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浙江教育报电子版
在农村学校书写人生的精彩
——记省优秀教师林建锋
□本报记者 陈蓓燕
他教的是科学。科学课要做许多小实验,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都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X。他说,自己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教学生写精彩这个X。
他是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至今,已在那里待了7年。7年来,他倾心耕耘,默默奉献。对许多人而言,他图的是什么,是一个无法理解的X。他说,这个X,就是把学校发展好,把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培养成有爱、有梦、有才的人。
他叫林建锋,省优秀教师,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中心小学校长。
播撒科学的种子
上课了,林建锋随手拿起学生桌上的两本科学书问道:“如果把两本书的书页相互交叠在一起,你能将它们拉开吗?”学生们不假思索地说:“能!”但当林建锋示
意他们试一试后,学生们发现,并不能将叠在一起的书页拉开。“科学学习要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林建锋笑着说。
这是他在执教“摩擦力”课中的一幕。对于他的课堂,学生们的评价是:神奇、有趣、刺激。在“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林老师会“变”出许多形态各异的小
石头,和他们一起研究每种石头的异同;在“比较水的多少”课上,林老师又会拿出形状迥异的瓶子,与他们一起探究“瓶中水”的奥妙;在上认识昆虫课时,林老
师又会带来家养“小宠物”——米缸里的象鼻虫,让他们仔细观察。在他的课上,学生们常常是小脸通红、小嘴常开、小眼发光、小手高举。
林建锋常说,课堂教学并不是要把学生的问题都解决,而是要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在他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他还喜欢创新教具,比如可拆卸
式轮轴、多孔滴管等,其中有不少发明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在担任盖北镇小校长后,他积极开展农科技特色教育活动。一处占地3亩,内有百果园、百花园、百草园,还设有暖棚、水生植物区的农科技教育实践基地成了学校的后花园。
用爱呵护每一个
“您对我孙子真好,送他课外书,还常常找他聊天谈心,孩子在家常说您好。”一天下午,盖北镇小二年级学生小阮的奶奶特意找到林建锋,向他表示感谢。原来,父亲常年卧病,小阮常觉得孤单和自卑。去年9月,林建锋主动结对小阮,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细致的关怀。
这样的孩子常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而在盖北镇小,有七成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爱和希望的阳光里”,是林建锋作为校长的承诺。2011年8月,该校安徽籍学生顾家宝被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原本经济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林建锋得知后,身体力行,带头捐款,通过医疗保险赔付、申请爱心基金等方式,最终争取到医疗费达10多万元。由于救助及时,次年5月,顾家宝康复出院。
如今,在林建锋的多方奔走下,盖北镇小已设立“流动花朵”奖学金、特长生奖学金、红领巾爱心基金等各类基金,每年基金总额达29.7万元,社会各界关心盖北镇小发展、关心“流动花朵”健康成长蔚然成风。林建锋还主张让学生自我管理与使用一部分基金,比如通过红领巾义卖、农科技教育实践基地收入、废品回收公司收入等渠道筹措资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助力学校新跨越
2007年,从城区学校调到农村学校,林建锋不是没有失落过。但失落过后,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担起责任,让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开办学生社团,是林建锋找到的第一个突破口。最初,教师们畏难情绪很大,没有场地,课程怎么开?师资怎么保障?林建锋没有言语,而是带着教师们前往考察当地一所民办学校。在那里,教师们看到,占地10多亩,仅有40多名教师的这所学校,竟然开设了30多个社团,并且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回校后,教师们的干劲自然生发了出来,新学期开学后,盖北镇小校园内一下子多了37个社团。而每周五下午的社团时间也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时段。
通过开设社团,林建锋悟到,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此,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三格”(入格—升格—风格)发展社,开设“夏盖山”论坛、班主任成长学
校、“流动花朵”教育项目组,让青年教师们相互探讨教学经验,共同锻炼成长。同时,他还鼓励教师着手开展小课题研究。仅仅一年多时间,教师们申报小课题研
究达59项,其中有的已成为省、市级规划研究课题。
近年来,学校也先后收获浙江省标准化学校、绍兴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绍兴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绍兴市示范小学、上虞区A级完小等荣誉。“在他的带领下,盖北镇小成功创出了上虞乃至全省教育事业中‘让流动花朵享受品质教育’的样本”、“他始终怀着做专家型教师的梦想,用一生的激情追求着教育事业”,这是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和省教研室课程部副主任喻伯军对林建锋分别作出的评价。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