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神奇的树叶
——探寻落地树叶秘密的研究报告
萧山区青少年宫少科班 鲁奕成 (劲松小学 六年级)
一、偶见落叶——心生疑惑
今天,我和妈妈在广场上打羽毛球。一不小心,不听话的球飞到了旁边的樟树上。我使劲地摇树,还把球拍扔上去,原本想把球打下来,可是球倒没打下来,反倒打下了一摊的树叶。我低头看了看,发现这樟树叶子像是被谁指挥过一样,统一是背面朝上,正面朝下,像是和大地妈妈来了个亲密拥抱似的。嘿!这可真有意思。
我走到旁边的一棵樟树下,发现树底下的大部分落叶也都是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的。大概是樟树叶才是这样的吧?!我不相信地跑到芭蕉树底下,枯黄的芭蕉叶也统一面躺着;叫不出名字来的落叶也都这样躺着。我到网上搜索落叶的图片,仔细看,怎么大都都是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这可真是一件怪事呀!
为什么树叶落地时总是正面朝下,背面朝上?
是不是每种叶子都是这样的呢?


二、亲子实践——探究共性
妈妈说:“树叶落地差不多都是正面向下,背面向上,有可能和树叶的大小、厚薄、干湿有关系,我们去收集一些树叶,来研究研究看看。”
这是个好主意,我连忙拿着一个袋子,和妈妈一起收集了满满一袋子各种各样的树叶。
1.第一次实验:
树叶的大小与落叶面朝向关系的对比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
树叶数量 |
树叶种类 |
正面朝下的张数 |
背面朝下的张数 |
1 |
11 |
大枫树叶 |
8 |
3 |
小枫树叶 |
6 |
5 |
2 |
11 |
大枫树叶 |
9 |
2 |
小枫树叶 |
7 |
4 |
3 |
11 |
大枫树叶 |
8 |
3 |
小枫树叶 |
9 |
2 |


2.第二次实验:
树叶的薄厚与落叶面朝向关系的对比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
树叶数量 |
树叶种类 |
正面朝下的张数 |
背面朝下的张数 |
1 |
11 |
枫树叶(薄) |
7 |
4 |
枇杷叶(厚) |
9 |
2 |
2 |
11 |
枫树叶(薄) |
9 |
2 |
洒金桃叶珊瑚叶(厚) |
10 |
1 |
3 |
11 |
混合树叶(薄) |
8 |
3 |
混合树叶(厚) |
9 |
2 |


3.第三次实验(干湿比较):
树叶的干湿与落叶面朝向关系的对比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
树叶数量 |
树叶种类 |
正面朝下的张数 |
背面朝下的张数 |
1 |
11 |
干树叶 |
8 |
3 |
湿树叶 |
7 |
4 |
2 |
11 |
干树叶 |
9 |
2 |
湿树叶 |
8 |
3 |
3 |
11 |
干树叶 |
8 |
3 |
湿树叶 |
9 |
2 |


三、解开谜团——寻根朔源
所有的实验说明,落叶正面朝下,背面朝上,和它的大小、厚薄、干湿都没有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树叶落地时正面比背面向下的多呢?我打开了电脑搜索了起来。
呀!原来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内部结构,叶子的上表面(正面)可以接受更多的阳光,由于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所以上表面的叶绿体含量多一些,细胞排列得整齐,紧密,像栅栏一样,密度大,比较重,被称为栅栏组织;而背面的叶绿体含量较少,细胞排列的散乱,疏松,像海绵一样,密度小,比较轻,被称为海绵组织。
因此,虽然落叶着地时,受到一定的风力,叶与地面的距离,叶片大小,叶的质地,形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大部分落叶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差异,导致上表皮栅栏组织(叶片正面)比下表皮海绵组织(叶片背面)比重大的重力原因而出现正面向下,背面向上的统一姿势。
生活处处有秘密,在这次不经意的发现中,我通过亲身的实验和研究,既增长了知识,又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真正地感受到了科学奥秘的神奇魅力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