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陈晓萍老师关于生物单元的讲座,很是受益,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也纠正了自己很多错误的前概念。原来葵花籽是果实,原来马铃薯块茎上也是有叶的,原来可以通过花瓣个数去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原来……
可是对于陈老师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就是被子植物这一点我很纠结,我在平时教学中将绿色开花植物等同于种子植物,学生在将植物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的时候也是这样分的,可是我总觉着从小学生能思维角度来看,好像还是“绿色开花植物等于种子植物”好些,何况陈老师也说了,裸子植物也是有带引号的“花”的。当我在教学植物单元时,我是按平时的来还是按陈老师说的来?
纠结、真是纠结,因为随着陈老师的讲解,纠结的不只这一个。
不过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释然了,因为陈老师说,生物学上的有些内容是人为规定的,版本很多,我们的科学教材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既然连专家都不能统一的,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何必这么纠结。
可能是我对生物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所以今天听到“绿色开花植物就是被子植物”时就会有这样的纠结,其实平时在教学中,我也是经常会和孩子们说,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今天你们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听到的一些知识点,可能到了中学的课堂突然发现是错的,或是不完整的,你们不要意外,因为有些科学概念对于小学的你们来说很难理解,所以就教得简单些,让你们能够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就是这样一步步完善的吗?
小学科学还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经历各种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兴趣有了,还会担心以后学不好?纠结,大可不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29 21:13: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