作探究环节1(4分钟)


1333导生:下面进行小对子互学。


1333生分组进行小对子互学,交流讨论自研自探环节的1-3题。


自学书本50-51页:


1.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有哪些?


2.由于受(   )或(   )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3.这块岩石过去是什么样子的?它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画一画。想一想是什么改变了它的模样。


过去——现在——将来


1336生逐渐恢复原位。


1336导生:聚焦。


生:倾听。


1337导生:我对刚才的环节进行总结,各个小对子互学在讨论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很是认真,所以每个组都加5分。


三、合作探究环节2(9分钟)


1337导生:下面进行共同体交流,形成小组统一的实验设计方案。


1338生进行共同体交流,教师和导生巡回查看。


1346导生:时间到,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请大家聚焦于我。我对大家共同体的交流作个评价,刚才我在查看时,发生海参组是非常认真的,另外还有海豹组也是非常认真的,其他组有些分心,所以这2个组打5分,其他组打4分。


四、展示评价环节1(7分钟)


1347导生:下面我们请**组和大家交流。


该组学生全部上台,其他生鼓掌。


1348生:请大家聚焦我们组。


上台的学生分别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1-3题)


1349师:前面三题展示完毕了吗?


生:好了。


师:其他组对他们组有什么建议?


1350生:我对他们有建议,为什么岩石会发生破裂?


师:第一道题就是让你们找找原因。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最开始的时候,这块岩石是比较光滑的,然后因为时间的变化,变的粗糙。还有就是本来是有棱有角的,经过水流的冲击,就变小了,最后变成为沙子。


师:你们同意吗?


1351生:同意。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或者补充?


生:可能这块石头本来就是很小的,后来因为压力的原因,小石块变成大石块。


师:这种情况你们见过吗?


1352生:见过。


师:在哪里见过?


生:以前我到河边玩水的时候见过,有两块岩石紧紧的粘在一起。


1353师:这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的那种岩石,砾岩……好,这个小组先请下。


1353导生:刚才这个小组的展示还是不错的,如果组员更有想象力,那就更好了,这个组4.5分,其他组是有补充的,这个组加3分。


五、展示交流环节2(8分钟)


1354导生:下面进行主题二的展示,有请***同学带领的海豚组进行展示。


一组生全部上台。


生:我们组的展示开始了,请大家聚焦我们组。


生:我们组研究的冷热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吗?我们的做法是先对岩石进行加热,再把加热过的岩石放在冰水中,反复进行这个步骤。


生:其他组对我们组的试验方案有什么补充吗?


1356师:其他组有什么补充?


生:要用镊子或者夹子对岩石进行加热,以免烫手。


师:……


1357生:酒精灯是要点燃的酒精灯。


生:而且要用普通的水,不能用冰水。而且不是反复做,是放在那里好几天。


师:刚才他的第一个补充是说……第二个补充是说……


1358生:我觉得不能只做一次,否则效果就不明显了,反复做效果就明显了。


师:反复做几次,目的是什么?一个是为了实验效果,还为了什么?


1359生:是为了模拟岩石经过怎样的事情后,会变粗糙变小。


师:大自然中的岩石,是受热一次,还是反复受热?那这里要受热一次呢,还是要反复做?


生:反复做。


1400师:那第一个实验我们就这样做,要及时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第二个实验,有没有补充?第二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生:流水。


师:对第二个实验有什么补充?


生:我来补充流水的实验。首先研究的问题是流水会让岩石发生变化吗?我们的做法是……


1401师:你们组和他们组有什么不同?


生:我的意思是岩石要放5块。


师:也就是说,不能只放一块,岩石要放多一点。其他组还有补充吗?


1402导生:我给他们评价一下。……


六、合作探究环节3(19分钟)


1402师:下面我们进入实验环节。在进行领取实验材料的时候,大家把自己的实验步骤稍微整理一下。


1403生分组完善实验步骤,教师和导生分发实验材料。


师:好,大家拿到实验材料之后,仔细观察一下,实验之前这块岩石是什么样的,,把它记录下来,可以开始实验。


1404生分组进行合作实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比较容易破裂的岩石,学生刚开始是先做岩石加热实验,在老师的提示下,各组先后将2个实验同时进行。实验现象比较明显。)


1416师:实验好的小组整理器材,准备汇报。


1417师:完成的小组把实验器材放回来。


1419师:各小组开始整理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


1421师:好,各小组静下来。


七、展示评价环节3(6分钟)


师:接下去我们进入最后一个展示,关于实验记录和实验现象的展示,哪个组来?


1421一组生上台,其他组鼓掌。


1422生:请大家聚焦我们组,我们组开始展示单元三了。


生:通过我们组的实验,实验前是粗糙的,凹凸不平。实验后是……结论是冷和热可以让岩石发生变化。


生;我们组的第二个实验,实验前的石头是完整的石头,实验后出现了许多细的沙子,石头也破裂了。我们组得出的结论是流水会让岩石发生变化。


1424生:这是我们组得出的结论,同学们对我们组的结论有什么意见或者补充吗?


生;我们组的结论和你们一样,不过我们组……


1425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你们组在讲的时候,直接说第二个实验,没有说什么实验。


师:在表述的时候可以表达更清楚。


生:把岩石放在水之后,就开始慢慢的产生裂缝,最后分开,分解。


师:你的意思是实验现象更具体。他们组是观察到他们的实验现象,你们组可以有自己的观察现象。


1426师:那你们是不是都当得出结论,冷热和流水能改变岩石的模样,那现象你们有什么补充?


1427生:我们组的岩石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只是有些小颗粒掉下来。


八、质疑测评环节(6分钟)


1427师:老师听了你们的描述,有个疑问,这块岩石放在大自然中,它所承受的和你们课堂上模拟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1428生:在大自然中,受到的是太阳的照射,在我们课堂上用的是酒精灯。


师:温度变化不一样,还有什么?


生:在大自然中中间没有间断,不会像我们这样中间有间断,而且大自然中的流水都是潺潺的,有时候会剧烈。


1429师:那大自然中,太阳这样的加热,会不会让发生改变呢?


生(有些迟疑):会。


师:那太阳会像我们实验这样剧烈吗?就太阳的一点点热量,你觉得会变化吗?


1430生:我觉得会变化的,因为大自然中,岩石是不会动的,这么多年,岩石会变化。


1431师:有个词,这么多年,说明在大自然中是长期的结果。


师:那老师把这块岩石给你,放在阳台上,明天会不会变?


生:会。


师:你确定吗?到时候大家可以试一下。


1432师:聚集,这节课大家已经坐了很长时间了,那我们最后小结一下,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想问的是,大自然中的岩石,长年累月,会变化吗?


师:我也有这个问题,比如万象山的石梁,它以前什么样,以后会变化吗?还有问题吗?


1433生:动物是怎么改变岩石的模样?


师:书上看到,那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动物是怎么改变岩石的模样的?


生:我想知道是,岩石那么坚硬,植物是怎么穿透它?


师:书上有这个实验,大家也可以继续去研究了解一下。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总评:一节60分钟的科学课,大家都听的很认真,学生也自始至终都很积极地参与,这归功于科学课的魅力。刘英小学的五环教学模式,有许多地方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学生良好的交流、倾听习惯,比如活动承接的快捷,比如导生出色的组织和评价能力。整节课,因为有导学案的引导,学生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学,参与面非常高,教师的管理身份淡化。话说回来,怎样在常态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这是五环大课堂中最棘手的问题,另外有些内容的科学课如果都按这样的模式上,就失去了探究的味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4 21:33:58编辑过]

TOP
48#

20151216听课笔记钟文英伯牙绝弦

                                    

课题

25伯牙绝弦

册数

六年级上册

时间

20151216

科目

小学语文

地点

莲都区天宁小学

班级

天宁小学602

执教者

莲都区天宁小学
钟文英

记录人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3分钟)

  

1428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故事,谁来读一下题目?

  

生:伯牙绝弦。

  

1429师:读的真清楚,特别是这个绝字。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生:伯牙绝弦。

  

师: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

  

生:伯牙绝弦就是伯牙不再弹琴。

  

1430师:这个故事在哪里可以找到呢?

  

生:书上。

  

二、初步感知(10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1430生自由读课文。

  

1432师:课文一读,就知道主要人物是谁?

  

生:伯牙。

  

师:还有一个谁?

  

生:钟子期。

  

师:毕竟是古文,我们还是要仔细去理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句话。

  

课件: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1433师:在没有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怎样?

  

生:看词语手册。

  

师:也就是借助工具书。谓,有三种解释(课件),你觉得应该选哪一种?

  

……

  

[

  

1435师:还有哪些句子你觉得比较难理解?

  

课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老师告诉你,这些句子,注意断句,就很容易理解,就能把这句话读好。

  

……

  

[评析: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1436师:谁来试试?***

  

一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就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1437生齐读。

  

师: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出来?***

  

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这里应该有掌声吧?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钟老师也想读一读,给不给机会?

  

生:给。

  

1438师有感情朗读。

  

1439生自发鼓掌。

  

师:就是这样读,下面大家来读一遍。

  

1440生有感情齐读。

  

三、品读感悟,体验知音(20分钟)

  

师:那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这几句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下。

  

生:……

  

1442师:真好,刚才这句话,有注释的地方,就看课文的注释,没有注释,就联系上下文解决。

  

[

  

1443师:那这里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

  

1446师:古文中的江河,都是有特定的含义,这里的江河是指什么?

  

生:江,是指长江,河,是指黄河。

  

师:那从这里的江河,你想到什么?

  

生:……

  

师:就是这样的江河,就是这样的泰山,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重点词句。

  

[

  

师:不论你是弹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课文中哪句话表达这个意思?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448师:看来,前面的“志”不仅讲了伯牙的琴声,还听出了什么?

  

生:伯牙高远的志向。

  

师:说的真好,钟老师要在课堂上奖你两张好习惯卡。……

  

1450师:伯牙的琴声美妙,其他人也能感受,但伯牙在琴声中包含的志向,谁才能得之?

  

生:钟子期。

  

……

  

[

  

1451师:假如你是伯牙,一直都无法抒怀你的志向,而这时,钟子期在旁边说善哉善哉,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把它写下来。

  

1452生在背景音乐下写话练习。

  

……

  

师:谁把你写的话说一下?

  

生:……

  

[

  

师:说的真好。你也有古人的意味。想听听伯牙怎么说吗?

  

生:想。

  

1456师:善哉!善哉!……

  

1457师:我们一起来读,看看是不是也……

  

生师对读。

  

师:反过来读一下。

  

生师对读。

  

1458师: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相呼应。

  

……

  

师:一个在鼓,一个在听,一个在倾诉,一个在倾听……

  

四、深入拓展,升华情感(7分钟)

  

1500师:他们相约在第二年再次相会。但是天意弄人,伯牙再次来的时候,见到的是子期冰冷坟墓。(配乐)

  

师:你来读一下。

  

生:子期死。

  

1502师:这真的是肝肠断,一起来读一下这一句。

  

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503师:课文后面有个资料,请大家快速阅读一遍。

  

1504师: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在春秋时期,……

  

生分段读。……

  

1506师:今天,在我们602班的课堂上,这个故事也在传诵,会背的背,不会背的读。

  

生齐背或读。

  

1507师: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以后碰到类似子期的人,就可以称他为——

  

生:知音。

  

……

  

[

  

五、练习巩固(1分钟)

  

师:请大家完成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课文,用自己的话翻译原文。

  

2.搜集描写友谊的名言佳句和表现朋友之间纯真友谊的小故事。

  

1508师:这节课上到这里。

总评:本节课有两个方面特别精彩,其一是注重朗读,课堂上创设了良好的朗读氛围,特别强调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学生在读中明义,在读中感悟,自始至终十分投入。其二是体现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