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师大名师班与杭州市小科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感想一 [复制链接]

1#

杭师大名师班与杭州市小科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感想一



今天327参加了杭师大名师班和杭州市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每次这样的活动总让我的大脑进行一次深入的“洗涤”。



感悟一: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上午沈颉老师和尹伟老师的两节课是同课异构《摆的研究》。这是教科版教材五下第三单元的第六课内容,它前面一课是《机械摆钟》。由于教学进度问题,学生没有接触过前一课内容的学习,直接进行这样的一节课教学。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沈颉老师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把机械摆钟的内容与摆的研究的问题进行整合。



上成了一课半的那种样子,学生来不及解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动幅度关系的研究。尹伟老师的课则是略化了机械钟摆,重点是《摆的研究》重点设计,他对教材的改动比较小。



    感悟二:学生的原认知水平。现在的课堂非常注重学生的原认知水平,利用原认知水平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完善实验,形成新的认知水平。《摆的研究》的同课异构里有出现以下情况的数据,学生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是适合哪种认知水平呢?沈颉老师的设计是30秒内摆动次数的记录。尹伟老师的设计是15次所需要的时间记录。一个是记次数,另一个是记时间。当所有这些数据采集完之后,学生是需要对数据进行仔细地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称之为科学家研究过的结论来结论。如果是你们,你们认为孩子适合哪种数据的分析呢?当尹伟老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堆带有很多小数点的数据的时候,学生的分析其实带来一定的困难。假如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孩子对数据持有严谨的态度的话,那么尹伟老师的课设计得好,如果说更贴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的话,那么沈颉老师的课设计得好。



感悟三:微课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微课程概念的内涵



1、它是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课余学习和辅导的一种课程。



2、课程传播手段是借助电脑PPT视频技术;



3、“微”,就是内容小: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小教学;研究过程短:微问题微研究;用时少:课程传播时长为312分钟;



4、微课程的课程形态体现特定的价值主张和教育教学策略,贴近社会,联系生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微课程就是蕴含特定教育教学价值主张,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成长,配有音乐画面和文字说明,内容短小的PPT教学视频文件。



微课程的特点



1、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2、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3、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根据以上微课相关内涵和特点的学习应该很清楚地知道微课其实就是短小,时间短、内容短、效果佳,如果一节微课学习时间达到35分钟,那还叫微课吗?微课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非常高,对研究的问题提问要高质量。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深思熟虑的,能够深入到学生的思考当中,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得到一个明显的效果。微课,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要做好一个微视频必须要备好课,想好问题,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微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方向,微课到底要到什么程度呢?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为宜。
分享 转发
TOP
2#

感悟非常深刻,有自己的想法,赞一个!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3#

感悟深刻,文笔流畅、清晰。邵姐不是一般人。
享受教育
TOP
4#

感谢分享,学习了!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

微课——新概念。为什么要有微课?什么情况需要微课?采用什么方式?灌输还是探究?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6#

微课教学作为新生事物,还真有些陌生,如果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切片”,


要显示的是细微之处的精到,只是这样的形式,教师和学生能否顺利进入角色有些费解,


40分钟的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那微课的教学的过程价值侧重于什么呢?

TOP
7#

信息量巨大,好好接收!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

微视频,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视频达到自学成功的效果,微课,我想也不外乎。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但要透。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9#

微课,虽然是第二次目睹这种新事物,但是对此还是比较模糊。微课与常规的课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我想肯定不会是40分钟与20分钟的区别,这只是外观上的不同而已。到底是什么,期待有更多的信息资料。
TOP
10#

微课不是上课时间上的区分,而是利用微课来解决一节课难点或重点,实际上微课不是现场教学,而是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在家里看微课视频有一个预习和复习的过程。微课的时间往往不超过10分钟,一般是5分钟左右。昨天沈颉老师的那节课,其实前面指导学生如何数摆和配合计时的环节可以做成一个微课。如此可以大大缩减课堂上的这些时间。实际上微课的教学原则与科学探究的思想是相背的,微课以灌输为主,科学探究是探究为主。两者不能互相代替,两者只能合理利用,才能辅助教学,切不可以把简短的研究过程认为就是微课。

TOP
11#











TOP
12#











TOP
13#











TOP
14#















TOP
15#

学习了,感谢分享!还有慢慢消化!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6#

之前对于微课,真的不清楚。在这次活动中,有幸听了三堂微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微课不是表面意义上的小课,而是有深度的研究某一个内容。但是还是有一丝的遗憾,如果是我们教科版的教材中的课内容设计成微课上,那我与微课的距离会更近一点。感谢一品轩姐姐的资料。让我有机会能更好的理解。

TOP
17#

真好,感谢分享!
TOP
18#

《摆的研究》题目中的“研究”两字要挖深不容易。

TOP
19#

 我的理解:微:目标小;微:时间短;微:效果好。
一直努力中……
TOP
20#

 好课,好感想!
TOP
21#

微课是潮流,现在新老师引进也要采用这样的模式了。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22#

谢谢你
TOP
23#

机械摆钟和摆的研究两课,都是大家很熟悉的课,但是要上好它们真不容易,怎样才能在课堂40分钟时间内,让学生真正深入探究,值得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8 10:31:10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