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对《蚯蚓》的课后反思及疑问 [复制链接]

1#

[原创]对《蚯蚓》的课后反思及疑问

《蚯蚓》的课后反思

今天冒雨找来蚯蚓,终于在四节课后尘埃落定。课上完了,但有些地方仍给我留下一些思考:

第一点是当学生面对探究对象感到害怕时怎么办?第一节是四(5班),原以为学生会对蚯蚓感兴趣,但没想到的是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生竟哭了起来,刚开始还以为是有人欺负她了,一问才知道她平时最怕蚯蚓了。我试图说服她,激励她接近蚯蚓,可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的结果是她能远距离地观察蚯蚓而不再哭泣了。在后来几个班级上课虽无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我仍在思考着如果在面对这样的学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引导?

第二点是关于教材的呈现问题。教材第二部分是“观察蚯蚓的身体”,编者出示了一幅蚯蚓的图片,并表明了“口、环带、肛门”三部分,学生要做的是带着这三个部分去蚯蚓身上找一找,我觉得这样的编排显然对学生观察的广度产生了限制的负作用,因此我个人认为这里可以出示一幅蚯蚓图,但不需要把部位标出来,可以用括号的形式出现,身体具体的器官名称可以在教参中出示。

第三点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四实验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在实验中我发现学生对观察对象本身的关注大大重于对实验目的的关注,换句话说,学生可以花一节课的时间看蚯蚓如何爬,却很难真正带着“怎样爬”的问题去仔细观察以及认真记录。我常发现学生观察时很热闹,但过了很长时间了却没有一条记录,这大大降低了课堂实验的效率。这又该如何培养呢?

分享 转发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2#

第三点有同感,《蚯蚓》是编排在三年级的,对于三年级学生更是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是在玩蚯蚓而不是在观察,更何况作记录了!

TOP
3#

深有同感!教师的有效引导往往是经历许多失败之后的改进,所以一些成功高效的公开课只是一些多次尝试的结果,我们课堂的不完美完全是正常的,关键不在于本节课的失败,而在于有否预,及预后的反思行为。也说明偶尔的一节课的好坏,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上课的水平!目前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都有类似的问题。

TOP
4#

三年级作为起开始年级,学生缺乏观察的目的性,这正是要我们帮助他们的地方。
TOP
5#

我对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了一个测试http://blog.kxsy.net/user1/360/archives/2007/14750.asp,也暴露了楼主所说的问题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6#

看来具体操作的时候,困难还是不少的,需要我们的老师发挥教学艺术。

stm21的调查不错,是个有心人。

TOP
7#

楼主真实个有心人呐!

对课堂的反思那么及时,那么有意义。

TOP
8#

楼主真实个有心人呐!

对课堂的反思那么及时,那么有意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