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小智慧 [复制链接]

1#

教育小智慧

一些老师无法管理好自己课堂的原因


有些老师经常抱怨上课时学生不听话、瞎胡闹,声称无法管理课堂。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我的观点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  


  我发现这些老师上课时会有下面一些失误:   


  第一个失误:上课不叫起立。  


  上课喊起立是有这个必要的。  


  首先,这是一种礼貌,相互尊敬对方。  


  其次,可以迅速让学生和老师都进入上课的状态。  


  上课前学生往往是还没从休息的十分钟兴奋状态中静下心来,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做这个常规工作。  


  第二个失误:学生在说话时,自己还在讲,试图用自己的声音去压住学生的声音。  


  当学生在讲话时,而老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学生会认为老师对他们讲话是不在意的,是允许的,那么即使老师声嘶力竭,也无法控制学生上课时不讲话。  


  所以上课当学生讲话时,必须立刻停下来。明白告诉学生,上课不经允许就随便讲话,是绝对不行的。  


第三个失误:有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没有受到及时的惩戒。  


  第一次犯错叫做不知道,第二次犯错叫做不小心,第三次犯错叫做故意!  


  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是不知道,老师可以原谅,是因为老师大度;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叫做不小心,是学生没有吸取教训,老师勉强还可以原谅,是因为老师宽容;学生第三次同样的错误,是故意的!是有意而为之,是不可以原谅的!  


  如果老师不采取任何措施,就说明这个老师软弱无能!  


  对三次犯一样错误的同学一定要作出责罚的,一定要让他付出犯错的代价!使他从中吸取教训,也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  


  第四个失误: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的老师一堂课除了尖叫、生气、摔东西、不礼貌语言攻击外,讲课时间没几分钟,反过来怪学生素质差,看不到自己的操控课堂能力差。


  作为教师,必须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来处理学生的错误。如果一个教师为一件小事便表现出怒不可遏的样子,只会降低自己的威信,恶化师生关系,影响课堂管理。  


  有一个故事,值得我们老师思考:有一次,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这条小路很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歌德走到一半,抬头一看,发现对面有个人正向他走来。这个人走到歌德面前时,很不客气地说道:“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原来,这个人是个批评家,他很不喜欢歌德的诗,于是趁机羞辱歌德。  


  歌德听了,一点儿也不生气,微笑着对那个人说:“亲爱的朋友,我和你恰恰相反,请你先过去吧!“   


  歌德说完,笑着倒退到路旁,让那个批评家走了过去。批评家得意地走过去以后,突然领悟到歌德话里的意思,原来,歌德是反过来在骂他是傻瓜呢!批评家气得脸色煞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去来。  


  歌德遇到批评家的羞辱并没有恼羞成怒,也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而是,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和理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从而避免了一场争执。  


  很多严重的纪律问题,比如到最后把学生送进校长办公室,都是因小事引起,最后激化成了大冲突。往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本来事情并不大,但是却和学生发生了语言上的冲突,然后不断升级,不可收拾。如果教师的干预尽量低调,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悄无声息中,就会使很多冲突得以避免。  


  有经验的教师会特别注意那些出现了行为问题的学生,如果让他们成为教室里的注意力焦点,反而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得寸进尺。教师首先要密切监控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回在教室走动,对问题的发生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以不太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避免其他学生受到干扰。  


第五个失误:没有制定课堂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学生如果不知道课堂规则,就不清楚什么行为是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违纪,为什么要受罚,所以当老师处罚他们的违纪行为时,会感到茫然,甚至抵触。  


  制定课堂规则的目的:防止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正当课堂行为进行维持和强化;及时对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进行矫正。  


  在制定课堂规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制定课堂规则,课堂规则的重要性等,使学生产生归属感。使学生明白不能侵犯大多数学生拥有的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安全权和教育秩序权。  


  要管理好课堂,一定要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要性。每条规则不能长,通常涉及到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保持安静、带齐学习用具、完成家庭作业等。  


  研究显示,课堂上用于教学时间比例最高、用于处理纪律问题的时间比例最少的教师,在新学年的前两周花在教学生纪律规则、程序、标准和要求上的时间最长。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规则是对某行为的要求和标准,以及发出这个行为的条件。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规则,小到“红灯停、绿灯行”,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任何方面都是由规则来规范的。每一个机构、每一场比赛、每一项活动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规则。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完全脱离规则的束缚。  


  此外,规则不仅仅是用来约束人的,设计合理的规则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有指导作用,对于师生间的互动与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堂组织良好的课,不仅意味着学生确切地知道他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还意味着他们训练有素,能主动地遵守这些规则。



 

分享 转发
TOP
2#

教育智慧精妙小语集萃二


2、教师的终身学习


要让学习支撑我们每个教育者的生命,必须首先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作为国家教育功能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学习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复兴与进步,更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准确把握现代社会的人才观,才能准确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准确把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差异和发展差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才能使每个学生游击、和谐地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终身学习不仅使教师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晚年幸福、完美人生的重要保证。


(摘自2003/11/6《中国教育报》(8)管锡基)

TOP
3#

开帖小语:
  值得自诩的是自己是个书虫,爱买书、爱藏书、爱读书,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说买书,看看我书房顶天立地的书柜,就感到心满意足。每年花在买书上的银子不在少数,买什么衣服鞋子都心痛,就是买书从来就没有皱过眉头。我还订购了近十种报刊。每每读到好文章,就怦然心动,喜上眉梢。后来,在扶助青年班主任、特别是辅导自己的徒弟时,每每痛心疾首于有的文章有内容却缺乏文采,有的文章文采斐然却空洞,有的文章有文采有内容却观念陈旧,缺乏时代感……于是在读书特别是读教育报刊时就多了道工序,把自认为有内容有思想有文采有睿智有内涵有时代精神的好语句摘抄下来,以期贡献给我的徒弟,贡献给青年才俊。今天,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准备,我终于开了《教育精妙小语拾萃》这个系列帖子。
  在摘抄过程中,我尤其注意初学者,刚刚有所成就崭露头角的,因为我觉得这样与我们的水平相近,更容易学习。当然也有巨匠大师的振聋发聩的精妙小语。
  我的目的用几句比较整齐的话来表示,就是:
 聆听精粹小语,体味教育情结,反思教育行为,激发教育灵感,
 引发崭新思维,生发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写作水平。
  我就想让大家省时省力地学到精华,所以每次只贴出三、五条(12月1日开帖,特殊日子,所以贴出十条),不会占用大家多少时间。如果大家喜欢,如果对大家有所帮助,哪怕是些微的帮助,就谢天谢地啦!
  最后,用句歌手时髦的话,就是“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1敬畏感和幸福感


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养。培养孩子的敬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也就是要培养孩子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对自然的亲近,对崇高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如果青少年没有这种敬畏之情的话,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无法无天的人,一个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约束的人,一个缺少憧憬与精神追求的人。


在中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称赞是幸福,不断超越自我是幸福,克服困难实现了目标同样是幸福。


(摘自2003/11/17《德育报》3版 朱小曼的观点)

TOP
4#

很实用!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行走泰顺---小学科学老师张一平: http://blog.163.com/zyp19830103@12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