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蒋佩蓉,儿童礼仪专家,教育专家,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总面试官
在所有这些礼仪培训内容中,我想给父母的一个愿景是:凭借你的信心和教导,你的孩子会从点滴小事开始,渴望未来成就更美好的大事。领袖从哪里来?他们从小被教导礼仪,年复一年地,他们选择做正确事的渴望,让他们被越来越多人尊崇为领袖。
儿子的一次迟到经历
做妈妈之前,我一直以为“勇敢”的意思就是不惧怕。有了儿子以后,我才意识到,“勇气”的含义中不单是没有惧怕,还需要因着渴望做正确事而必须“面对惧怕”。本学年,我的儿子凯恩遇到了一位全年级最严厉的老师,好几次几个学生迟到都被老师指令在全班面前罚站以示警戒。
上个月的一个周六,我家的闹钟“集体罢工”,我们醒来已经是7点过10分了,而那天我儿子凯恩是要在7点做报告的。凯恩吓坏了,求我是否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就说他病了不能去上学了。经过一番讨论,他同意我把事情的原委写给老师,征求她的意见。老师回电说,她虽不能对凯恩有特殊对待,但因为他能返校在班上主动道歉,她愿意用这个例子来讨论勇气和诚实的重要。
凯恩回家后,老师打电话给他,用半个多小时称赞凯恩的品格,以及我们家在处理此事的方式上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她说她想更多了解我们家,了解我们是怎样激发孩子去做正确的事的,而不是为孩子逃脱处罚就让孩子撒谎甚至去欺骗。挂了电话后,凯恩兴奋地表示以后还要有更好的表现。
在不好的事发生后,凯恩能做出一个决定,就是“处理惧怕”,并选择做正确的事情。我不会说凯恩天生是一个领袖;不过,我可以肯定,经过多年选择做正确事情的锤炼,他能胜任领导职位。在各种境况下,他都会有机会影响他人去做正确的事。这样,即使他天性胆小怕事,他也能成为一个领导者。
在某个时刻,某些地位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领袖。问题是:你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领袖?
父母在教导礼仪中的部分角色,是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习惯,这样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能做出正确选择。领袖的成长是从小事开始的。如果他不能为了礼仪在晚宴中约束自己的饥饿,他如何能在危急时刻摒弃自身安危去救助别人呢?《泰坦尼克号》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真君子和冒牌货的区别。真君子愿意让弱小者得到救生艇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一些人拥有优雅的穿着、无可挑剔的进餐礼仪,却争抢着上救生艇而把他人推开。爱默森说过:“能够证明自己大材小用的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领导力品质培养的8个情境
1.处理愤怒的情绪
愤怒是公平受到侵犯的一种情绪反应。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人采取行动改正错误。不过,大多数人都容易被这种情绪所左右,不能带着理性和思考来正确回应。作为父母,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认识到愤怒是一种正常情感,而不要去否定它。要耐心等候,不在满腔怒火时马上回击他人,而是有计划地把愤怒当做动力带来积极的改变。
如果孩子的小伙伴强抢他正在玩的玩具,你要教你的孩子学会先想一想,然后,温和而直接地告诉小伙伴:很抱歉,我还在玩,希望你等一会儿。如果小伙伴仍然不听,你的孩子就可以去找他的父母或老师来调节这种情况,这样做可以避免使其升级为一场争斗。
2.面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和议论
领袖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感,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他还需要以足够的谦逊待人和体恤他人的需要,愿意改变自己来适应他人。父母当教导孩子能够妥善处理流言蜚语,学习对朋友有尊重和体贴,那样,他将拥有分辨的智慧,知道何时要包容对方,何时要坚持立场。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教他的朋友用正确方法玩游戏,而这个朋友抱怨说他太爱指挥人,那么,你就需要培养孩子有个新习惯:不急着帮助他人,经对方允许后再给予帮助。如果这位朋友拒绝帮助,你的孩子可以决定是继续和他一起玩,还是走开。不过,假设这个朋友当着另一位朋友的面议论你的孩子:你真蠢,连这个玩具都不会!那么,教你的孩子不要马上开始反击,而是先冷静下来,询问其他朋友的见解,或者暂停玩这个游戏,直到这个中伤人的朋友道歉。
3.教孩子远离是非处境
当孩子看到别人抱怨、撒谎、欺骗,从事饮酒或吸烟等行为,轻视或欺负别人,教导你的孩子选择拒绝参加或走开。
4.懂得服从规则
教你的孩子尊重长辈,应当乐意、完全、快速地遵守权威人士给予的规则。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服从规则的人,才能以同理心、智慧和真正的权威来带领他人。
5.培养孩子的“外交官”素养
外交官总是对他周围的人显出谦逊和尊重,从来不羞辱人,总是试图带出积极的局面。外交官在紧张的情景中能保持镇定,使用他的智慧和冷静来解决争端或提出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外交官必须要上课学习国际礼仪,还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国家元首和领导人的事情。
如果你孩子的朋友问她试穿的两件衣服哪件更好看,教孩子学习说“我觉得那件衣服更适合你”,而不是“你穿这件衣服真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